賞識激勵在家庭教育的運用

時間:2022-12-21 04:01:34

導語:賞識激勵在家庭教育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賞識激勵在家庭教育的運用

目前,有些家長有時在別人面前訓斥、挖苦、貶低自己的孩子,這使孩子極其反感,容易產生對抗心理,同時也挫傷孩子自尊心,甚至失去信心,破罐破摔。有些家長經常把自己的孩子同更優秀的孩子比,甚至用別人的長處比自己孩子的短處,這更會使孩子有挫折感、自卑感。上學期我選取八年級48名學生搞一個調查問卷,其中一個題目是:你最反感家長哪一條?結果是把自己同優秀孩子比占58%,家長喋喋不休占30%,體罰占12%。可見,孩子寧可你打他也不愿讓你貶低他,這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和反思。怎么辦?賞識激勵才能促進孩子更好的成長,這是目前國內外專家都認同的教育方式。看著孩子的漸漸長大,他們的身心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特別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變化尤為明顯,在他的內心深處存在著一些矛盾,其中主要有想獨立與不能獨立的矛盾;自負與自卑的矛盾;封閉與溝通的矛盾,這個時期的孩子教育起來難度更大一些,需要我們家長做到以下兩點:

一、濃郁的親情,是成功家教的“粘合劑”

現在的家庭教育可分為忽視型(直接:不大管。間接:交給老人管,只顧掙錢,孩子輔導,自己活動);專制型(服從);溺愛型(無度呵護,滿足,特別是單親家庭);民主和諧型,如:同孩子在一起生活,家庭和諧,夫妻間不吵架、不動手,教育孩子時口徑一致。親子之間之間平等尊重;孩子與父親、母親的感情等距離。實踐證明孩子愿聽父母意見的絕大多數是民主和諧型家庭。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所以需要家長與孩子增進親情,對孩子多關愛,如陪孩子一起學習,陪孩子鍛煉身體,如打羽毛球、散步;空閑時陪孩子到郊外看看美麗的田野、彎彎的月亮,聽聽蛐蛐的吟唱;偶爾陪孩子去一次農家飯莊,給孩子講一講疏果的生產的過程,生長的周期及營養成分,使孩子對植物有親切感,熱愛生活,更能拉近與家長的距離。在這種濃濃親情的氛圍下你的意見就可能被孩子接受,孩子有什么心里話,不好說的話就會對你說,這時家長一定要注意傾聽,恰當指導鼓勵孩子,解除他心中的苦悶,化解他心中的矛盾,孩子心情就好了,就會朝氣蓬勃、熱情奔放了,包括學習在內做什么事都會做的很好,不是嗎?

二、賞識與激勵,是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營養劑”

孩子最本質的需求就是賞識。中國的家長擔心孩子驕傲的多,擔心孩子自卑的少,批評指正的多,賞識激勵的少。賞識不是一味的夸獎,而是看得起。對孩子微小的進步都給予及時的鼓勵;對孩子微小的不足都給予及時地指正。實踐證明長時間得不到賞識的孩子會出現賞識饑渴,采用穿奇裝異服,留怪發,甚至一只腳穿襪子一只腳不穿襪子來引起別人的注意。研究表明50%的精神病人在現實生活中都因為得不到賞識而患病,甚至90%的人因得到賞識而成功。我校畢業生謝繼剛小學時學習等各方面表現都一般,剛入初中班主任李老師說你這小孩一看很聰明能當班長吧,他的自信心一下上來了,最后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吉大,現在烏茲別克斯坦為中國一家大公司工作,任部門經理。再如歌唱家朱曉琳是因著名歌唱家李光曦到他們家鄉演出發現她,臨走時說孩子一定要護好你的嗓子,你定會成為歌唱家的,這給了她無窮的動力。還有一個更生動的例子:一位美國專家在中國一個普通學校的50個孩子中挑選了四個神童,并把評估結果告知學校,老師、家長及學生本人,一年后這個專家又來到學校看這四個孩子的成長情況,校長、老師異口同聲說專家真了不起,火眼金睛啊,現在這四個學生個個優秀,專家笑著說,這都是我當時看名冊時隨機抽取的,因為我是專家,我說完后這幾個學生一定會得到學校、老師的重視和鼓勵,一定會得到家長的欣賞和贊揚,學生自己會感到振奮、有信心,你們說,他們能沒有很大的提高嗎?噢,這就是賞識的作用!我們的家長在平常教育孩子過多地關注孩子的不足,常用刺激的語言批評孩子,不會欣賞孩子。如你的孩子數學考了98分,很高了,沒有幾個家長說你太棒了,下回會更好!很多家長會說那2分差在哪里了,把滿心歡喜的孩子澆上了一盆涼水。據專家調查研究,中國的家長最愛孩子,但最慣孩子,更不會欣賞激勵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作者:韓鵬環 單位:吉林省通榆縣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