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與家庭教育中的“傳美”教育研究
時間:2022-12-21 04:03:54
導語:學校與家庭教育中的“傳美”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加強“傳美”教育的必要性
1.1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當代功利化教育思想漠視學子主體性發揮,忽略學生個人成長及道德品質的提升,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德育教育工作上都缺乏必要關注,“傳美”教育工作開展更加遲緩乏力。然而人文精神視角下,學生的主體性將得到尊重,個人人格成長也將得到關注。不難看出,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中滲透傳統美德,是佐助學子建構科學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體系的必要助力。總而言之,學校與家庭教育中有效滲透傳統美德,不僅有益于學生個體成長,同時也能夠助力全社會構良好的人文風氣,以此促進社會全面發展。
1.2矯治不良社會意識形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雖然為人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從某種角度上也改變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及思維方式。尤其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渠道增加、流動速度加快,國際文化對化趨勢越發嚴重,這是我國發展進程中越發凸顯的矛盾。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功利思想逐漸占據主導地位,我國民眾接受傳統優秀文化愿望不夠強烈,這也是我國思想道德水準下滑的原因。上述因素影響下,我國社會思想價值觀念呈多元化發展趨勢,社會意識形態穩定性降低,民眾思想嚴重分化。在此情況下,學校教育就應該加強傳統美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科學價值觀,以此遏制全社會道德素質下滑頹勢,為國家培育合格建設者、接班人。此外,為配合學校“傳美”教育深化效果,家庭教育中也應該重點落實“傳美教育”。一言以蔽之,為有效增強我國公民綜合素質,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應該加強“傳美”教育,以此提高個體素養,進而推動社會風氣的良性回歸。
2.1家長以身作則,做好榜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雖然此結論稍顯刻薄偏頗,但是不可否認其內涵的普遍適用性。家庭教育中,家長的正面示范至關重要。因此為有效提高家庭教育中“傳美”教育的實際效率,家長自身應該以身作則,起到正面示范作用。家長正確的示范應該立足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行為上踐行傳美。我國優秀傳統美德沿襲至今,已然深入到民族精神文化之中以及國民血液之內。家庭教育之中也應該積極采取措施,做好傳美教育工作。要達到此目標,首先就需要家長們以身作則,規范自身行為從而潛移默化的給子女做好榜樣。譬如:在生活中要踐行拾金不昧的優良傳統;當他人有困難時應該積極生出援手,凸顯樂于助人的優秀品德;家長應該對自身嚴格要求,對他人適當寬容,做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對子女的承諾要積極兌現,如果有特殊原因不能實現要給予合理的解釋,樹立起誠實守信的形象。總而言之,家長應該積極踐行我國傳統美德要求,為子女樹立良好的榜樣。第二,在言語上凸顯傳統美德。正所謂善言一句三冬暖,惡言半句六月寒,家庭教育中為有效做好傳美教育,家長就應該注意“舌尖上的美德”。即在家庭中要避免說臟話,及過于刻薄的話,而是要說謙遜的話如“你先請”、“對不起”,贊美的話“你真棒”,誠信話“我保證”等等,以此幫助子女矯治口頭上的問題,從而提高個人素養。
2.2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傳統美德開花結果的“溫床”,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必要性人文建設。良好的家庭氛圍主要需要從以下幾點做起。首先是樹立家風、家規,自古以來家風、家規建設都是我國一直沿襲的優良傳統,這是培養子女美好品德的關鍵性措施。無論是過庭聞理,還是孟母斷織都可見我國古代家教之嚴格,從某種角度講我國近年來社會風氣的惡化,和家庭教育的松散化有關,鑒此做好家風建設則至關重要。其次,要有效深化傳美教育實效,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積極引導子女學習繼承傳統美德。最后,在家庭中設置傳美教育物質設施,譬如懸掛匾額、名人名句、壁畫等物件,將傳美教育深化到生活的各個細節。
3學校教育中滲透傳統美德的基本策略
3.1加強師資建設,提高教師素養。不可否認,教師作為“傳道授業”之主體,在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然而身處功利教育“泥沼”之中,部分教師的精神世界逐漸空虛化,其人文建筑也逐漸坍塌;部分教師固步自封不思提升個人職業素養,在教育工作中散漫經營、不思進取,嚴重降低教學實效,更加不能利用自身的德行影響學生,無法完成傳統美德滲透職責。鑒此,為確保學校教育中傳統美德的有效滲透,首先就應該加強師資建設,全面提高教師的道德修養。
3.2深挖歷史教材,引導學生思考。新課改教材是通過全國教育專家,精心選材、深入探究、不斷改進編寫而成的教學資料,對現代教育有著指導性作用,我國各個學科考綱標準也參照此而定。鑒此,學校教育中融入傳統美德過程也應該立足教材、剖析教材,挖掘教材中有價值內容,并根據學生認知特性做好傳統美德滲透工作。譬如歷史教學中講解春秋五霸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內容時,教師應該挖掘其反映的傳統美德如“忍辱負重”、“勇于擔當”、“堅持不懈”等,并且可以適當的引用有聯系的典故如“愚公移山”、又如“精衛填海”等,以此拓展學生視野。此外,所謂“學而不思則罔”,學校教學中落實傳美教育不能僅僅將教師的主觀思想灌輸給學生,而是應該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探索,正視學生主體性,引導其踴躍參與教學實際。譬如為深化愛國主義傳統美德的充分滲透,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審視認知特性,從而抓準切入點,在教學內容中有效融合傳統美德教育。以此激發學生愛國熱情,逐漸培育起愛國情懷。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傳統美德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事業的重點工作,家庭教育應該配合學校教育,全面深化傳美教育成效。學校教育應該立足教學實際,培養高素質教師,并積極挖掘教材內容,以此提高傳美教育實效。
作者:白春艷 單位:遼寧省阜蒙縣老河土學校
參考文獻:
[1]楊久芳.淺析學校與家庭教育中的“傳美”教育[J].小作家選刊,2016(09).
[2]李龍興,李巖.開展傳美教育促進德育工作[J].現代教育科學,1996(04).
- 上一篇:賞識激勵在家庭教育的運用
- 下一篇:慕課在醫學院校人文素質教育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