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學生繼續教育論文
時間:2022-09-30 10:40:22
導語:高職院校學生繼續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繼續教育現狀調查
為了進一步了解高職院校學生繼續教育的情況,筆者對揚州地區的高職院校進行了走訪。目前,揚州地區共有高職院校三所,共有2013級新生10684人,從中隨機抽取了1000名學生進行調查,調查的內容涉及所學專業、喜歡的專業、學習主動性、學習的目的、職業規劃等各項內容。在1000名學生中,有80%以上的學生有想繼續教育的打算,其中23%左右的學生打算專轉本,77%左右的學生打算專升本。對于企業人員的繼續教育目前暫未做調查。
2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
2.1對繼續教育認識不足。
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各行各業的技術人才不斷更新和補充自己原有的知識和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能,現在的社會不能一次學習管終身了,如果不去學習、不去提高,很快就會跟不上社會的步伐,特別是像電子、計算機等行業,但是還是有很多人認為僅僅依靠自己以前所學的知識和工作以后的經驗就可以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那種不去終身學習的觀點在現在的社會已經行不通了。
2.2繼續教育的渠道缺乏。
目前,我國繼續教育的施教機構比較單一,主要是高等院校,且多為有償服務,高額的續費限制了一部分人接受繼續教育的機會,學習內容比較單一,多為學術性的學習,實用性不夠,服務對象也不夠廣泛,特別是針對一些特殊的群體繼續教育需求重視度不夠。
2.3對繼續教育的投入不到位。
在繼續教育的具體實施過程中,經費問題是最實際的事情,但目前在我國繼續教育領域的經費支出還僅僅是停留在高等院校的經費上,真正對于繼續教育的投入還是比較少的,而應該進行繼續教育的人數又比較多,要國家一下子拿出很多的錢投入繼續教育是不現實的,很多的經費投入都是繼續教育的本人去投入的,由于受到經費的影響,很多經濟條件不是太寬裕的人想去進行繼續教育但是由于經濟原因被迫放棄,這也是限制繼續教育發展的一個問題。
2.4繼續教育缺乏政府的宏觀調控,法規政策不健全,沒有形成制度化。
我國對于繼續教育的各項工作,盡管有一些政策法規,但是還不夠完善,不夠明確。當前,雖然有幾個省市、自治區有了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立法,如江蘇省也制定了《江蘇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但全國并沒有專門的繼續教育法律。另外雖然有一定的政策條例,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造成培訓力度不夠,培訓教育工作滯后,就目前的培訓僅靠短期難以奏效,同時同一水平的培訓浪費嚴重,缺乏能承擔全面系統培訓任務的隊伍,缺乏高層次的理論研究和理論探索,沒有形成合理的繼續教育體系。
2.5繼續教育的教學質量問題。
由于繼續教育的投入不足,導致繼續教育的相關專業在做培養方案時照搬照抄本科院校的相關內容,課程設置忽視了教學對象,沒有真正從繼續教育的角度來制定教學計劃。另外很多繼續教育的學生繼續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拿到一個文憑,并沒有想真正的學點知識,而相關的任課教師也不注意教學方法,或是放任自流,或是照本宣科,忽視了教學對象,不能因材施教,不是根據教學對象來確定教學內容,在教學手段上也比較落后,很難滿足繼續教育對象增新補缺的要求,難以保證繼續教育的教學質量。
3繼續教育存在問題的解決辦法
3.1糾正人們對繼續教育的認識,提高繼續教育的吸引力。
發展是硬道理,人才是關鍵,教育是基礎。當前,要組織廣大人員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明白繼續教育的重要性,要把繼續教育當作實施發展戰略的重要組織部分,明白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人才是第一資源,現在的社會已進入以知識和人才資源為依托的發展時期,社會要想前進、要想發展,必須要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不斷的進行繼續教育,要認識到人才資源與社會價值的關系上,人才素質高低對社會作用是不一樣的,高素質人才對社會作用更大。無論是繼續教育對象還是管理部門和辦學主體單位都有應當充分認識新形勢下繼續教育的功能,樹立繼續教育最具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生產性資本投入的觀念,明確人力資源能力建設對經濟社會的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的意義,使繼續教育在促進經濟建設,社會文明進步的進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2廣開學路,多渠道辦學。
在針對繼續教育渠道不暢的問題上,我們必須廣泛的調動社會各界的力量,充分發揮和利用各種社會教育資源,廣開學路,采取多渠道、多層次、多種形式辦學;促進企業、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和學術團體聯合辦學,建立生產、科研、教學相結合的協作關系。
3.3加大經濟投入,確保繼續教育的經費支持。
對于繼續教育經費的投入,不能只依靠繼續教育者本人來投入,要通過多渠道籌集經費,建立健全繼續教育投入機制。要切實把繼續教育工作列入到教育經費的預算當中,做到專款專用,確保繼續教育事業的順利開展;這樣繼續教育者的經濟壓力就會減小,繼續教育的積極性也會提高,同時鼓勵社會各界通過多種形式為繼續教育活動提供捐助。通過各種途徑籌措繼續教育經費,確保資金到位。
3.4確保繼續教育的教學質量
3.4.1制定合適的培養方案。
繼續教育作為教育部規定的一種提升學歷的方式,具有其獨特的特點,其培養對象也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必須根據其特點廣泛深入調查、研究,制定適合他們的培養方案,同時在制定培養方案的時候,應在課程結構的理論與實踐的相關關系上有所側重,掌握基本知識、注重實踐環節,面向實際應用,提高和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
3.4.2注重知識結構的銜接。
對于繼續教育而言,不管何種繼續教育,這些人員均已經經過嚴格地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的學習,但這并不代表這些學生的基礎很好,就一定能滿足后續課程學習的需要,因此要注重課程的改革,根據培養規格要求及課程合理的安排教學計劃,確保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既可以學的輕松,又可以學到相應的知識。
3.4.3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
參加繼續教育的人員與全日制學生有所不同,他們大部分人都已經走向社會,參加了工作,有的人已經成家立業,家庭、工作負擔較重,加之年齡較大,記憶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且都是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時間和精力均嚴重不足,但是這些學生也具有自身的優點:例如他們大都具有一定的實際工作經驗,學習目的比較明確,直覺性和積極性較高。因此,針對這些特點制定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4注重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任課教師應該根據這些學生的特點,注重自身的內涵建設,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學校也應該根據這些特點,配備專職和兼職教師,確保繼續教育學生的畢業質量。
4結語
總之,繼續教育為高職院校的學生提供了進一步深造的機會,不但彌補了目前高職教育的學歷層次低的問題,而且維護了教育的公平與效率,兼顧了國家、高校和個人的需求,但要想繼續教育得到很好的發展,需要各方面的繼續努力為繼續教育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
作者:張仕立單位: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鄉鎮衛生院衛生人才繼續教育論文
- 下一篇:高等中醫藥院校繼續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