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教師繼續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07 02:43:54
導語:中職教師繼續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教師繼續教育理念、模式需要更新
中職教師往往在需要評職稱時會集中參加繼續教育,平時對自我素質提升的自由學習、自主學習欠缺,繼續教育隨意性大,教職工缺乏把繼續教育當成一項重要工作任務納入自己的職業規劃之中。許多中職院校的管理者與人力資源部門也缺乏對教師繼續教育的統籌管理和開發,對教師隊伍的專業化開發、針對性培養的規劃不足。在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依托網絡技術,繼續教育的培訓模式可以更豐富、更靈活。
(二)繼續教育內容針對性需加強
現在中職院校校內培訓和組織參加的校外培訓中,教師的理論知識培訓比重過多,針對中職教師特點的專業技能操作培訓和解決生產一線難點問題的實操能力的培訓項目流于形式,適應新興產業需求的專業課程的培訓,教學手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都有待創新。
(三)繼續教育機制需完善
。目前對中職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激勵和評價機制稍顯不足,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資金更多是學校承擔,來自企業的外在資金資助較少,對優秀學員的獎勵沒有,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積極性不高。另外,參加國外交流、國培、省培等精英培訓后,培訓結果無法體現教師素質提高的實況,繼續教育培訓效果評價機制未建立。
二、中職繼續教育創新發展的建議和對策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將繼續教育作為現代職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任務,這不僅成為中職院校繼續教育可行的改革方向,也是難得的發展契機。中職院校要遵循中職教師繼續教育的特色性、針對性、超前性、實用性、自主性的原則,創新發展繼續教育的內容、培訓模式和健全機制,推動中職教師繼續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一)更新理念,確立“以人為本”的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教師作為中職院校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學校的決策者要牢固樹立起“教師是學校第一人力資源”的管理理念,把建設好教師隊伍放到重要地位來籌劃,對教師的繼續教育應從拓寬培訓渠道、增加培訓資金、健全獎勵考核機制等方面提供保障。中職院校的人力資源部門也要制定出詳細切實可行的關于教師繼續教育的實施方案,有計劃、分步驟地培訓教師隊伍。
(二)深化培訓內容,滿足教師專業成長的需求
中職教師進行繼續教育,需要根據教師隊伍特點分層次、分類別地設計培訓內容。對學科帶頭人、行業領軍人要側重加強學科的前沿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培訓,注重研究和解決生產一線的攻難課題。對青年教師,除加強上崗必備知識的培訓外,要積極發揮有經驗的優秀教師的“傳、幫、帶”的作用,在跟蹤聽課、評課、說課、反思、上匯報課等教學實踐和培訓中,促進青年教師業務素質的快速提升。對廣大教職工,則要鼓勵其加強學歷教育、專業知識更新教育和專業技能操作鍛煉。
(三)創新培訓模式,提高繼續教育的實效性
校內培訓模式、網絡或自考學歷教學培訓模式、基地培訓模式、下廠培訓模式成為當前中職教師繼續教育的主要培訓模式,在信息化時代,這些主要培訓模式要最大程度地依托和發揮現代信息技術,開展網上課堂、網絡教學,實現培訓資源共享。學校也可以通過qq群、微信群等積極搭建繼續教育的交流平臺,在平臺上廣大教職工可以分享繼續教育的經驗和體會,也可以對下廠培訓中遇到的難題進行探討。交流的平臺同時也是繼續教育再學習的平臺,依托現代信息技術,看似分開的培訓模式又可以有效整合,提升繼續教育的實效性。
(四)健全激勵考評機制,促進繼續教育可持續發展
中職院校在加大教師繼續教育的財政投入下,要積極通過校企合作的途徑,引進企業的贊助資金和培訓資源,鼓勵教師參加更多種類的繼續教育。要對參加出國培訓、國培、省培等精英培訓加強考核評估,對培訓教育轉化成果的教師要加大實質性獎勵。要做好不同類型學習成果的認定和轉換工作,有效開發出省、市之間繼續教育學分互認平臺,調動廣大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積極性,推進繼續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三、結束語
在提倡終身學習的知識經濟時代,中職教師重新認識繼續教育,注重繼續教育,把繼續教育作為個人自我發展、推進職業教育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加以重視和創新,將會大大提高中職院校現有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技能水平,能有效緩解中職院校師資不足的現狀,從而有利于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為當前經濟建設的再添助力。
作者:茹春亞 單位:杭州汽車高級技工學校
- 上一篇:高校學生黨員繼續教育論文
- 下一篇:中職體育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