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本科高校繼續教育探討
時間:2022-08-09 03:08:10
導語:民辦本科高校繼續教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民辦高校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我國民辦本科院校繼續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必須采用有效的方式進行解決。本文闡述了我國民辦本科院校繼續教育的發展現狀,分析了其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而探討了民辦本科院校繼續教育教學改革的策略。
關鍵詞:民辦本科院校;繼續教育;教學改革
近年來,我國民辦本科院校開展的繼續教育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但在教育教學方式上還存在一些缺陷,容易讓很多成年學生產生模糊的學習目標,即為了拿到相關的學歷而學習。同時,人才教育培養體制不夠健全,難以切實為社會輸送合乎時展的技能型人才。現階段,我國大部分民辦本科院校的教育結構和產業發展情況存在沖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企業更加需要創新型、實踐型人才,這就要求我國高校教育教學模式的進一步改革與優化,在培養相關理論的同時,加強創新思維與操作能力的培養。然而,我國民辦本科高校的辦學模式大多比較傳統,和很多公立院校辦學大同小異。
一、民辦院校繼續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科學的教育理念。繼續教育是一種新興的教育方式,是面向社會開放的人才培訓機構,如今已被列入我國科教興國戰略,深刻體現了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內在需求。現階段,有的民辦本科院校對繼續教育存在一定的思想誤區,缺少科學的思想為指導。因此,繼續教育教學僅僅停留在口號層面,未得到較好的落實,盡管有些學校創辦了繼續教育學院,可是因執行力度缺乏而導致了實際的效果未達到預期。2.硬軟件設施不夠健全。①從當前我國民辦本科高校的教師團隊分析,大部分屬于知識型人才,對于市場信息的分析與業務拓展能力比較缺乏,缺少一定的實踐技能,進而影響了繼續教育的進步。現如今,我國推行市場經濟體制,繼續教育的生源通常以更好地適應市場競爭為動力,為了達到市場經濟對人才的要求而參與繼續深造活動。而當前我國民辦本科院校中現有的師資團隊未達到社會要求,給其舉辦繼續教育事業帶來了影響。②繼續教育學院的硬件設施相對缺乏。由于繼續教育中涉及諸多社會、市場因素。教育管理中主要針對學生的管理,帶有極大的穩定性與計劃性,這會導致管理中未能隨時適應政府與市場變動而及時調整,從而影響了民本院校繼續教育的發展。3.教學方式比較保守。當前,我國民辦本科院校的發展遭受眾多公立學校的排擠,在市場競爭中面臨著巨大壓力。有的院校因求成心切而在人才教育方面產生了較大的思想誤區,主要表現在教育教學的定位不夠準確,有些民本院校居然以公立院校的本科教學特征作為行為的標準,而很少深入本校實地進行詳細情況的調查與研究,從學生的接受能力與需求展開繼續教育,一般堅持“批量生產”形式培養學生,而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考核模式等皆向公立學校看齊。同時,由于與公立高校的本質區別,民本高校繼續教育事業也缺少辦學特色。學歷教育的定位和繼定的人才教育指標導致繼續教育大體相同。此外,不同地區的民本院校也未展現地域特色的文化,同時,由于各區域的發展水平存在差異,有些民本院校的繼續教育培養人才方面也沒有充分體現本地社會需求。4.人才培養的滯后性。社會在迅速向前發展,因此,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我國民辦本科高校繼續教育在制定教學計劃與教學模式的時候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學生學習的內容帶有周期性,使得他們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可能僅是幾個月前的市場標準,學校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一般按照當前社會的需求展開分析,對于專業的未來發展缺乏前瞻性地思考,有些學生接受完繼續教育培訓以后,仍然無法有效適應當前市場的需求。
二、民辦本科院校繼續教育的實踐與探索
1.秉承終身教學理念,找準發展定位。①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如今已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而民辦本科高校是社會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承擔著培養社會型人才的教育任務。由于時代在不斷發展,社會在不斷進步,因此,不管從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方面,或是高校本身發展情況,皆需要我國民本院校秉承與時俱進的思想,及時轉變以往繼續教育的辦學理念,通過繼續教育的窗口為高校開放新的發展空間。②必須對繼續教育進行精確地目標定位。民本高校應當充分結合現階段我國社會發展主流特點與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對繼續教育在整體教學中的地位進行明確,并對其做出前瞻性的計劃,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2.加快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①創新教學理念。民本院校的繼續教育屬于成人互動式的教育,這使其教育教學模式朝向成人化過渡,因此,需要展開平等化地教學,突出學生的個性,積極開發廣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強化實踐性教學,逐漸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②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更新與調節。以往繼續教育教學的內容主要來源于教材,帶有極大的計劃性,繼續教育的發展不協調。因此,這就需求對原本的教學內容進行創新與優化設置,讓教學內容更加體現時代特征,與學生發展的個性化需求,側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③優化教學方式。在如今的信息時代,民本高校繼續教育應當充分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信息技術展開教學活動。為學生創建網絡化教育平臺,引導他們養成自主學習與探索的良好習慣。此外,校方還需強化和社會相關企業的合作。推行“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這樣,讓民辦本科院校不再成為獨立于社會發展的教育機構,而是有效地將學校、科技公司、生產企業聯系起來。合理利用了學校的人力資源、科研公司的先進技術以及企業的場地,以實現校企的同步發展。3.發展地方特色化教育。辦學特色是每個高等院校的生命力。為此,民辦本科高校在進行繼續教育的時候,需要系統分析本校的地理、環境、附近文化資源、科技水平、社會發展情況等因素,對繼續教育教學進行合理規劃,例如在西部地區,辦學方針一定要有效結合西部的實際情況,科學制定繼續教育的人才培訓計劃,發展特色化教育,在教學中側重于專業理論、實踐、創新的融合性,培養出專業知識儲備豐富,實踐技能強的綜合性人才。4.強化教師團隊的建設。①對教師知識與能力的創新。繼續教育通常面向行業性的教育體系,這需要任課教師必須掌握有關的知識和技能,因此,構建專業技能強大的教師團隊是確保學生技能學習的重要前提。②提升教師市場分析能力。伴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加入繼續教育中的人數日益增多,學生選擇入校深入進修的主要目標是實現自身的經濟效益,這就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市場分析、管理知識、相應的操作技能等。③吸引杰出的教師,強化繼續教育的師資水平。因為我國當前民本院校缺少社會化的專業教師,而短期內無法借助教師自身水平的提升添補師資力量的不足,為了進一步推進繼續教育,需要及時引入行業精英型的人才。相關工作者需要面向社會各界,多渠道地引進或借用教師人才。
綜上所述,發展繼續教育的中心思想是構建終身教育的機制,有利于廣大受教育人員在教學中逐步提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民辦本科院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陣地,必須重視繼續教育工作,為社會提供高等教育的學習機會,培養出更多有利于社會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元園,馬骎.民辦本科高校“以人為本”教育教學改革新探[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19(6):117-120.
[2]李海平.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本科教學綜合改革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大學,2016.
[3]王玨.淺析民辦高校本科教學中繼續教育與應用型人才培養[J].企業導報,2014,(19):168,190.
作者:張俞 單位:宿遷學院
- 上一篇:繼續教育在線學習生命力探析
- 下一篇: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藝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