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美術教育改革論文

時間:2022-01-29 03:21:07

導語:幼師美術教育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師美術教育改革論文

一、幼師美術專業具有的特征

(一)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入口。在應試教育時代,大多數不同層次的學校普遍將美術課程作為應付上級部門檢查的幌子,并沒有給予必要的重視。在素質教育時代,幼兒美術教育應受到學校的重視。素質教育重在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完整的價值觀念,而美術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合作意識和獨特個性,幫助兒童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而是從幼兒園教育階段開始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入口。(二)重在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因其年齡段的特殊性,幼兒在這一階段的美術學習通常是為了增加他們對世界的認識,豐富他們的內心情感,總之旨在完善他們的內在人格。因此,幼兒美術教師的首要職責不是加強幼兒美術專業能力的訓練和綜合素質的提升,而是激發他們學習美術這一學科的興趣,為他們在更高階段學習美術課程奠定思想基礎。

二、對當前我國幼師美術教育改革的思考

因為考慮到在我國幼兒園教育工作中,幼兒教師沒有明確的分工,很多幼兒教師既是某一門學科的教師,又是幼兒園日常事務的管理者。所以,縱觀我國幼師教育史上的現象,采用籠統式的教學方法較多。具體可以概括為:(一)大而全的教育思想。在我國幼師的培養過程中,不少中高等院校的幼師美術專業的課程幾乎涵蓋了素描、色彩、圖案、手工、裝飾畫、設計,有的學校還開設了拓展類的課程,例如: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等,再到幼兒園實用的多種材料。這些內容對幼師院校的學生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素養上的提升,對實質能力并沒有多大的作用。(二)博而不精的教育現狀。一般說來,學校教育主要是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幼師專業的學生要在在校學習期間完成基礎課程和理論課程,這樣一來導致學生的學力量大、任務重,同時也影響了他們學習的最終效果。以素描為例,學生不僅要學習素描幾何形體,在完成該項任何的基礎上還要完成技能方面的訓練,這些要求對立志成為美術專業研究人才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對于從事幼兒美術教育的人才來說,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實用效果難以達到最佳。

三、新形勢下幼師美術教育改革的前進方向

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在不斷增加,因此加大對幼師教育的投入是非常有必要的。結合當前我國素質教育的實際狀況和幼兒階段美術教育的目標,幼師美術教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一)樹立全新的幼師美術教育理念。之所以提出要樹立新的教育理念,一是因為素質教育應滲透到學前啟蒙教育階段,培養幼兒感知事物、鑒別和欣賞美的能力;二是因為幼師美術教育有與其他階段美術課程教學不同的方面。諸多因素促使從事幼師教育的工作者要先從思想理念上做好準備工作。這對幼師美術施教者提出的要求是,要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敢于從思想上打破原有的思維模式,從改變幼師專業學生的思想認識抓起,讓他們認識到新時期美術課程對幼兒的意義和應起到的作用,然后再從行動上實行起來。(二)課程設計力求精細化。針對前文中提到的中高等院校的幼師美術課程存在全而不精的狀況,本文認為在未來的教育改革中,應當對現有的幼師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調整,變“大一統”的教學方式為細分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在這一階段的學習中真正學習到某一領域的精華。比如,對于主修素描的學生來說,就應該專攻與素描有關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包括從基礎的幾何圖形畫法,在此基礎上學習單色色彩和單色油畫,從以單色線條來表現直觀世界中的事物,到表達思想、概念、態度、感情、幻想等,直至養成更高層次的素描畫作的鑒賞技能,通過這個過程中,幼師專業的學生才能對素描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和全面的理解。(三)加大美術史、美術欣賞的教學力度。我國的教育經歷了一個從注重理論性到實用性的過程,“學以致用”的思想在教學中得到了明顯的體現。在幼師美術教育改革中,應當在實用性和對學生內在修養的塑造方面取得平衡,更好的偏重于對學生審美能力和美術意識的培養,而不是一味強調繪畫天賦在作品中的體現。對于幼師美術專業的學生來說,美術鑒賞及審美是她們應有美術能力的一部分,作品形式、色彩、風格歸屬等都需要有大量系統的知識貯備,因此一知半解的介紹性滲透就如同隔靴搔癢,根本起不到作用,如能將美術史和美術欣賞獨立起來,無淪是對開闊視野、增強興趣還是學習目標、學習方向的確立,都將會大有好處。

幼師教育具有明確的針對性,在思量幼師美術專業教育的改革方向時,要考慮的因素集中于幼兒的身心特點和學習能力兩個方面。因此在制定幼師美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時候,要認清現有實際,從幼師美術專業的教育理念和不同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出發,真正培養出能夠勝任當前學前美術課程教育的人才。

作者:白亦治單位:山西省大同市幼兒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