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教育改革對策

時間:2022-07-09 11:17:48

導語:國際金融教育改革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金融教育改革對策

一、國際金融教育存在的問題

1.國際金融專業的課程設置不合理

我們都知道,教育質量的好壞和所制定的課程存在極大的關系,國際金融專業也不例外。我國現如今的國際金融專業的發展之所以收到了極大地限制,出現止步不前的局面,其中第一個原因就是目前我們的國際金融專業的課程設計存在不足。我們現如今很多學校的國際金融專業的課程還只是延續以前的模式,很多知識隨著時間的推移更換了教育的課本而已,并沒有對實際的課程結構做出調整和改革,有的知識可能已經被現在的環境所淘汰掉了,而新出現的只是要求卻沒有得到及時的補充。這就會使得我們的學生所學到的內容不能很好地兌現。與此同時,現在我國的大學教育存在很多知識根本不用學習卻占據著學生大量時間的現象,而學生真正感興趣的可能由于時間的不足而不能得到學習。還有就是很多基礎性的科目的教學實踐過短,學生還沒有搞清楚國際金融這個專業的基礎知識就開始了高層次的、難度更高的課程的學習,這必然使得學生后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課程設置的不合理使得我們國際金融教育的成果不是非常顯著。

2.國際金融的教育方式單一且落后

教育質量的高低和教育方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好的教育方式所能得到的教育水平絕對的要比單一落后的教育方式所得到的教育水平要好的多。我國現在國際金融專業存在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現有的教育方式和手段非常的單一和落后。很多學校雖然都開設了國際金融課程,去卻沒有真正的對這項課程的教育方式做認真的研究,很多情況下還是教師單一的在課堂上授課,學生聽不聽就不知道了。這種單一的教育方式使得教育的質量始終得不到提升,教育方式的單一和落后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大打折扣,最終使得國際金融專業的學習結構和實際的需要存在差距,不能夠很好地適應國際經濟的發展變化。

3.國際金融專業的考核存在缺陷

判斷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離不開最終的成績考核,成績考核可以如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現實的情況是,目前我們的國際金融專業的考核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我國現有的學校百分之九十采用的都是單一試卷的考核,學生在整個學期不學習,在考試前突擊一下同樣可以獲得很好的分數。這樣的考評結果顯然不能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如果我們不將考核形式擴展到學生的實際能力以及真正的對知識的理解上,那么考核就是無意義的,如果我們的考核方式不加以調整,那么還會有更多的學生學不到真正的知識,也就不能夠應對國際金融行業的要求。

4.理論與實際相脫節

妨礙我國國際金融專業發展前進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的教育和實際情況是相互脫節的,我們的學生更多的只是掌握了書本上的理論而已,而對于如何將在這些理論運用到實際的情況,我們做的還遠遠不足。所以經常會出現我們培養出來的國際金融專業的學生理論知識非常的充沛,但實際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卻非常的低下的局面。出現這樣的情況還需要歸結到我們的教育制度上,學生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和條件將自己所學到的理論在實際中加以運用。理論和實際的脫節使得學生缺乏實際運用的能力,實際的工作中無法面對日益變化的環境。因此,理論與實際相脫節的現象成為我們國際金融教育改革最需要注意的問題。

二、國際金融教育改革的對策

1.完善國際金融專業的課程設置

國際金融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出路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第一是繼續深造,獲得更高的學位,第二是工作,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其中第一種情況,深造完成之后依然要選擇就業。因此,這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大的啟示,既然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工作,那么我們所開設的課程應該與工作的要求相掛鉤。目前我國的國際金融專業存在教育課程的設置不合理,導致學生實際的工作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改進我們的課程設置成為國際金融專業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向國外學習,國外的大學開展的課程都是與學生最終的工作相關的,不學其他無謂的課程。因此,要想改變我們現在的狀況,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一)強化微觀類金融課程的設置。現在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慢慢地從以往注重大的宏觀環境轉向為更加注重微觀環境的變化,將更多的關注重點放在對這個行業的細微之處。因此,國際金融教育也要順應這樣的變化,更加注重的對微觀類的金融課程進行設置,例如專門開一門研究各大公司國際貿易實務案例的課程,使學生不僅僅學習國際金融宏觀方面的知識,同時加深對這個領域微觀部分的了解;通過加強學生對國際金融行業微觀部分的學習,可以幫助他們畢業后工作,能將自己所學的東西更好地運用。將宏觀和微觀結合起來學習,最終使得學生獲得全面的知識體系。

(二)注重國際金融課程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國際金融行業的發展不是獨立的發展,而是與其他行業、其他部門通力合作的結果。因此,我們的國際金融專業的教育不能僅僅局限在本行業,還應該學習諸如英語、會計財務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與今后的實際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是對學生整體素質的一種提高。與此同時,在通過和其他學科交叉融合的過程當中,一方面也可以緩解單一學習國際金融課程所帶來的枯燥,也可以使得學生將自己的學習策略和方法更好的運用開來,豐富學習體驗,完善學生的惡知識體系。

2.結合專業特點采取多種教學方式

國際金融領域的發展變化是任何人都無法預測的,有時出現的問題可能并不是本行業的漏洞導致的,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學習更加地多元和全面。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所產生的教學效果是不盡相同的,教學方式的選擇也應當是多種多樣的,而不是單一陳舊的。多樣的教學方式能給學生帶來新穎且更具吸引力的課堂,學生最終可以收獲的只是自然也就比在單一成就的教學中所獲得要多得多。所以,我們需要對我們的教學方式加以改變,放棄傳統的教育模式,采取更為先進的教學方法。如我們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使得我們的課堂更加地生動具體,這樣既可以加大學生的知識量,又可以使學生更加輕松的融入到學習中。其次,也可以將我們的教學環境移交到真正的企業當中,讓學生看到企業實際的運作狀況,研究真實的企業問題,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加客觀直接,對知識的掌握更有效。最后,學生主導課堂也可以成為我們嘗試的方向,根據學生的問題有針對性加以解決。

3.配合實踐教學進行考核方式改革

在前文當中我們了解到,目前我們的國際金融專業的考核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很多學校的考核結果只是局限于期末的那一張試卷上面,這會導致學生在整個學期不學習,在考試前突擊一下同樣可以獲得很好的分數。因此我們需要將我考核形式擴展到學生的實際能力以及真正的對知識的理解上。具體的方式我們可以參照國外學校的考核方式,將學生的成績分為理論知識學習部分和實際掌握程度兩個方面進行考評。對學生理論知識的考評不要僅僅局限于期末的試卷分上,而是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當中的表現,例如每次作業完成的情況,以及課堂上的參與度等,結合期末的試卷分數最終確定學生的理論知識得分。對于學生實際掌握程度的測試,考核方式可以使有學生之間組成學習小組,模擬實際的國際金融狀況,提出一些在實際中可能過出現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解決,考察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看看學生是否可以將所學的東西運用到實際中,而不僅僅只是會學習死知識,最終通過結合理論知識的考評對學生做最終的成績確定。

4.強化實踐環節培養實用型人才

我們進行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能夠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奉獻力量的人才,而不是只會讀書卻不能產生實際價值的“書庫”,我們知道妨礙我國現在國際金融專業發展的最大的絆腳石就是我們的學習不能將理論和實際相互之間進行結合,我們大多數人學到的都是書本上的死知識,在遇到實際情況時應對能力以及處理方式都存在嚴重的不足。國際金融行業的發展瞬息萬變,如果我們不能將理論和實踐充分結合,我們的發展不會長遠。因此,需要我們在日常的教育當中加大對學生運用能力的培養,學校以及政府部門應通力合作,與個別企業單位展開長久地交流,定期的將自己的學生輸送到單位進行觀摩學習。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不僅僅可以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為以后更好地工作提供支持和實踐,還是一種激發學生再學習的途徑,通過對理論的運用,發現自己知識體系的不足,可以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新的東西,達到理論和只是運用到實踐中,在實踐中升華理論知識這樣的良性循環。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在國際金融的教育中存在著例如教育形式單一、教育的內容不足以及教育和實際情況相脫節等問題。要想得到改變,獲得新的發展,我們必須正視這些問題而不能對這些問題加以回避,而是實事求是地按照改進措施執行,國際金融教育才會變得越來越好;同時,在現在的國際金融教育改革中,需要將我們的目光擴展到更大的范圍,結合我們的實際情況,向先進的經驗或做法學習。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固步自封,停滯不前。我們的國際金融教育改革應將注意力更大地放在實際的市場狀況中,培養能夠真正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的學生。將會給我國的國際金融領域輸送更多合格的、高素質的人才,為我國國際經濟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作者:巫昱 單位:中山大學新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