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教育改革幾點建議

時間:2022-01-03 02:53:41

導語:高校舞蹈教育改革幾點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舞蹈教育改革幾點建議

摘要:習在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在黨中央的重視與推進下,中國人們的文化自信逐步提升,中華傳統文化也有了綿長的精神發展動力。所以必須創新藝術教育,培育新時代合格接班人,才能夠推動我國文化水平有效提高。當前我國社會經濟與文化不斷發展創新高校舞蹈教育藝術與社會功能也有了進一步拓展不止涉及到教育系統,也包括細觀致微觀的供需關系,在高校舞蹈課程設置上應當充分重視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知識鑒賞能力,通過舞蹈藝術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與綜合素養。但是當前高校舞蹈藝術教學與其他藝術類課程相比,處于弱勢狀態,并未得到充分重視,再加之社會經濟與文化的多元發展,對于藝術教育改革也提出了嚴峻的要求,舞蹈教育的思想觀念與管理模式、結構亟待發展創新。本文基于新時代背景下簡要分析高校舞蹈教學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改革策略,希冀有效推動舞蹈教育改革可持續發展,切實提高高校舞蹈教學水平,促使學生提高綜合素養。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舞蹈教育;創新教學;綜合素養;審美情趣

黨的報告中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相關專家與學者們也表示,應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并且進行無愧于時代的文藝創作。由此可以看出,應當進一步促進藝術教育改革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高校舞蹈教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教學內容與方式上仍然較為陳舊落后,主要原因受到傳統教育理念與教育模式的束縛,大部分高校在舞蹈教育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材內容,教學方式也是參差不齊,導致教學效果差強人意。當前時代的多元化發展,人們對于藝術審美也提出了多元化要求,迫使舞蹈教育必須進行改革創新,重新審視教育本質,緊密結合時展步伐,扭轉傳統落后的教育觀念。高校舞蹈教育必須扭轉傳統落后的教學認知,推動差異化教學,設置多元化課程案例以及梯度式教學思路,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類編排授課,才能夠激發學生對于舞蹈學習的熱情與興趣,提高學生的舞蹈學習自信心。

一、高校舞蹈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舞蹈是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一,無論是業余欣賞亦或是專業團隊,人們對于舞蹈人才的需求與要求與日俱增,所以在新時期高校舞蹈教育面臨著重要的改革挑戰。在當前高校藝術教育體系中,舞蹈教育是重要的組成內容在藝術教育中的地位也是最為顯著的。為了滿足教育改革的多元化發展目標及需求,各高校都在不斷創新舞蹈課程,對學生展開高校舞蹈教育,使學生在舞蹈學習與訓練中感受舞蹈美提高舞蹈水平的同時,增強對美的欣賞能力與藝術修養。素質教育理念的逐步發展,需要高校教育與針對性改革,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應當著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生的多樣化發展提供靠的保障。高校舞蹈教育過程中,學生之間必須緊密合作,通過相互交流才能夠有效掌握舞蹈動作與表現張力,在舞蹈實踐中不斷創新,所以對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與人合作意識及創新精神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在當前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教育體系中展開舞蹈教育改革,是高校舞蹈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當前高校舞蹈教育面臨的困境

(一)舞蹈教育教學模式陳舊落后。由于受到傳統思維觀念的束縛,當前高校舞蹈教學模式并未有效結合時展,予以創新改進,大部分舞蹈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育模式展開教育,例如在講解舞蹈理論知識,教學方法過于單一。通常是教師示范動作,引導學生觀察模仿,然后進行重復練習,此種呆板單一的舞蹈教學模式,久而久之會導致學生失去舞蹈學習興趣,也會導致師生之間的隔閡逐漸拉大。由于師生間缺乏有效的互動交流,學生只是被動式的模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未對學生展開針對性引導,也難以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與發散思維能力,導致舞蹈教育的意義難以有效實現,也無法提高學生的舞蹈綜合素養。(二)教師并未正確認識舞蹈教育。大部分人們認為在大學階段再進行舞蹈教育,已經是為時晚矣,主要原因是大部分舞蹈者都是從小時候便開始接受舞蹈專業練習,大學階段學生的身體各項機能幾乎發展完善,并不是學習舞蹈的最佳時期,所以舞蹈教師也會認為應當使學生從小接受舞蹈學習與訓練,才能夠提高舞蹈效果,所以大部分教師在高校舞蹈教學過程中并未認真教學,對于舞蹈教學采用敷衍應付的態度,也并未對學生展開認真細致的指導。由于教師敷衍應付的教學態度,學生在此情緒下也難以認真細致的練習,由于教師傳統教學觀念以及并未嚴謹的教學態度,對于學生的舞蹈學習有著抑制作用,也導致舞蹈教學難以充分發揮應有的教學目標,以及起到的重要促進作用,所以舞蹈教育的發展受阻。由于教師對舞蹈教育并沒有完善全面的認知,也難以發揮舞蹈教育對學生藝術修養與審美情趣提高的重要作用和價值。(三)舞蹈師資團隊力量亟待提高。當前我國大部分高校舞蹈教師水平較為薄弱,部分舞蹈教師對于理論知識掌握得極為扎實牢固,但是舞蹈教學實踐能力卻差強人意。部分教師雖然有良好的實踐與教學能力,在教學活動中卻難以將理論教育與實踐技能有效結合,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導致舞蹈教育難以達到預期的理想目標寫上也難以獲取良好的課堂體驗,無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四)舞蹈類學生缺乏文化課知識。優秀的舞蹈作品能夠展示出舞者的綜合能力,當前我國社會經濟與文化多元化發展,人們對于舞者的綜合要求也逐漸升高,武者不僅要具備夯實的專業基本功,也應當具有寬厚的文化底蘊,當前舞蹈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大部分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舞蹈實踐能力培養,卻忽略了教材的理論知識講解,也并未重視提升學生的文學能力,大部分學生也認為只要具備夯實的舞蹈專業能力便可。由于各類觀念的束縛,學生只知道模仿舞蹈動作,卻并未通曉舞蹈動作的基本原理及內涵,對于舞蹈作品缺乏深入思考和探究,只是肢體機械式的完成舞蹈動作,卻缺乏頭腦與靈魂的思考導致舞蹈作品缺乏應有的藝術靈魂與表現張力,大部分學生舞蹈內容知識了解少之甚少,也難以深層次理解作品內涵,所以更談不上舞蹈藝術再創作。(五)舞蹈課程設置并不科學合理。完善的課程結構有助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打下夯實的培養基礎,但是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舞蹈課程通常采用班級授課,學生在進校時舞蹈的基礎參差不齊,但是在班級編排上并未進行細致安排,所以學生出現專業不均衡問題,也難以有效開展差異化教學。

三、新時代下高校舞蹈教育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豐富舞蹈教學形式手段。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與創新,人們對于舞蹈教育也呈現多樣化發展需求,所以高校必須構建科學完善的舞蹈教學課程由于舞蹈教育主要是面向舞蹈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所以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方式與手段展開針對性調整與改進,確保舞蹈教學內容具有多樣性與趣味性,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舞蹈學習的參與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為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并且予以針對性引導和鼓勵,完善課堂教學內容,舉辦豐富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積極宣傳舞蹈教育的作用和價值,與學生展開探討交流,有助于縮短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距離,并且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身體差異,有針對性的調整舞蹈教學活動,也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優秀的學生帶動落后生,有助于提高團隊協作能力,進一步增強全班學生的整體舞蹈素養。新時代下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學生的多元化發展需求,所以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與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時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專業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長處與短處,制定適合學生多元化發展的教學方案,根據學生間的個體差異設置不同的教學課程,并且進行嚴格仔細的檢查,根據學生進校時的學習能力進行編班,確保舞蹈教學課程具有彈性,能夠展開階梯式教育,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得到相應水平的訓練和提高,切實做到因材施教,針對化教學。通過課后聊天與各類活動,有助于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同時教師應當解放思想與觀念,與學生進行角色互換或者是展開合作探究。(二)扭轉傳統落后教學觀念。在傳統教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學生只能夠被動式的學習練習,傳統舞蹈教學,大多數是以班級課程設置為主,師生之間缺乏溝通交流,也難以展開針對化教學,教師并未關注學生間的互動情況,學生也難以產生學習積極性,此種學習方式不利于提高舞蹈教學質量,也嚴重制約著舞蹈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當重視角色的轉換,在新時代下,教師不只要傳授知識,也應當有效組織并協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通過引導與幫助,能夠縮短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距離,教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溝通。基于素質教育理念下開展高校舞蹈教育,教師應當緊密結合時代的發展潮流,扭轉傳統落后的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通過教師有效的引導與幫助,激發學生的舞蹈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舞蹈練習,充分發揮主人翁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不斷的創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在舞蹈教學中,通過情緒引導,使學生感受到舞蹈學習的意義與樂趣,從而提高舞蹈練習水平。(三)重視舞蹈教師在崗培訓。在素質理念教育下,教師應當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養,高校不僅要重視學生舞蹈學習,也應當充分重視教師的舞蹈深度學習,通過開展定期培訓,提高舞蹈教師的專業技能與理論知識,有助于提高高校的舞蹈教學水平。(四)重視提高學生綜合能力。要想提高舞蹈教學水平,教師應當創新教學模式,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由于舞蹈專業的學生大部分文化課基礎知識薄弱,大部分學生都將學習重點放置在專業訓練上,并未重視文化課,所以難以提高綜合素養。高校舞蹈專業教學應當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以及基礎訓練情況,通過教師有效的引導,調動學生的舞蹈學習興趣教師根據舞蹈中的特質,引導學生進行角色互換,使學生也可以充當小教師的角色,能夠從教師角度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與活動參與積極性,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編創小舞蹈,然后以小組的形式完成,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舞蹈編創的積極性與參與熱情。(五)應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當前我國信息技術與科學技術日漸發展,創新舞蹈教學也有著更多的選擇,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效應用多媒體技術以及信息技術,對舞蹈教學內容予以完善和補充。由于舞蹈具有眾多的分類,但是由于課時的限制,學生難以對每類舞蹈有所了解,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有效應用信息技術,有效豐富舞蹈教育素材,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搜集舞蹈相關知識,點是學生接觸多元化的教育方法,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舞蹈學習視野。在素質理念教育下,教師應當地舞蹈教育目標要求進行重新定義,通過有效引導使學生發揮主人翁精神,加強對舞蹈教學內容的有效整合,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舞蹈學習網絡資源,使學生在舞蹈學習活動中通過在線交流進行資源共享,教師也能夠與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交流。通過在線交流溝通,教師將優秀的舞蹈教學信息和資源分享給學生,有助于學生應用碎片化時間進行自主學習,擺脫時間與空間的束縛,使學生也能夠在除課堂之外的地方練習,切實提高學生的舞蹈審美素養與欣賞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新時代下高校開展舞蹈教學,應當有效結合時代的發展需求,進一步創新舞蹈教學觀念與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過教師針對性引導與幫助,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與發展,切實提高學生的舞蹈學習,主觀能動性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使學生多元化發展。在舞蹈教育過程中,教師也應當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提高個人技能與綜合素養,才能夠為學生呈現多元化的舞蹈教學內容,同時教師也應當加強網絡技術的操作能力,有效應用互聯網絡資源,拓展舞蹈教育內容,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舞蹈教學材料,有助于拓展學生的舞蹈學習視野,切實提高舞蹈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周軼瑾.高校舞蹈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大眾文藝,2015(18).

[2]李菁.普通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5(17).

[3]岳喜寧.新形勢下高校舞蹈教學的改革和發展——關于舞蹈教學的幾點思考[J].藝術科技,2016(2).

[4]王錦峰.優化高校舞蹈教學突出學生主體地位[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7,26(5).

作者:王 超 單位:北京體育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