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時間:2022-11-28 09:22:16

導語:高校旅游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旅游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摘要:本文將圍繞高校旅游專業教學中旅游禮儀培訓教育現狀展開分析與討論,探索旅游禮儀在該專業的重要之處,并針對當前教育方式的不足之處進行深入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高校旅游專業;旅游禮儀;課程改革

旅游專業教育旨在培養當前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專業人才,不僅需要具備相關的人文素養與情懷,還應具備足夠的職業技能。就目前旅游專業的發展與就業前景來看,只有高素質高素養的人才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現狀,更好的學習新知識。跟隨時代的腳步,未來的發展前景將更加可觀。旅游專業同屬于服務行業,因此也對相應的就業人員具有一定的人文素養要求。而旅游禮儀課程的開展則為學生學習專業技能、培養人文情懷提供了廣闊的平臺,無疑對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旅游禮儀課程在旅游專業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對學生的未來就業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校方應致力于該課程的改革與提升,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

一、論旅游禮儀在旅游專業中的重要性

(一)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旅游禮儀在旅游專業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旅游禮儀課程能夠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加深其對旅游專業的職業認識與對職業道德的理解。我國自古以來以禮為重,禮儀不單是禮貌待人,更多則能對人起到約束作用,深化職業道德對從業者的影響力,減少甚至避免工作中可能產生的沖突。再者通過禮儀教育能夠對學生起到相當的教育與引導作用,不僅能提升學生本身的修養與素質,也能帶動我國整個旅游服務行業的職業素養水平。(二)提高我國旅游業的服務質量。旅游業從根本上來講從屬于服務行業,因此禮儀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旅游業的服務質量也更多取決于旅游從業人員的表現與態度,要想在激烈的崗位與行業競爭中更勝一籌,除優秀的形象風貌外,還應具備足夠的禮儀修養。就我國目前的旅游業行情來看,工作人員在這一方面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因此要加強旅游禮儀方面的培養與培訓、補足短板,才能真正改善我國當前的旅游業現狀,提高旅游業的發展水平。(三)對旅游專業的指導與規范作用。旅游禮儀像一盞無形的引路燈,貫穿在整個旅游專業教育中。旅游專業的培訓課程目的在于培養具備一定的溝通交流能力、協調能力、相當的知識儲備的專業人才,但如果要使這些專業的技能發揮的淋漓盡致還是需要相應的禮儀表現支撐。因此,合格的旅游專業人才需要足夠的旅游禮儀素養[1]。

二、當前高校旅游專業旅游禮儀教育現狀

(一)禮儀教育脫離實際環境。在旅游專業中,旅游禮儀是被切實運用的,而當前大多數高校旅游專業的禮儀教育更多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盡管有實際的案例穿插其中,也很難有真正的實際培訓落實這些理論知識。只有把學生放在真實的服務環境中,才能使其切實感受到服務過程中面對的問題。如果沒有這樣的職業環境支持,則學生很難將學習的職業禮儀知識運用,更難以體會服務者的真實心態,職業意識的培養效果也必然不理想。(二)當前教育方法難以滿足職業需求。當前多數高校的旅游專業教育仍然采用最傳統的課堂知識講授方式,而缺乏現代化授課設備支持。教學時更多是學生圍繞教師展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要更多配合教師進行授課工作。這樣的教育方式最終造成的結果是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低下,缺乏自主思考與探究的能力,最終的課堂學習成果也不好。旅游專業本身具有相當強的實踐操作性,不通過實踐很難發現存在的問題,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學生也難以適應工作環境,圓滿完成工作任務。

三、當前旅游禮儀課程教學存在問題的對應解決方案

(一)加強師生溝通交流,開展多種教學模式。教師作為學生學習專業知識過程中的引導者,有更多責任給予學生優質的學習環境。因此,作為教師應跳出傳統教學方式的桎梏,積極的吸收新知識與新方式,為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課堂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才能推動學生發展與自我能力的提高。提高理論教育與實踐操作的質量,盡可能多的為學生尋找優質的實踐環境,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深化知識、提高能力。此外,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最為密切,教師應拉進與學生的距離,加強師生互動,使學生能夠敞開心扉與老師進行交流。對教師而言可以獲得更多教學反饋,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激勵教師進行課堂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對學生而言,能夠對一些不懂的地方大膽的提出疑問,獲得提高[2]。(二)提高教學團體的素質水平,深化禮儀教育。教師的言行舉止往往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從學生身上多多少少存在教師的影子。因此,教師必須嚴肅的認識到這一點,嚴格要求自身有合格的禮儀禮貌、行為舉止。一個人的外在表現往往是心理素質的影射,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要注重自身的影響力,著力于提升自我的內在素養,對學生言傳身教,這樣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引導學生[3]。與此同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引導,解決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三)豐富課堂內容。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為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作為教師應緊跟時代潮流,了解全新的教育教學手段并運用于課堂教學中,通過多彩的圖片影像資料等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從而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建宏,傅琴琴.“旅游社交禮儀”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企業,2018,399(12).

[2]包曾婷.高校旅游專業禮儀課程教學方法創新與應用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7(9).

[3]周麗萍.旅游禮儀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究[J].當代旅游,2018(4).

作者:劉小蓉 單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