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移規律組織運用論文
時間:2022-05-25 11:34:00
導語:遷移規律組織運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宇宙間的每一事物都互相制約,互相作用著。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之上。數學作為一門學科和一種普遍適用的技術。更有它的形成的規律。由簡到繁,由淺到深,由具體到抽象,這也是人們的一般認識規律。這就是遷移規律。就是一種知識,、技能、方法、態度的學習對另一種知識、技能、方法、態度的學習產生的影響。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運用遷移規律組織教學內容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運用遷移規律組織教學內容,是由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所決定的。小學生入學時可以說是頭腦空空,從接受單純的數字到四則運算,到計算的應用,再到形面體的認識等等,一步接一步,一環扣一環,少了哪一環節,教學都會留下“夾生飯”。學習新知識都要在鞏固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大教育家孔子在《論語》中指出:“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因此在教學中要遵循數學知識的內在規律和人們的認知規律,恰當地運用遷移規律,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學除數是兩、三位數的除法時,首先復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法則,在此基礎上,擴展出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再擴展出除數是兩位非整數除法,依次擴展出除數是三位數的除法,其中貫穿著整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在已有知識鞏固到位后,適時出示新內容,教師抓住新知識點重點點撥,水到渠成,學生順利學到了新知識。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具體組織操作,例如:先讓學生口算6÷2,表述式子的意義,6里面有幾
幾個2,口述式子的意義。然後出示60÷20,先將0遮住,口述6里面有幾個2,然后顯示0,讓學生讀式子,敘述式子的意義,自然地過度到除數是兩位數的整數除法,然后提示商寫在什么位置,為什么。運用同樣方法組織教學內容,教學除數是兩位數非整數除法,再到除數是三位數除法,依次循環,螺旋上升。四則運算的教學運用遷移規律組織教學內容的方法運用最普遍、最便捷、效果也最好。
上例是新知識是建立在舊知識基礎之上的,可以自然運用。其實,新舊知識相關聯的內容同樣也可以運用遷移規律組織教學內容課堂教學。如面積體積計算公式推導,例如,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先出示一個由10個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組成的長方形,如圖:
先讓學生用數格子的方法得出面積,再讓學生數一數一橫行有幾個方格,共有幾行,用加法怎樣求方格數,用乘法怎樣求方格數,列出式子,(5+5=10),和(5×2=10),兩式都是求2個5是多少,2是寬邊長,5是長邊長,長乘以寬的積正好是方格數,也就是長方形的面積,順勢總結出長方形面積公式:長×寬=面積。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這樣順其自然,遷移規律運用其中。這樣組織教學內容,教師授課順利,學生接受知識輕松。
運用遷移規律組織教學內容關鍵要把握準新舊知識的結合點,乘法新舊知識的結合點在乘得的積寫在什么位置上,除法新舊知識的結合點在除得的商寫在什么位置上,只有把握準新舊知識的結合點,才能順利實現新舊知識的正遷移。
運用遷移規律組織教學內容,是教學方法也是學習方法,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這種學習方法,要讓學生清楚地知道在什么環節復習舊知識,什么環節出現新內容,新內容要解決的關鍵點,重點解決好這個關鍵點,順利實現新舊知識的遷移。
遷移規律作為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是教材內容的編排規律,又是指導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組織教學內容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更是學生利用舊知識掌握新知識的學習方法。作為教師要靈活地掌握和運用遷移規律組織教學內容,組織課堂教學,拆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 上一篇:變式訓練能力培養管理論文
- 下一篇:教研訓一體化思考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