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質量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07 05:40:00

導語:教育教學質量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教學質量研究論文

世界競爭是經濟競爭,經濟競爭是人才競爭,人才競爭是人材培養和應用機制競爭,培養人才競爭是教師教育教學素質競爭。應用現代技術手段全面快速提高教師素質已勢在必行,那么怎么提高教師素質?

教育教學現狀

雖然一些人極力的回避應試大談素質教育,但國家從來沒說不要學生成績。培養學生各種能力不僅是國家需要,而且是學生發展和家長之需要,再看教育現狀,尤其省內教育市場——高考。我們的學校生源不比別的縣市少,考生素質不比人家差,我們的教師也出自生省內外的各大高校,而我們的上線人數呢?考好的是人家的一半,少的是幾個甚至沒有,這樣學校有存在價值嗎?這樣學校學生都有問題嗎?這樣學校教師都不合格嗎?不是的,是教育管理體制(解決見量化改革和秦市高考之我見)和教學改革方向之差所致,必須盡快改變過去教研教改和教學中不合理的方向方法,適應現代的學生現代的教材和教育,給我們的政府和社會一張合格乃至優秀的答卷,給我們的學校以繼續發展空間,因此必須研究教改和教研。

教研教改之現狀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教育改革幾乎伴隨教學沒有間斷的進行。而真正成功的改革,應該改過之后幾十年不變,生命力還是極其旺盛,不應該今天也改明天也革,那不是改革,是對改革的歪曲。而教改現在就是這樣。教育科研人員只研究課本的科學性,(由于競爭)大量的教師使用教材,獨立摸索教材的使用,很少共同精確研究教材的使用方法,幾年這樣,十幾年還是這樣,幾十年呢?對自己的教學了解是片面的,靜止的,孤立的。根本原因是他們沒有看到同一課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缺點。對教師定位應實是求事不應太高。教師不應該是教學改革和研究者,而應該是教學執行者,教學之最佳執行者。教材有些年級和學科已執行了幾年十幾年,至今卻沒有人給出一個使用方法。只有參考書泛濫成災(重復沒有直觀操作程序,作用甚微),沒有一個單位(人)對其它人進行系統教學交流。我們的教育,相當于五千人重復地研究一個,最多幾個課題,而教學也是五千人研究百十左右課題。由于獨立教學,錯誤時無法快速校對,正確時無法百十人共享,是人力資源的浪費,這就是教研和教改方向之錯。

教研教改新方向

如此說來,教研和教改方向該動了,必須朝有利于教育教學方向動,必須有助于教師互助交流方向動,必須朝資源共享方向動。

過去這樣的教學交流也有。小范圍聽課互助,大范圍縣市省優質課。對提高教師業務水平上起了一定作用,那是歷史之產物,但也必須隨歷史之發展而被淘汰。優質課由于是一節課,它只從微觀教學研究,缺乏宏觀教學研究,優質課的影響力是孤立的,有的是片面的虛假的。它不易同步影響,同時還受教師水平和學生水平限制脫離教學實際不易執行。當我們研究衡水之教學經驗,不僅盯住他們的名師,復習資料,有一點不能忽略,這就是對教學全程監控,這一點必須足夠注重視。它有什么作用呢?消極的講教師不能不好好干;而積極呢,你干不好,有你學習的空間,而且是全程同步學習空間,有現在的過去的,甚至還有將來的這樣對教師就直觀形象同步,可操作,作用力大,一此名校除了有好的用人機制外,還應該有閉路或相當于閉路系統。但這也不是說我們到這些名校購買一些這樣的光碟,就可以提高我們水平,它可能脫離了我們的學生教師資料的實際,我們必須把外校的先進經驗與本單位的實際結合起來,利用我們的名師,構建適合我們自己的全程教育系統,這樣即經濟又實用,還有效果,完全不必閉路監控就能初步實現。現階段各校電腦攝影機已為這種教研提供了有力之工具,但現在這些器材,利用率不高利用方向不對,電腦除服務學生信息技術學習還應該為教學服務,不僅去用它查資料寫教案出試題,寫論文,講優質課,更應用于教學傳播,而用它把用攝影機實錄存儲下來,以供其它同學科目年級教學之參考,這比參考書直觀,比聽課實用,以研究幾個題用處大,會解決所有教師之通病,徹底走出教師高投入低產出的教學階段,改變過去各種低級的勞作方式和方法,同時還可以把大量教育教學理論做成了案例影響一代教師,影響一代代學生,改變一大批教師教學習俗,極大提高教學效果。那么如何運作呢?

教學實錄制做和應用方法

我們選擇一個小學校一科的一個年級的幾個在中考高考中優勝教師,用攝影機做出天的教學實錄,實錄不是某課的,而是一節一章一冊的,必須實出一個實而不是剪輯,平時講課怎講就怎講,教學方式方法不求新,其它教師易操作即可,實錄時顯示使用的講義教學參考書,用以比較不完成時下節課的補救措施,體現課下學生作業內容的及解決學生學習的教育行為,這樣的教研的有益之處應該不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只需自編自導自演。然后,制成壓縮光盤放入其他學校,全面地同步的影響同一學科的其它人。如果有效全面開花。其他教師每天在教學時間內利用50分鐘(還可以回家看)象影碟一樣觀察對比,找到每個問題說法正確嗎?怎么就正確;這樣教學準確嗎?怎么改進就準確;這樣教學簡潔嗎?怎么教學就簡潔;這樣課堂結構合理嗎?怎么布置就合理;這樣效率高嗎?怎么就高。不僅研究宏觀布局,還能研究微觀處理.

我們的教學有幾十年,對于教學該一種比較最佳說法了,而且應該用這種說法培養一代名師進而影響幾代學生,全面提高教學成績同時提高素質。難道這樣不能全面快速提高教師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嗎?

小結

不改變教改和教研方向,學校已無生存之路;不這樣改變教改和教研方向,學校教師就沒有發展之路,這是也應該是今后幾十年任何教育改革實現的唯一途徑;我們不僅要書面分析這個觀點的正確性,我們還要小范圍試驗并證明它的經濟性和正確性。我們改革的不是教育世界觀,而我們改革的是教育方法論,它向著符合教育教學之規律方向改,這種方法論一定能成功。影視作品正反方面影響觀眾,而實錄正面影響廣大教師,正面影響一代代學生。我們只選擇2%左右的優秀教師自錄自演,其他不受任何干擾,它比用大量人力物力材力投入教育其它效果大得多成本低的多,至于版權和實錄教師的經濟關系問題可以協商,但太高了可以換教師,對有貢獻者從收入中提10%左右返還使之有更大積極性,我們應該樹名師,我們應該辦名校。我們的觀點是正確的,用不了半年會證明我們的想法是對的,也因此一定造就廣大教師造福一方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