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論文
時間:2022-09-21 03:21:00
導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改革開放30年來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可分為三個階段:1978~1983年,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討論,確定學科和專業(yè)名稱;1984~1996年,學科建設在探索中前進,不斷取得新突破;1997年至今,加大改革創(chuàng)新力度,走上整合式、跨越式發(fā)展之路。在對每一階段的主要成績和經驗進行回顧和初步的梳理基礎上,簡要展望了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fā)展。
關鍵詞:改革開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
中國共產黨人有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和政治優(yōu)勢,但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學問作為一門科學來研究、真正開展學科建設,則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的事。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每一步發(fā)展,都與改革開放息息相關。當我們今天熱烈慶祝改革開改30年取得的偉大成就時,認真回顧和總結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成績和經驗,不僅倍感親切、振奮,而且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一、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歷史背景和必然性
改革開放以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得以開展并不斷取得新突破,有著深刻的歷史根源和必然性。因為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與馬克思主義同時產生、同步跟進的。思想政治教育從來都是馬克思主義實現其價值目標必不可少的中介、理論轉化為實踐的橋梁。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中包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更是如此。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由于環(huán)境所限,當時尚不具備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學問作為一門學科來建設的條件,但它是一門潛學科,已具有深厚的根基。正如同志所說的那樣,我們對“政治工作的研究有第一等的成績,其經驗之豐富,新創(chuàng)設之多而且好,全世界除了蘇聯就要算我們了,但缺點在于綜合性和系統性的不足”,因此,加緊研究“不可或緩”[1]。
建國后,我們開始正規(guī)化培養(yǎng)政治理論教員,但較長時期里都未正規(guī)化培養(yǎng)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未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學問作為一門學科來建設。而在1957年后,我們的工作出現“左”的失誤,教條主義盛行,形而上學猖獗“,”中達到了頂點,這些都嚴重損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聲望和形象。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偉大的歷史轉折點。我們黨重新恢復和確立了正確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鄧小平同志在領導和支持真理標準大討論中,針砭時弊,鮮明地提出了“完整準確地理解思想”的問題,號召“世世代代地用準確的完整的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2]。鄧小平同志指出,過去我們的經驗教訓很多,最根本的一條是沒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在對“什么是馬克思主義”的追問中,鄧小平同志從多方面反復強調“實事求是”是馬列主義、思想的精髓。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由鄧小平同志親自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正確地評價了思想和同志的歷史地位,對思想的科學體系、基本內容與活的靈魂作出了全面、準確的概括,對走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歷史經驗也作出了初步的歸納,并重申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稕Q議》的通過標志著黨的指導思想撥亂反正的基本完成,它有力地指導著各條戰(zhàn)線的撥亂反正,推動了我國改革開放的開啟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健康發(fā)展。這些都為思想政治工作領域的撥亂反正指明了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命題和任務的提出和討論的開展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出現的。這一討論及其成果既是改革開放初期撥亂反正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學問作為一門學科來建設的前奏、前提和基礎。它表明,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學問作為一門科學來開展學科建設不僅必要和迫切,而且已具備了良好的條件和環(huán)境。
二、改革開放30年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歷史進程
回顧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30年的歷程,可以將其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來認識。
1.第一階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討論,確定學科和專業(yè)的名稱(1978~1983年)“”結束后,我們在批判“”的“幫八股”的惡劣學風和肅清其消極影響中,努力恢復馬克思主義優(yōu)良學風。1978年,同志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的講話中指出,同志關于革命軍隊政治工作的學說,是無產階級軍事科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后,部隊和地方許多思想政治工作者撰文論及這一問題。1980年5月,在第一機械工業(yè)部和全國機械工會聯合召開的思想政治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的新命題,并在討論中提出了一些研究設想。這個會議的主題引起了全國同行的關注,隨之開展了熱烈討論。這次討論的成果選編《論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一書于1981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張蔚萍、張俊南合作的《思想政治工作概論》于1983年出版。這些都表現出思想政治工作戰(zhàn)線將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綜合化、系統化、規(guī)范化的努力。為了加強對思想政治工作及其理論研究的領導,1983年7月中共中央批轉了《國營企業(yè)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綱要(試行)》,該文獻不僅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企業(yè)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重要問題作了較全面的論述,而且首創(chuàng)性地提出,有條件的高等院?!岸家鲈O政治工作專業(yè)”“,在全國形成一個初級、中級和高級的政治工作干部的教育訓練體系”[3]。這一精神不僅有力地推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而且成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重要依據和直接導引。
1983年暑期,教育部為了落實上述精神,召開了政工專業(yè)論證會。會議確定學科名稱為“思想政治教育學”;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所依托的專業(yè)名稱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初步議定專業(yè)的課程設置,委托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編寫部分主干課教材,并決定1984年即開始招生。
2.第二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在探索中前進,不斷取得新突破(1984~1996年)
1984年4月,教育部發(fā)出《關于在十二所院校設置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的意見》;6月又發(fā)出《關于在六所高等院校開辦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第二學士學位的意見》。文件規(guī)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首先為高校培養(yǎng)輔導員,要求從理工醫(yī)農各專業(yè)一年級學生干部中擇優(yōu)選拔、推薦入學、定向培養(yǎng),學滿三年、修滿學分,授予法學學士學位,回原選送學校安排工作;第二學士學位生則從理工醫(yī)農各專業(yè)的輔導員中擇優(yōu)選拔推薦入學,定向培養(yǎng),修滿兩年規(guī)定的課程和學分后,除原有的學士學位外,再授予一個法學學士學位,回原校工作。秋季,第一批招收的本科生、第二學士學位生入學。有的學校既招收本科生又招收第二學士學位生;其中的師范院校原來就有的政治教育專業(yè)仍繼續(xù)招收本科生。有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系統開展學科建設便有了可靠的依托,通過專業(yè)建設,既培養(yǎng)專門人才、推進大學生輔導員的專業(yè)化、職業(yè)化,又出理論成果、推動學科建設發(fā)展、不斷攀登新臺階。這一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規(guī)范化發(fā)展取得的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形成層次完善的學科專業(yè)體系,使學科建設有可靠的依托這一階段,學科專業(yè)點從本科點、碩士點到博士點的發(fā)展,形成了層次完善的學科專業(yè)體系。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本科點從最初的12所高校逐步發(fā)展增多,此外,幾乎每個省(市、自治區(qū))還選擇條件較好的高校舉辦大專起點本科班,在原國家教委的支持、指導下,華東師范大學等四所高校從1986年起還掛靠教育學等相關學科試辦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員的學歷層次和整體素質。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頒布《關于改進和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決定》,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綜合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的科學”,要求高校辦好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創(chuàng)造條件培養(yǎng)這方面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為造就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專門人才開辟一條新路”[4]。同年9月,原國家教委即印發(fā)《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實施意見》,這一年除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專業(yè)列入普通高校社會科學本科專業(yè)目錄外,還批準十所高校于1988年開始招收碩士生,同時,為設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科專業(yè)作準備,批準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等高校試辦“馬克思主義原理”、“中國革命史”“、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等方向的研究生班。1988年,原國家教委批準中國人民大學掛靠在科學社會主義學科博士點上,招收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馬克思主義原理)博士生。至1989年,有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教育這兩個本科專業(yè)的學校達62所。199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yǎng)研究生的學科專業(yè)目錄》,在法學門類政治學一級學科下正式增設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兩個碩士授權學科專業(yè)。這一時期,全國高校獲得這兩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點各有35個。1995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在布置增列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工作時,考慮到學科整合發(fā)展的決策已定,要求在本次申請中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聯合申請。1996年正式批準武漢大學、清華大學增列“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學位授權點。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原理博士點調整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至此,我國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有中國特色的學科專業(yè)已形成了正規(guī)化培養(yǎng)思想政治教育專門人才從本科到碩士、博士層次完備的學科體系。
(2)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研究,打牢學科建設的堅實基礎這一階段,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自“六五”規(guī)劃開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不斷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社會科學研究課題。如胡正清教授獲得國家社科基金“七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出版了《思想規(guī)律與思想政治工作》;陸慶壬教授獲得了教育科學規(guī)劃“七五”重點課題,出版了《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學基礎理論研究》;張耀燦獲得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八五”規(guī)劃課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改革”,出版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領導研究》;龔海泉獲得全國教育科學“八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建國以來大學德育基本經驗研究”,出版了《當代大學德育史論》,等等。朱江、張耀燦在高校輔導員培訓教學和研究基礎上1986年出版的《大學德育概論》一書,于1989年被改革開放十年來優(yōu)秀教育論著評審委員會評為優(yōu)秀教育論著。據不完全統計,到1990年,已出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著作350種。每年都有數百篇。原國家教委組織編寫了統編系列教材,其中鄭永廷主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于1995年獲國家教委高校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陳秉公著《思想政治教育學》獲第一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中國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組織編寫的《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叢書》,鄧小平同志親自為其題寫叢書名。各條戰(zhàn)線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以及他們辦的刊物,為學科研究成果提供了交流平臺和發(fā)表的陣地,也推動了研究領域的拓展、理論研究的深化。
(3)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教學和研究隊伍,使學科建設獲得人力資源保證這支隊伍包括兩大系統:一是高校系統,自1984年創(chuàng)辦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至1997年學科專業(yè)目錄調整前,超過70所高校設置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yè),有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專業(yè)碩士點35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碩士點35個,有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3個。高校除這些學科點的專業(yè)課教師數達千人外,還有相當多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定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教師職稱,大學生輔導員中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碩士學位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許多人還兼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課或兼任碩士生導師??傊?,專業(yè)課教師、公共課教師、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這三方面人員,構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主要力量。二是高校以外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力量,主要包括黨政系統、企業(yè)系統、軍隊系統三部分,這些系統的宣傳、政工部門組織,領導著思想政治工作及其研究,每年也產出不少學術成果,是值得重視的力量。
3.第三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加大改革創(chuàng)新力度,走上整合式、跨越式發(fā)展之路(1997年至今)
周遠清同志認為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高等教育是“大改革、大發(fā)展、大提高”的30年,這9個字也適用于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評價。特別是1997年至今這個時期,改革力度更大,發(fā)展更快,提高更是顯著,其主要表現如下:
(1)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專業(yè)整合發(fā)展,增強專業(yè)的適應性當今世界,新興學科雖然不斷增多,但是整合發(fā)展是主要趨勢。1988年4月,原國家教委下發(fā)《普通高等師范院校本科專業(yè)目錄》(征求意見稿),針對專業(yè)設置存在過細過窄、盲目追求小而全的現象,打算將師范院校的“政治教育”專業(yè)改名為“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專業(yè),1990年6月正式定名為“政治與思想品德教育”專業(yè)。1991年4月,原國家教委印發(fā)了《關于高等師范院校本科政治與思想品德教育專業(yè)改革的意見》。1993年7月,在調整普通高校本科專業(yè)目錄時,將政治與思想品德教育專業(yè)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合并,統稱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歸屬于教育學門類,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下保留培養(yǎng)中等學校政治課教師(師范性)和培養(yǎng)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非師范性)兩個招生方向和培養(yǎng)目標。1998年公布的改革開放以來第三次修訂的普通高校本科專業(yè)目錄,又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調整回到法學門類政治學科之下,并分為師范類和非師范類;師范類的培養(yǎng)目標是“能在中等以上學校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教學、科研的高級專門人才”,而非師范類則培養(yǎng)“能在黨政機關、學校、企事業(yè)單位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專門人才”。1997年6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委頒布的新修訂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yǎng)研究生的學科專業(yè)目錄》正式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兩個二級學科整合為一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在培養(yǎng)目標上要求博士能“勝任與本專業(yè)相關的高層次的教學、科學研究、宣傳和黨政工作”,碩士能“勝任與本專業(yè)相關的教學、科學研究、宣傳和黨政工作”。由此可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專業(yè)口徑和培養(yǎng)目標不宜過窄,要適應現代化的發(fā)展來調整專業(yè)設置,改革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以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提高專門人才的整體素質,增強專業(yè)的適應性。也就是說,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作為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必須做到理論與實踐統一,培養(yǎng)的專門人才不僅要能夠從事與本學科相關的教學、科研工作,而且還要能夠從事宣傳思想工作和黨政工作,學歷層次越高,越應如此。實踐證明,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專門人才受到了用人部門的歡迎,許多人成長為“雙肩挑”或所在單位的骨干力量。(2)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調整到新增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定位更為明確、合理改革開改以來,學科專業(yè)目錄經過三輪大的調整、修訂,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定位幾次變換。在本科目錄中,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雖然始終是一個二級學科,但是1993~1998年一度歸屬于教育學門類,最終才又回放到法學門類政治學科下。在研究生目錄中,1997~2005年“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成為法學門類政治一級學科下的一個二級學科,雖然整合發(fā)展思路是好的,但是整合力度過大、過寬,使這么重要、這么宏大的專門領域與它在學科體系中這么低的地位很不相稱。不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研究,還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一概不是、也沒有一個獨立的二級學科和專業(yè)的地位,都只是統一在一個二級學科中的一個研究方向而已,在學科體系中不僅低于管智育的理工醫(yī)農等等許多學科,而且也低于體育(體育是教育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的地位。所幸的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于國際、國內大局,從鞏固和加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中的指導地位出發(fā),通過深入調查研究、總結歷史經驗,作出了改革、創(chuàng)新的戰(zhàn)略決策,2005年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所依托的學科是我國特有的一門政治性、科學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設立馬克思主義一級學科,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研究,開展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為推進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等學校教育教學中的指導地位,為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培養(yǎ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提供有力的學科支撐?!保?]這一文獻不僅最早地傳達了中央關于增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決策信息,而且也第一次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及其所屬二級學科的學科建設與黨的思想理論建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等項重要工作之間應有的支撐和依托關系。這不僅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明確自己從事職業(yè)的學科依托、學科歸屬、學科定位提供了政策法規(guī)依據,而且也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二級學科專業(yè)教師指明了職業(yè)目的和服務職責。2005年1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下發(fā)了《關于增設和調整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及所屬二級學科的通知》,正式確定增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在研究生學科目錄中不僅重新確立為二級學科,而且明確地隸屬于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作為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價值目標的生命線、中心環(huán)節(jié)的學科,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學科定位更為科學,更加合理。
(3)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點布局趨于均衡,實現跨越式發(fā)展在2005年第十次審批增設碩士點、博士點后,為了及時貫徹落實增設和調整馬克思主義理論一、二級學科的決策,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于2006年1月單獨組織受理了全國高校增列馬克思主義理論一、二級學科碩士點、博士點的申請。為了鞏固和加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促進研究生教育均衡發(fā)展,在審理的政策導向上有明顯改進,由過去的“在同等條件下向西部傾斜”改變?yōu)椤霸诒WC質量的前提下向西部傾斜”。經過審批,新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點21個、碩士點73個,新增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博士點20個,碩士點144個。至此,新批準的加過去老點調整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專業(yè)共有博士點66個,碩士點253個。此時,本科點約有300個。除新設的一級學科點外,二級學科點成倍增加,西部地區(qū)馬克思主義理論一、二級學科碩士點、博士點也有較大增長。馬克思主義理論一、二級學科就博士點而言還屬空白的地區(qū),只剩下西藏、青海、寧夏、貴州、海南等少數?。▍^(qū))了。跨越式發(fā)展不只是數量增加、規(guī)模擴張,而且注重了質量提高。如山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思想政治專業(yè)教改研究成果于2001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教育部統編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史論》于2002年獲教育部高校優(yōu)秀教材二等獎;一批專業(yè)課和公共課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天津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大學等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于2007年還被教育部、財政部批準為特色專業(yè);2002年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007年東北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也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在推進高等教育質量工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力度大、抓得緊。之所以能實現跨越式發(fā)展,最根本的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性質所要求和決定的。因為只要是高等學校,包括高職高專、民辦高校,都要普遍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都要配備大學生輔導員,事實證明,過去發(fā)展慢了,布點太少,學科專業(yè)設置調整滯后,都直接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和建設的順利發(fā)展,影響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發(fā)展?;仡櫢母镩_放之初,薄一波同志說過思想政治工作是治黨治國的科學[6],李鵬同志說過,只要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是共產黨領導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永遠是一門科學。這些高瞻遠矚的見解啟示我們,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馬克思主義理論一、二級學科點發(fā)展快一些、布局均衡些,是完全正確、必要的。
(4)科研支持力度加大,理論研究成果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為了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進一步繁榮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戰(zhàn)略決策,、教育部頒發(fā)了《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與教材體系建設的意見》,指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要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部署,設立相關研究項目,加大經費投入力度,……逐步形成重點突破、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共同發(fā)展的學科體系建設新局面?!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社會科學基金和各省的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廳社會科學經費均有大幅度增長,設立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一般課題、重大課題。如近幾年來每年教育部均設社會科學重大課題40項,采取招投標方式立項,每項資助額度30萬元至80萬元不等,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課題不少。如2004年武漢大學顧海良教授中標主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建設研究”,現已順利結題,出版了系列成果。2007年西南大學黃蓉生教授中標正在主持開展“大學生誠信制度建設與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青年學者申報的“思想政治教育學范疇體系研究”、“比較公民教育研究”“、生命價值觀問題研究”等課題均獲得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資助。今年為紀念改革開放30年,教育部列出了十多個課題單獨招標,其中思想政治教育類課題就有兩項。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自招收和培養(yǎng)博士生以來,大大促進了科研水平和質量的提高。每年都舉辦學科建設研討會、博導論壇和學術會議。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山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高校都出版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論教育研究叢書,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山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還出版了博士文庫。一批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的碩士、博士論文被評為省級優(yōu)秀論文,有的還評上省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如武漢大學駱郁廷的博士論文《精神動力論》不僅被評為省優(yōu)秀博士論文,而且還榮獲省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在2006年底被評上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的馬克思主義類成果7項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就有:張耀燦等的合著《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趙存生的論文《關于弘揚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幾個問題》,鄭永廷的研究咨詢報告《關于宗教、迷信對高校學生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三、在黨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要再創(chuàng)輝煌
改革開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登上新臺階,實現了跨越式發(fā)展,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和建設、為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提供了理論支撐和人才支撐。事實證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不論把它放在哪個門類和學科之下,不論它是作為二級學科還是作為一個研究方向,它都必然遵循學科建設的客觀規(guī)律或快或慢地向前發(fā)展。因為社會需要它,事業(yè)需要它。但學科建設的發(fā)展絕不可能自發(fā)實現,關鍵在于我們的鍥而不舍、堅持不懈。黨的十七大報告號召我們“大力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不斷賦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鮮明的實踐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繁榮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鼓勵哲學社會科學界為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揮思想庫作用”“,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繼續(xù)前進、再創(chuàng)輝煌指明了方向。我們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動力,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特別是要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1.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意識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意識
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政治教育。黨的十七大指出,當今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這就使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有了更為明確的指導思想、更加堅實的理論基礎。加之現在有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其中的五個二級學科都是側重于基礎理論研究的學科,為我們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提供了重要基礎和前提條件。我們要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意識、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意識,認清思想政治教育在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價值、目標中生命線、中心環(huán)節(jié)、中介、橋梁的地位作用和職責使命,認清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學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學科,是適應性很強、社會需求量很大的一個應用學科。要在加強從整體上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的規(guī)律性,努力探索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達到使受教育者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目的。專業(yè)課教師、公共課教師、大學生政工隊伍都應強化學科意識,以更好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在強化學科意識中整合力量,通過發(fā)揮學科建設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2.明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要按照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的方向,努力在“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創(chuàng)新”上下功夫。在學科建設中既要著重搞好時代感、現實性強的應用課題研究,又要加強實踐基礎上的基礎理論研究;既要抓好主干學科的課題研究,使史論結合的主干學科體系更為完善,又要抓好分支學科的課題研究;既要搞好以發(fā)展學生智力因素為主的分支學科課題研究,又要大力開展以發(fā)展學生非智力因素為主的分支學科課題研究。過去我們對發(fā)展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分支學科建設開展不夠,在全面貫徹中央2004年16號文件中有了很大進步。學科建設只有達到發(fā)展智力因素和發(fā)展非智力因素研究的有機統一,才能指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促進學生知、情、意、信、行的均衡發(fā)展,培養(yǎng)出理論與實踐統一、知行合一、品德優(yōu)良的人才,使學生不僅學會做事,而且首先學會做人并學會創(chuàng)造??蒲蟹椒ǖ膭?chuàng)新是學科體系和學術觀點創(chuàng)新的關鍵條件。在學科建設中,要堅持從實際出發(fā),跟蹤理論與實踐前沿,樹立問題意識,大力倡導和開展調查研究,在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中努力實現學術觀點創(chuàng)新。在學科建設中,科研方法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統一、真理性與價值性統一、工具價值與目的價值統一,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咨詢研究結合;既要挖掘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的豐富資源,古為今用,又要借鑒國外有益文化和先進經驗,洋為中用;要注重開展跨學科研究,既堅持解放思想、博采眾長,又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通過長期積累,自成體系,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理論體系。
3.樹立服務觀念,努力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提供理論支撐和人才支撐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是應用學科,更應當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特征,把指導和服務于實踐的成效作為學科建設衡量的標準和尺度。要把思想理論教育教學和宣傳思想工作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作為學科理論研究的重點課題;要經常注意調查了解群眾、學生的思想狀況,針對他們在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探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規(guī)律;要關注種種社會思潮對人們的思想影響,研究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著力點;學習、總結、吸取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進經驗,在探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規(guī)律性中推進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茖W研究是學科建設、專業(yè)建設的根本和基礎,只有搞好科學研究、推進學科建設,才能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好更多的理論支撐,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研含量,為提高其實效性服務。
要把學科建設作為專業(yè)建設的龍頭,把專業(yè)建設作為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的依托。不論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大學生輔導員的崗前培訓、在職培訓、備課、專題研修,還是提高他們的學歷層次和整體素質,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專業(yè)都承擔著繁重而光榮的任務?,F在,國家每年都單列一定的招生指標用于招收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輔導員攻讀碩士、博士學位,2010年前總數將達到40個的高校輔導員培訓研修基地也全部設在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專業(yè)要通過出色地完成專門人才的培訓、培養(yǎng)任務,為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服務,在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專業(yè)化、職業(yè)化、專家化的奮斗進程中,實現學科的價值。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也只有在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提供理論支撐和人才支撐的服務實踐中不斷汲取養(yǎng)料,才能保持和弘揚馬克思主義的優(yōu)良學風,促進自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54.
[2]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9.
[3]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81.
[4]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419-1420.
[5]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文獻選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214.
[6]加強共產黨員的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8.
- 上一篇:水利局國慶期間檢查實施方案
- 下一篇:縣工商局國慶安全檢查方案
精品范文
7思想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