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個體發展論文

時間:2022-12-26 02:33:00

導語:教師個體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師個體發展論文

一、教師個體發展的時間性特點

時間是一個自然流動的東西,也是促使萬事萬物發生發展和變化的偉大力量,但是時間造成的這種變化往往是很復雜的。就教師而言,一方面,“一位工作幾年、十幾年、幾十年的教師,很自然地會積累或多或少的教育經驗”。教師從教時間越長,所得到的發展就越好;另一方面,“經歷的時間長度并不能給予一個人洞察力和智慧,10年經歷可能和重復10次的一年扭曲的經歷價值相當”??疾旖處煹陌l展不能僅僅以時間的量(即長度)來衡量,而應以時間的質(即屬性)來衡量,同樣的時間長度對于不同的教師來說在意義上有本質的差別。換言之,時間不僅具有量的屬性,更重要的是有質的屬性。只有關注質性時間,才能把握教師發展的時間特性。

質性時間是一種生存性因素。人是在自然時間和歷史時間中存在和發展的,自然時間是物理學意義的時間,它具有勻質性,每個教師在一節課里實實在在度過的時間相互之間并沒有什么不同,每個教師都沒有特權將自己的一天變成比24小時更多或更少。雖然自然時間相同,但是不同教師的感受卻有質的差別。一節賞心悅目的課總讓人覺得時光飛逝而去,而一節枯燥乏味的課則使人“度日如年”。一節同樣時間長度的課對于不同的教師來說其感受卻截然不同,時間在這里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它表達著教師教育生活的質量,并從總體上描述了教師對教育生活中各種關系的感受,顯示作為教育性生存的意義,這種時間被視為最基本的“生存性因素”,也被稱之為“個體時間”?!皞€體時間是個人體驗到的時間,它具有內在的客觀性、可變性和個別差異性”。它主要不是生命上的廣延,而是在生命的質量上成為生命發展的尺度。

質性時間具有歷史性。歷史時間不是一個可測量的、勻質的系統,它是對該時間里的各種關系的總體表征,是關系的系統。“時間并不僅僅是由一條由同樣價值的部分組織的線索,同時也是由各種關系組成的系統,是一個由系列、同時性和連續性組成的系統”。正因為它是一個關系的系統,使得在該時間內的不同時刻都具有特殊的意義而不能相互取代,“根據時間的本質,時間的每一時刻都規定了時間的其他時刻不能替代的一種存在”。確實,對于教師來說,教師不能回到過去的生活之中,也不能在對明天的想象中生活,其教育生活的每一時刻都具有獨特的意義,是不可逆轉和不可重復的。因此,只有把握現在,才能有更好的發展。那些過去了的經歷只能變成美好的回憶,而還未到來的未來只能在想象之中。無論是過去了的,還是未來到的,都因現在而獲得其意義。

質性時間具有階段性。教師的發展有其生命周期,在這個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其發展重點也存在質的差異。如果在這些階段中把握了“關鍵”,往往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教師專業發展過程會表現出一定的階段性,這已為許多實證研究所證實。教師發展階段特征即是對每一階段特殊性的寫照,每一階段都有特定的發展核心、主題和問題,每一階段核心問題的解決與否、解決程度對后一階段有很大的影響,這決定了后來教師專業發展的方向和路徑”。這不僅意味著教師的發展有其共同性,而且更關鍵的是有其特殊性。在共同性方面,教師專業發展的職業/生命周期理論已在自然時間上顯示了教師發展要經歷的主要階段;而在其特殊性上,則在教師的心理發展、社會化、“關注”研究上顯現出來。這些研究都表現了教師發展時間上的歷史性,因為它基本上是以教師所經歷的重大事件及其解決來描述教師的發展變化過程的。雖然教師要經過不同的發展階段,但是在每個階段的關鍵任務卻有質的差異。因為在不同階段里,教師所遭遇的情境是很不相同的。Bell,B.&Gillbrent,J.就沒有對教師發展的階段作明確劃分,而是把“確認與渴望變革(con-firmationanddesiring)、重新建構(reconstruction)和獲得能力(empowerment)”三種情境(situation)作為概述教師發展的重要指標。這其實也就表明,教師發展的階段僅僅是一個概念框架,而無法表明教師個人發展的實際,它還說明每個教師在其發展中,對于教師的發展來說最主要的不是要去經歷這些階段,而是盡快地解決各種階段所涉及的關鍵問題。

時間的質性特點決定了教師不能以機械的重復去過單調的教育生活,這樣的生活所帶來的不過是教師自發的發展變化,而不是自覺的“自我更新”。教師的“自我更新”更多的是由其教育生活中的關鍵時期、關鍵事件和關鍵人物等潛在的力量所推動的,是由教師處理這些“關鍵”所獲得的專業結構及其反思所引導的,是由其專業發展的自我調控中所形成的自我意識來調節的。二、教師個體發展的時間策略。質性時間有其固有的特點,這些特點對教師個人發展策略的調整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就時間策略而言,它至少可以從以下方面表現出來:

強化質性時間意識。教師的發展需要一定數量的時間投入,無論是教育理論的學習,教育實踐經驗的交流,還是對自身發展的反思都需要時間。因此,沒有必要的時間作保證的話,教師將很難得到發展。但是,僅僅有量化的時間意識和投入是不行的。這可以從傳統教師教育中的那些集中培訓中獲得證實。在這些培訓里,教師雖然花了不少時間,但是他們的收獲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大。在教師頭腦中根深蒂固的時間是這種量性時間?!皶r間投入”幾乎成了教師保證其教育質量的唯一策略,而這一策略所帶來的是過重的課業負擔和沉重的身心負擔。在這種單一策略面前,教師的頭腦已經變得簡單,其教育方式幾乎已經固著化,怎么談得上發展呢?與注重這種量性時間相反,強化質性時間意識則不同。這種時間意識有其特定含義。首先,它強調“效率”意識,即要求以比較少的時間投入獲得比較大的成效,這必然需要靈活多樣的教育策略與之配合;其二,它強調“首效意識”,即要求在第一時間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這自然要求教師全身心的投入;其三,它強調“效果意識”,即把時間用在需要解決的問題上,而不是盲目的投入,這自然要求教師加強針對性。明了自己的發展軌跡。對教師的發展有意義的東西并不是教育活動中的那些常規的東西,而是在教育生活中出現的關鍵事件、關鍵人物和關鍵時期。關鍵時期既有因為教育整體環境發生變化(如新課程改革)使教師被迫改變自己的教育生活方式的“外在”關鍵時期,也有教師自身發展的自然演進而出現的“內在”關鍵時期(如教育實習、任職初期和晉級期),還有“個人”關鍵期(如家庭變故等所導致的身心驟變)?!瓣P鍵事件”是指“個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教師要圍繞該事件作出某種關鍵性的決策。它促使教師對可能導致教師特定發展方向的某種特定行為作出選擇”。雖然教師的生活無法避免突變,但是更多的是漸變。那些突發性的教育事件固然是關鍵事件,而那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事件也完全有可能對其發展有十分深遠的影響。因此,判斷一個教育事件是否是關鍵事件與教師自身的洞察力有直接關系。這一判斷

過程其實是“由其所引發的自我澄清過程、個人思維的清晰化過程,也就是包括教師個人教育觀念在內的教師專業化結構的解構與建構”。“關鍵人物”是對教師發展有著深刻影響的人,包括他在當學生時所崇拜的教師、實習時的指導教師、有影響力的同事、校長,甚至對其產生了觀念轉變的學生。事實上,教師在進入教育職業初期時,他總是以自己所認同的對象和教育行為作參照的。把這些發展中的“關鍵”記錄下來,不僅為以后回顧和反思自己的發展歷程提供資料,而且記錄的本身也是對發展的經驗進行歸納、概括、反思、評價與理解的過程,這樣,教師也就能清晰地看到自我成長的軌跡。

保證自我反思的經常性和周期性。教師的發展過程也就是對教育的理解過程。而一切理解最終都是自我理解。自我理解的根本方式就是反思。反思不僅是對自身發展的回顧,也是對自身發展中的各種事件的評價,是對這些事件的理解和再理解,還是對自身發展愿景的構想。從這個意義上看,自我反思的意義就在于“自我更新”。這是一個不斷獲得意義的過程,是對自己的“成見”加以過濾以保留合理的“成見”、剔除不合理的“成見”并獲得新的“成見”的過程。因此,不能不按“時間間距”的規則進行。一個教育文本(教師自我發展中的各種事件乃至教師自身都是“教育文本”,只不過這些文本不是以語言方式來表現,而是以一種非語言方式的文本來表現,是“超文本”)隨著時間的延長,被教師解讀的次數越多,其意義就越豐富,越清晰。因此,教師要對一個確定的教育文本進行反復多次的反思,在經過一定時間之后,再加以系統的反思。

自主把握發展的節奏。質性時間雖然是綿延的,但決不是勻速的,而是以強弱不同的節奏在運動著的。時間是單向的,它總是不斷地向前推進,因此無法回返。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起點一旦確定便沒有終結之時,這兩者決定了質性時間是在特定周期里按照其內在節奏運動。把握這一點對教師的發展十分重要。因為知道了發展的周期性之后,教師就可以自行設定發展的起點,就可以把全部的努力傾注于當前,從而極大地煥發自己的熱情,并讓自己在這個周期里充滿自信地生活。知道自己的發展終點也同樣重要。如果不相信自己的發展有終結之時,那些活力四射、歡樂活潑和長久永恒的情懷就會在麻木的機械操作中銷聲匿跡,那些無數醉人的思想就會在令人厭惡中了無痕跡?!罢怯捎诓辉溉ダ斫庖磺卸加斜M頭,有多少本應賜予我的持久的快樂沖動在麻木的呵欠中無影無蹤”。發展周期的自主設定為教師的成長賦予了節奏。而節奏本身不僅是有結構的,而且也是有生命的?!胺巧氖挛镏灰辛斯澴啵褪恰惿w’,就能煥發生命感應,生命意味著在時間中的成長變化,時間帶來了生命的質變和量變的不同階段”。在這個意義上,教師的專業發展與自身的生命發展便獲得了統一。

三、結語

教師發展的問題在學界一直存在專業發展與自我發展之間的矛盾。前者突出教師作為專業人員所具有的職業特征,而后者則突出教師的生命意義。從以上討論中可以看出,在質性時間里,這兩者可以獲得統一。質性時間是表示個人生命質量的基本成分。教師在其發展中所耗費的質性時間越多,其發展也就越好,其生命質量也就越高。強化質性時間意識,淡化量性時間的投入,不僅對教師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而且也對教師工作現狀、提高教育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摘要:教師個體發展固然需要一定數量的時間消耗,但是更重要的是質性時間的投入。質性時間是個體生命質量的綜合表征,它具有歷史性、個體性和階段性。關鍵事件、關鍵人物和關鍵時期構成了質性時間的基本內容,并因此決定了每個發展時刻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意義。增強質性時間意識、不斷進行反思、自主把握發展節奏應該成為教師個體發展的重要策略。

關鍵詞:教師發展;質性時間;時間策略

目前,教師個體專業化發展問題已越來越受關注,而在有關教師個體專業化的研究中,“缺少沿著時間維度、對教師專業發展諸方面作綜合分析的研究”。本文即對這一問題作初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