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質教育論文

時間:2022-02-21 11:56:00

導語:信息素質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素質教育論文

一、和諧社會需要信息素質培育的良好環境

有人提出信息素養包括三個層次,即技術層面的信息技能、知識層面的文化素養與意識層面的信息意識。我們認為有信息素養的人,就應該具有較高的信息道德、敏感的信息意識、熟練的信息技能、不斷創新的精神。起初,信息素養與圖書檢索技能有關,但是他的內涵擴展后,我們認為信息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長時期的一個綜合的環境,應該是圖書館全部工作的體現。因此要加強圖書館的信息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創造一個能吸取新知識新信息的現代化環境,利用多種渠道爭取社會各方力量的投資,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奠定物質基礎。

開創一個和諧的信息素養環境,他不僅僅是通過教給讀者一個信息獲取的檢索技術,更重要的是能夠探索、創造性的為社會做出貢獻。通過信息的獲取大力營造鼓勵人們干事業、支持人們干成事業的社會氛圍,使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愿望得以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成果得到肯定,使社會的活力得以并發。

二、為和諧社會提供思想和精神資源

和諧社會需要先進的文化,發展先進文化有賴于吸收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圖書館接受各階層人員,有文化信仰和受教育學習的權利。我們必須接受并尊重讀者個體間在個人的、文化的倫理上的差異,特別表現在學習風格上的差異。讀者到圖書館來本身就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他們需要補充知識、需要信息,我們必須要開創一個適應各類人群的一個知識場所,方便、誠信地為讀者、為弱勢群體服務。一切不和諧的制度都要進行改進。同時要開發網絡教育資源,通過豐富的教育資源,保證讀者的需要文化的權利,如果讀者不來圖書館,我們根本談不上培養和教育,失去了接受教育的對象,我們也失去了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三、和諧社會需要一個誠信友愛的圖書館

誠信是中國最基本的道德規范之一,現代信用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廈的重要支柱。當前社會信用制度缺失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誠信在我們當前的社會中存在不少的問題。人與人之間的誠信、企業之間的誠信、政府機構的誠信都有缺口,需要亟待解決。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誠信也存在問題。閉館之前就不能提前讓讀者離開,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是統一的。誠信就要從圖書館人自身作起,同時讀者的誠信也是一個大的問題,需要我們去教育。但是有個別的讀者誠信不足。問題的顯現突出了圖書館的教育職能和傳統規章制度的改革,新的規章制度應該是拉近我們和讀者的距離,體現相互信任和關愛的制度。

四、和諧的圖書館與信息素質教育的策略

美國圖書館協會信息素養總統委員會在1989年的年終報告中指出:“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并不需要一個新的信息學習課程,而是需要調整學習過程,這個調整過程要求教材、輔助教材及講義必須在所得到的信息資源的基礎上向學生提供學習的方法,以便學生學會終身學習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必須把動態的信息查找過程整合到以學生為中心的培養中,圖書館的任務關鍵是要在強化信息素養上下工夫,目的是:保證人們為迎接和諧社會的生活做好知識上、心理上、技能上的準備,鼓勵和促進人們利用信息資源進行學習,也就是說,通過信息素養教育使學生逐步具備信息素養人所應掌握的能力,使其成為終身學習者,不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通過討論我們認為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的策略應該包括:(1)在檢索課教學中強化信息意識和培養信息獲取的技術。(2)通過圖書館向學生傳播各類知識和信息。(3)為學生和社會公民提供繼續教育的培訓環境。(4)配合學校開展能夠激發學習和創新的各項活動,提供提高信息能力實踐的空間。(5)盡圖書館的所有能力,挖掘所有的資源,提供在和諧社會中需要的精神食糧。(6)接受所有讀者的信息咨詢,并得到滿意的答復。(7)像磁石一樣吸引讀者。

五、實施措施與目標

信息素養教育是動態和發展的,各個時期需求的信息和獲取方法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的,教育的內容也是變化的。因此每個時期要不斷的修改實施的內容。

(1)鞏固文獻檢索課的教學地位。文獻檢索課對學生的信息素質教育有直接性,對學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熏陶過程。

(2)為教學開創和諧的環境。良好的環境可以為信息素養的培養提供一個基礎條件。

(3)在教師和學生中強化信息教育。學生來自社會,接受檢索課的教育程度有較大的差別。為了彌補這個不足,在課程中增加了深層次的網絡資源分析與利用課程,結合他們的課題進行教學和實踐。

(4)在網上建立信息素養教育培訓教室,讓全社會接受教育。和諧社會需要人人平等,公平競爭,需要一個良好的接受再教育的權利。根據網絡資源不斷發展和更新這個特點,建設網上培訓教室,對社會開放。

(5)在圖書館的多媒體區的服務器上建立名人講座欄目、科學普及欄目,影視欄目、安裝公共學習軟件等,讓學生接受課外的新知識和課堂所學習不到的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讓他們在信息環境中不斷的豐富自己,體現信息與個人發展的協調關系和對社會的貢獻。進行信息倫理教育。在網絡空間中存在著大量的信息污染。由于網絡空間中信息傳播在時間上的瞬間化和空間上的無邊界性,再加上不同國家和民族在文化傳統、價值觀念和社會制信息與注意力之間的關系,減少對信息的濫用和誤用,降低不良信息的影響程度,提高信息道德素養教育。

(6)配合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科學、文化和藝術活動。營造以和諧社會為基調的輿論導向和社會氛圍。請專家學者講學、開展學生科技周、讀書會、創業大賽、發明大獎賽等內容,從而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尊重人格、關愛弱者、伸張正義等理念,宣傳和諧的價值,使尊重、理解、文明成為社會氛圍的基調。使知識和信息作用于人的精神和心理層面,為和諧社會發揮圖書館的文化教育作用。

和諧社會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圖書館的信息素質教育也應該充滿活力。從課堂到實踐、從書本到網絡資源、從靜態的信息到動態,使讀者與我們的工作協調一致。逐步建立起一種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相容關系。圖書館還有許多新的開創性的工作等待我們去開發去研究。

【摘要】信息素質的培養是教育機構的社會職責,創造一個良好的培養環境,本文從強化檢索課教學、環境建設、讀者的繼續教育和提高進行了探討和實踐。

【關鍵詞】信息素質和諧社會繼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