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培養策略論文

時間:2022-09-15 05:01:00

導語: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培養策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培養策略論文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指出:知識的獲取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獲取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是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主導作用的效果應該以學生主體功能的發揮充分與否來衡量,離開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談老師的主導作用是毫無意義的,然而,學生的合作學習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那么該如何來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呢?我們從“數學”這一門學科的課堂教學來探討這個問題。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合作學習的興趣

數學本是一門較為枯燥的學科,要想激發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必須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因,而有趣的形象能喚起學生愉悅的情感,引發學生的直接興趣,讓學生從無意注意發展到有意注意。所以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不僅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如:在教學《分類》一課中,教師課件出示一個書包在哭泣,學生立刻被書包的哭泣聲吸引住了,正當同學們感到困惑的時候,書包發出了聲音:“我的主人把我的肚子塞得滿滿的,使我的肚子痛得受不了。親愛的朋友們,誰來幫幫我?”這時,課件又顯示走過來一個小同學,他打開書包一看,原來,書包里的東西放得雜亂無章,課件里的小朋友也發出了聲音:“誰來整理這個書包?”此時,學生感受了有趣的畫面,學習興致高昂,教師把握氣氛,拋出了如上的問題讓學生合作討論,而后收集了多種整理方案,并且因勢利導,引出了課題《分類》。

通過創設這種有趣的問題情境,喚起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了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想出最好的整理方案的合作創新興趣。從而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二、提供時間空間,創造合作學習的機會

與“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須親口嘗一嘗”的道理一樣。要學生學會學習,就要讓他們親自去探索。為此,教師要為學生探索知識創造條件,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探索的空間,為學生提供探索的機會。

2.1留給時間,莫讓機會“擦肩而過”

課堂教學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教學內容,決不能浪費時間,有的教師提出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卻遲遲不叫學生回答,教學節奏十分緩慢;也有的教師為了趕進度,片面強調教學的快節奏,他們教學時提出的問題,甚至問題還沒有交代清楚就立即叫學生回答。學生一時答不出來或答錯了,教師急忙把答案和盤托出,變成了教師自答的“一言堂”,因而剝奪了學生“自主探索”的自主權,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注意留給學生思考,探索的時間發揮自主合作學習的主動權。

如:在教學《十幾減9》時,學生通過小棒探索新知后,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在算12-9時,我是把它倒著減,先算9-2=7再算10-7=3,所以12-9=3,這樣算行嗎?”這樣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令教室頓時鴉雀無聲,沒有一個學生能立刻回答上的,而教師并沒有及時下結論,而是給出了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討論、思考,想想這樣算有沒有意義?表示什么意思?結果,就有同學發現是“表示把要拿掉的9根小棒,先減去2根零散的小棒,知道缺7根,然后再把整捆拆開,從這10根里面拿掉還必須移開的7根,就等于還剩3根”的道理。

只有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他們有機會合作,探索,他們才有可能發現這樣的意義。這難道不比我們教師進行“輸灌”好得多嗎?

2.2留給空間,莫讓見解“引而不發”

教師在備課時,就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處理教材,盡量大可能留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索的空間。教學時,凡是學生能想、能說、能做的,就放手讓學生去探究,教師決不暗示和代替,讓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課堂,讓教室成為學生探索的空間。

如:有位教師在教學“圓柱的側面積”時,改變了由教師統一指揮,學生一律把側面積展開成長方形,“千人一法”推出計算公式的方法,而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課前要學生任意備一個帶商標的圓柱形物體,在探討時取下商標展開,高年級學生已有了運用“轉換法”解決新問題的經驗,紛紛找出展開的側面圖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正方形)與圓柱側面各部分之間的相等的關系,自行推導出圓柱側面積的計算公式,興奮地在組內交流,全班共討,使計算公式更具有普遍的適用性,學生對側面展開圖是正方形的這種特殊情況很感興趣,一下抓住了它的特點:圓柱的高=底的周長。

過去的難點,現在迎刃而解了。學生在合作探索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敢于自主探索,勇于創新,使學生的合作學習主動權得以充分的發揮。公務員之家

三、適時調控點撥,提高合作學習的水平

課堂中,學生的探究活動往往會發生偏離或出現障礙,特別是合作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在巡視中注意觀察,發現帶有共性的問題,及時地進行指導。

如:在讓學生以同桌為單位對三角形進行分類時,我發現學生分得五花八門,標準不一,有的把有兩個尖尖銳角的分為一類,有的把3個都是尖尖銳角的分為一類,有的把兩條邊相等的分為一類,又有的把3條邊都不相等的分為一類……我當即指出了出現的問題,要求學生從角入手,討論比較所有三角形的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然后學生就會水到渠成地學會根據銳、直角、鈍角的數目進行分類。

由于教師調控及時,避免了學生多走彎路,減少了干擾,使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了一個新水平。

四、聯系生活實際,體驗合作學習的成功

數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既可以讓學生會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又可以提高運用數學知識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發揮學生創新潛能的重要途徑。

21世紀呼喚創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發揮其創造能力,是素質教育改革的新潮流、新思想,只要我們平時注意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探索等途徑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定能造就出新世紀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