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良好班集體形成應對策略

時間:2022-03-01 08:33:00

導語:探究良好班集體形成應對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良好班集體形成應對策略

摘要:班主任工作任務重、責任大,而形成一個良好班集體是關鍵,筆者擔任了多年的初中班主任,得出一個理念: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班級管理要從制度管理走向人文管理,最后是學生自我管理,這樣的管理模式是科學的,也是可行的、高效的。

關鍵詞:班級管理;規范;班風;合力;活動

每一個學生都生活在一個班集體當中,一個班級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和處理事情的能力,積極上進的班集體,培養出的人也會積極向上;自由散漫的班集體,培養出的人會缺乏責任心。所以,我們班主任要不辭辛苦地營造一個和諧向上的特殊“家庭”--班集體。

下面是筆者當了多年初中班主任后總結出來的幾點做法,供與各位同仁交流。

一、抓規范,是管理新班級的根基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校有校規,班有班規,班規是班集體制度的保障,如何制定出班規呢?這是全班師生共同的事情,不能由班主任一人說了算,要由班級全體成員一起討論,共同制定。大部分班規內容宜在開學初制定,要讓學生知道應該做什么和不應該做什么。這樣學生經常處于做事“心中有數”的狀態。結合學校政教處開展學好《中學生守則》、就餐制度、就寢制度,三項競賽檢查制度等等,以三項競賽為主線展開。同時結合本班情況作些補充,制定出班級的班規班約,然后針對平時出現的情況逐步完善。

班規制定出以后要常抓不懈,不能有始無終或是虎頭蛇尾,不要雷聲大雨點小,更不能因人而異,失去公正。陶行知說過:有的時候學生自己共同所立的更加易行,這種班規的力量也更加深入人心。有些班主任經常用寫檢討書作為懲罰手段,其實多用,效果也不大,為何不讓學生提出懲罰措施呢,可以是義務勞動,可以是為班級做好事,也可以是唱首歌,只要讓他意識到自己觸犯了班規就行了,這樣效果更好。

還有一點要注意,合理利用政教處的職能,在學生中應當樹立政教處的威嚴感。違反校紀校規較嚴重者,如打架,屢教不改者可以送政教處處理;與其他班級同學發生矛盾,雙方班主任處理不好時,請政教處調解。

二、抓班風,是形成良好班集體的基礎

①立目標:包括班集體和個人目標。班集體目標應簡單明了:如爭取校星級班級,它已經包括了學習、生活,行為等各方面的要求。個人目標分為長期目標,短期目標和近期目標。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各階段都要有側重點,七年級注重養成教育,八年級注重交往與溝通,九年級注重學習。

②樹輿論:馬卡連柯說“集體輿論的監督,能夠鍛煉學生的性格,培養學生的意志,能就學生個人的行為培養起有利于整體的習慣,能培養學生因為學校,因為自己是這個光榮集體的成員而自豪的精神。”

在班級理念上,筆者積極主張一個理念: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極的人像月亮,筆者經常說的一句話:做一個自信而又有眼光的人,做一個會交往的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具有獨特的優點和魅力,同時要學會發現,贊美和學習別人的成功,與同學要公開公平的競爭。形成一種比、學、趕、幫共同發展的良性互動、和諧氛圍。

“一枝獨秀不是春,萬花齊放春滿園”,要讓全班同學個個都感覺到班級集體的溫暖,個個成長。如在座位安排上,可以考慮男女同座,性格互補型座,學習成績優劣搭配。這樣班級的凝聚力加強了,逃學現象也不會出現了。如我班一位學生在小學經常逃學,初中后再也不逃學,父母親反映他特喜歡來學校,因為這里有他的朋友,在學校生活很充實。還要注意班中女同學絕不能搞幫派,更不能有“消極幫”出現,否則給班級管理帶來麻煩。

③講民主:到學生相互了解以后,我班很多活動都是自由組合的,如寢室的室友、吃飯的桌友、階段性布置教室、每兩周一次的黑板報、每天的打掃衛生,開學初自由組合好,推選一個負責人,組內分工,互幫互助、責任共擔、榮辱與共。因為習性相近的人在一起更有戰斗力。

三、抓合力,是形成良好班集體的保證

①抓好班干部隊伍

班主任、班干部及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如同傘柄、支架和布,一個再好的傘柄如果沒有支架的支撐是無論如何也撐不起一片天空的。作為班主任要善于發現管理人才,善于培養他們,讓他們成為你的眼睛和“補腦汁”,也只有這樣,你才能“袖手旁觀”、“放心出差”。但要注意,若你經常在公共場合表揚班干部,會引起學生的不滿,其他學生會覺得你偏心。給班干部戴高帽子,也最好在私底下,讓他成為地下工作者,覺得班級、教師離不開他們,但有的時候,他們會被誤解遇到挫折,此時班主任要教給他們一些工作方法和技巧。

另外,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官”當。如我班有5個值日干部,9個課代表,18個班委,7個桌長,4個寢室長,8個小組長,人員盡量不重復,幾乎都有職務,職責分明,相互管理,形成以值日干部為中心的管理體系,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氛圍。

②多聯系任課教師:學生的表現是多面性的,在班主任面前許多現象可能不會發生,但在課任教師前會放松自己,無形之中觸犯班規。

③爭取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多聯系家長,用心開好每一次家長會。此時是用成長記錄冊的最好時機,自己的話、同學的話、爸爸媽媽的話、老師的話,都可以放在此時完成。我自己給自己規定至少給每個學生寫一條優點,從中學生的情感意識都會在這里表現出來。

與家長處理關系中,最忌諱的是向家長告狀。即使告狀,也要學會“買一送三”,先提三個優點,再提一個不足,讓家長樂于與你交談,讓小孩子高興說自己的父母親,而且讓小孩看到自己的父母親與班主任交談總是有說有笑,關系很好,讓學生很樂意叫家長來與老師溝通。

四、抓活動,是形成良好班集體的催化劑

①配合學校搞活動,如軍訓、勞動某地、運動會及各類比賽,要讓學生獻計獻策,培養他們的主人翁精神及集體榮譽感。

②獎勵性活動:成績考好了,開聯歡會,看電影,獎勵小物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③班團活動:主持人輪換,主題可以是政教處布置的,也可以是有針對性的班級問題。如多開展尊重別人、感恩、穿著等方面的班團課內容。

④政教訓話后,可以讓班干部對前一周作一個詳細總結,班主任作補充。再共同擬定出下周工作目標。

⑤抓環境建設。讓每一面墻都會說話,放手讓學生去布置,可以是學生書畫作品,也可以是質疑臺、回音壁、探究角、英語角、新聞、天氣預報、好人好事、表揚與批評,還可以是知識窗---小常識、名人名言、智力拼搏、腦筋急轉彎等等。

在活動中要多設“推銷自我”的平臺。現在是“四祖父母--兩個父母--一子女”的倒金字塔形家庭居多,現在的子女被父輩們和一些社會學者稱為“抱大的一代”、“小皇帝”、“小太陽”等。在開學前兩天,我們可以給每個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利用自我介紹,黑板上簽名,促進認識。因為他們自私,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如在黑板上簽名活動時。這時以自我為中心、不顧他人的思想就表現出來,他總是找個最有利于的地方簽名,并且簽的很大,造成后面的一些同學沒地方簽。此時就可以讓學生發表一下見解,學生就會七嘴八舌,獻計獻策,老師要合理采納。同時也要指出個別同學簽名太大,因勢利導:①要有一個全局思想,替別人想一想;②要有計劃,有安排。教師要灌輸一些思想,來校目的,要學會學習,更要學會共處。要消除“槍打出頭鳥”傳統思想。要鼓勵學生“該出手時就出手”、“孔雀善開屏”。

總之,班集體的工作是繁瑣而細微的,班主任面對的又是思想活躍又不成熟的學生,需要我們用智慧和耐心去轉化他們,成為他們學習上的解惑者,思想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幫手,成為受歡迎的班主任。

參考文獻:

[1]班華,劉明遠.中小學班主任培訓教材[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鄭克儉,王作廷.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創新[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