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口語交際教學與學生思維品質的培訓
時間:2022-03-08 04:30:00
導語:探索口語交際教學與學生思維品質的培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口語交際教學中進行思維能力訓練,優化學生思維品質是行之有效的策略之一。文章從發展學生創造思維的角度,運用多種教學訓練技法及結合學生生活實踐優化學生思維品質,增強其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敏捷性、深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以實現提升高職漢語口語交際教學時效性之目的。
關鍵詞:口語交際教學創造思維教學策略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是思維個體在思維活動中所表現出的智力特征。思維品質體現在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等方面。口語交際的載體是語言,口語交際訓練即是在特定情境下進行的語言訓練。思維品質談的是思維的質量。一方面,口語交際訓練絕不能脫離思維而存在,不能脫離思維單獨進行,它和思維訓練,思維品質的培養密切相關。另一方面,思維訓練、思維品質的培養也不能單獨進行,必須和口語交際訓練緊密結合,必須納入口語交際訓練的過程中。
筆者在高職口語交際教學中進行了這方面的探索與實踐,本文僅從發展創造思維優化學生思維品質的角度進行闡述。
一、創造思維的內涵
什么是創造?教育家劉佛年認為:“我想只要有一點新意思,新思想,新觀念,新設計,新意圖,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稱得上創造,我們要把創造的范圍看得廣一點,不要看得太神秘。”換言之,就是要培養學生學會思考,善于思考,能發表有新意的見解,富有創意。
二、運用多種教學訓練技法發展創造思維,優化學生思維品質
具體做法就是按照創造思維的主要特征,即流暢性、求異性、創造性、獨特性、靈活性,以命題的形式,運用多種教學訓練技法,啟迪、拓展學生的創造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一)運用“故事續尾”和“故事接龍”法,訓練思維的流暢性,優化學生思維品質
流暢性包括詞語流暢性、觀念流暢性、想象流暢性、聯想流暢性和表現流暢性。在教學中,運用“故事續尾”和“故事接龍”訓練法,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流暢性品質。
“故事續尾”即續編故事。教師說出故事的開頭,要求學生順著開頭的思路,給故事加結尾。例如“教室里只有我一個人,小玲破門而人,伏桌痛哭……”;又如“深秋夜晚,老人面色蒼白,望著萬家燈火,老人流下了眼淚……”;“小王正在江心小島上垂釣。四周安靜極了,這時,一艘游艇從遠處駛來……”然后讓學生接文。
“故事接龍”就是學生們一個接一個互相銜接地講故事,前一個學生所講的內容是后一個學生所講內容的基礎,后一個學生的所講內容是對前一個學生所講內容的引申和發展。
通過訓練,學生的思維活動和言語活動十分流暢,能較快地形成各種新穎的觀念,并流暢地把它們表達出來。
(二)運用“發散式命題”法,訓練思維的求異性,優化學生思維品質
心理學家吉費爾德認為:“在學校教學方面要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必須從求同轉向于求異的方式。”所謂求異,就是在多種思路的比較之中,選擇富有創造性的異乎尋常的新思路。在教學中,運用“發散式命題”訓練法,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效果甚佳。
發散式命題,即命題所涉及的內容,常常不是僅有唯一正確答案的問題。例如,“近墨者黑嗎?“有的同學認為近墨者不黑,潛入敵人內部的地下工作者,管教勞改犯的警察等等,可謂是出污泥而不染潔身自好;青少年如果交友不慎,與品行不好的人來往,并服從他的支配,就會近墨則黑了。通過訓練,培養學生對同一問題探求其不同解決方案的習慣,從而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
(三)運用“幻想式命題”、“連詞成故事”法,訓練思維的創造性,優化學生思維品質
創造性思維始終伴隨著創造性想象。想象是創造的源泉之一,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在教學中運用“幻想式命題”、“連詞成故事”訓練法,可以刺激聯想,發展想象。例如“到海底游覽”、“太空旅行記”、“假如我有一雙翅膀”、“假如我是市長”、“假如世界沒有了綠”、“關于未來的假想”、“二十年后的我”等等,此類命題對培養學生想象力,尤其是創造想象力很有益處。
“連詞成故事”也稱連詞成文,或詞語串說。將一連串看上去互不相干的詞語展示給學生,讓他們使用這些詞語說出一段有意義的話來,這就是詞語串說。詞語串說具有豐富的創造性教育價值。
(四)運用“打破定勢命題”法,訓練思維的獨特性,優化學生思維品質
獨特性是創造能力的本質特征,是對事物超乎尋常的獨特見解、產生與眾不同的新思想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打破思維定勢去思考。學生思維活躍,有的說,如今人才濟濟,還有人才市場。不可能再“三顧茅廬”了,是“千里馬”尋找“伯樂”,而不是“伯樂”尋找“千里馬”,所以要積極應聘,自我推銷;還有學生認為,如今是信息時代,競爭社會,所以要大力宣傳,廣告策劃。同樣,學校和企業也要樹形象、創名牌。此類命題很多,如“知足真的能常樂嗎?”思維定勢是“知足常樂”,“三個和尚有水吃”的思維定勢是“三個和尚沒水吃”,這樣的訓練可使學生擺脫慣性,克服思維惰性,突破常規思維的束縛,使思維具有獨創性。
三、結合學生生活實踐發展創造思維,優化學生思維品質
學生的生活實踐有家庭生活實踐、學校生活實踐和社會生活實踐。在生活實踐中,教師鼓勵學生捕捉感興趣的話題,關注熱門話題,提煉潛在的話題,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
(一)結合學生自擬標題實踐發展創造思維,優化學生思維品質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興趣,觀察生活,發現問題,啟動思維,學生才能自己擬出題目。學生自擬的題目很適合自己,如:我的煩惱何其多、我自己的一本經、星期天咱咋過、什么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我的愛好、今年我十八歲、走過雨季、說句心里話、談美、只要肯登攀、什么樣的青春最美、同桌的你、談瀟灑、網絡—雙刃劍、老師我想對你說等等,他們有生活實踐,有經驗體會,所以訓練熱情高,思路暢快,在“說”中發展了思維。
(二)結合學生講評實踐發展創造思維,優化學生思維品質
一名或幾名學生講,全班同學聽,要求聽的同學展開評價性討論,對演講作出評析。評析、討論和爭辯本身就是很好的口語交際訓練,在訓練中創造性思維得以發展。
(三)結合學生活動實踐發展創造思維,優化學生思維品質
鼓勵學生多參加校園文化活動,如格言贈送、化裝朗誦、故事會、知識競賽、調查采訪、演講比賽、辯論比賽、主持人比賽、短劇表演比賽等。
- 上一篇:剖析高層住宅的優勢及其發展方向
- 下一篇:小議合議制度缺陷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