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當今教學手段在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

時間:2022-03-22 05:43:00

導語:小議當今教學手段在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當今教學手段在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現代教學手段運用到唐詩宋詞欣賞中來,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讓課本中的詩詞名篇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能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詩詞鑒賞能力;能形象地表現“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教學內容。

關鍵詞教學手段古詩詞教學情境形象

唐宋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學中的瑰寶,它以完美的藝術特色、豐富的思想內涵、廣闊的社會生活,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這些優秀的古典詩詞,像一位長者,訴說人間的滄桑,熏陶著,豐富著學生的情感,增加了他們的文本閱歷。而且,這些深藏在學生心中的詩,隨著學生生活經驗的增加,會慢慢成為他們精神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對于他們的完善人格的形成和個人的修養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閱讀優秀古詩詞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提升審美的境界。通過閱讀和鑒賞,陶冶性情,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但由于古詩所反映的內容、思想、情感與當代學生生活之間存在客觀距離,古詩的語言與當代語言表達系統之間的客觀差異,造成學生理解的困難,加上現代快餐文化對學生的閱讀心理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學生對古典詩詞的學習興趣不高,鑒賞能力也比較低。傳統的詩詞教學只是讓學生背誦、記憶和理解意思。其實,科技信息高速發達的今天,我們完全可以將錄音、幻燈、投影、電腦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運用到唐詩宋詞欣賞中來,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讓課本中的詩詞名篇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從而提高詩詞鑒賞能力;形象表現教師“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教學內容,其收效之大是許多口頭表達所不能企及的,這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那么,現代教學手段在古詩詞教學方面的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呢?下面就我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談些粗淺的看法。

一、可創設情境,增加直觀性、形象性,激發學生的詩情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頭語言和文字符號傳授知識的傳統模式,以其鮮明的直觀形象,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以其多變的手段促進學生積極的思維,從而使教學更加簡潔容易,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媒體技術還能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教學情景,把抽象的教學內容直觀、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使學生身臨其境,受到感染和啟發,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如柳永的《雨霖鈴》以冷落凄清的秋景為襯托,渲染了惜別的場景,進而推測別后刻骨銘心的思念。全詞層層鋪敘,情景交融。在讀者眼前展現了多幅畫面“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更是給讀者豐富的想象空間。但學生很難展開想象進入詩中的畫面,體會詞人幽深的離情,我將《雨霖鈴》flash動畫加配樂朗誦播放給學生去聽,去看。哀婉的音樂和凄清的畫面相結合,創設出優美的意境,讓學生仿佛置身于那個冷落凄清的秋季,更深地理解和感悟詞人的離情別緒,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學生把自己感受到的情感用詩般的語言表達出來,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二、有利于形象地展示意象、意境,提高學生的鑒賞力

古典詩詞中有些篇目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距離較遠,學生對詩中的意象、意境往往難以準確把握。而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可以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視覺、聽覺形象,能使學生簡便快捷地感知形象,感覺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臨其境,進入由形象、色彩、聲音等構成的教學氛圍,使教學過程情境化,形象化,誘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為學生更好地把握詩詞的意境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如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詞人為抒發情懷,大量運用典故。“用典”是這首詞的特色,理解“用典”的含義也是本首詞的重點和難點。全詞運用五個典故,要讓學生了解這些典故內容,就需要大量的教學時間進行講解。我便利用多媒體處理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的優勢,在學生理解有困難的地方,運用幻燈片將詞的寫作背景、每個典故的出處以及幾組人物的對比關系等內容運用圖片、聲音清晰地展示出來,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較多的知識。并根據學生實際,輔以及時、恰當的板書,幫助學生把握詞人的思想情感,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將多媒體技術合理地運于課堂,節省了教學時間,而且色彩鮮艷,聲響悅耳,動態顯示,加快學生的感知過程,增加單位時間的信息量,既突破了教學難點,又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能加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提高學生對古典詩詞的鑒賞能力僅憑課本中入選的有限的篇目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擴大練習量,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可節省大量的板書時間,讓學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啟發、點撥、解決疑難問題以及聽說讀寫訓練上。在每篇詩詞賞析之后,教師還可以涉及一些相同的題材的詩詞,或同一詩人的不同作品來比較鑒賞。如學習《送元二使安西》就可以給學生補充《無題》、《送友人》等詩并配以講解讓學生欣賞。但在有限的時間內,僅僅發揮黑板的作用是有限的,這就需要我們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利用屏幕展示練習,展示思考,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訓練量大且更有效地提高學生鑒賞詩詞的能力。而且多媒體較之口述,其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用口述老師必須把問題牢牢記住,如果提問前需要相關的材料或者提示,就比較麻煩了。有了屏幕,你可以把必須要說的材料和問題打出來,一清二白,學生和老師則能達到更好的交流與探討。而且制作課件的過程也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老師的幫助下自己動手制作課件,激發他們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并且他們從自己學習的角度提出問題,能更有效的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

教學實踐證明,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可以表現傳統教學所不能表現的內容,取得傳統手段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對提高學生能力,提高課堂效率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時也要注意以下問題:

(1)目標明確,講求實效。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切忌追求形式和盲目使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課堂的實際需要是否使用和怎么運用。如本節課重在指導誦讀,可選用聲媒,讓學生聽優秀播音員的朗讀錄音,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和糾正朗讀中的錯誤。感知詩作的意象時則可放映有關影像,讓學生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提高認識。總之,使用現代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目標要非常明確,要講究實效,科學使用。

(2)要精心設計教學。課堂中要運用什么教學手段,怎么運用,教師都要精心設計。如播放聲音或影像圖片,不能只是單純播放,播放前,播放后教師要做哪些工作,什么時候播放,放在什么環節播放,教師都要精心設計安排,使其和自己的教學有機結合,保證教學效果。

總之,在古詩詞教學中,恰當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產生更強烈的吸引力,更濃的誘導力,能激發學生的詩情,能提高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讓學生輕松、愉快、主動、有效地學習,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