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校企合作培養適用型本科人才
時間:2022-03-24 03:02:00
導語:小議校企合作培養適用型本科人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軟件服務外包市場的擴大,企業迫切需要適用型本科人才。本文以天津科技大學國際學院軟件人才培養為例,介紹了合作辦學的過程和做法,探索一種新的校企合作教學模式。
關鍵詞:校企合作軟件外包適用型人才
隨著我國近年來經濟的高速發展,其教育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隨之而來的便是嚴重的就業壓力。在這種大環境下,如何培養出能夠獲得企業、市場認可的畢業生,已成為目前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特別是作為重點面向軟件服務外包行業的專業,我們深刻地認識到,要滿足市場、企業對適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就必須解決好教育質量和特色的問題,使其內涵發展,質量提升,并著重于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
一、著眼新興行業,把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掛鉤
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是人才培養模式設計的根本基礎。目前我國軟件人才呈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的結構,橄欖中間就是本科畢業生,兩頭是高端開發人才和大批從事基礎工作的低端技術人員。早在二十世紀90年代后期,由于計算機相關專業處于熱門時期,就業也相當不錯,在各高校擴招計劃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成為首選,從而形成相關專業畢業生的結構在今天呈現了所謂“橄欖型”,在各高校各個相關專業設置的課程與教學模式基本雷同的情況下,這部分畢業生必然出現供大于求的狀況。
隨著軟件服務外包行業在我國的興起與發展,對這方面的人才特別是能夠熟練掌握使用1-2門外語的軟件開發人才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特別是日本少子化和“團塊世代”接近退休年齡,優秀軟件開發人才呈逐年減少的趨勢,這已經對日本的計算機和電子類產業的發展構成了威脅,從而使日本軟件開發企業將視線越發轉向海外,通過外包的形式進行國際合作開發。據有關部門統計,2010年,中國軟件外包市場規模達到70.28億美元,占全球軟件外包市場的8.4%,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0.2%。其中,僅只是對日軟件外包服務產業分析,今后3-5年內,年增長率將保持在400%左右。而目前對日軟件出口雖然占我國軟件出口總額的60%左右,但我國企業所承擔的項目在整個日本可承包項目中只占到1-2%。為了在對日軟件服務外包中占有一席之地,能夠熟練使用日語的軟件開發技術人員更是成為企業爭相追捧的人才。
正是認識到這一狀況,以IT人才需求趨勢為依據,由教育部批準,我校與日本京都計算機學院以及京都信息大學院大學聯合創辦了以日語為第一外語,兼修英語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處理)專業,并在2000年招收了第一批計劃內本科生,迄今為止已有六屆畢業生。而2001年教育部批準36所高等院校成立軟件學院,于次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可以說,我校是在全國的本科院校中率先開展了對對日軟件外包人才培養的。
二、實行走出去、請進來,積極聽取企業意見,促進教學改革
要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僅僅依靠學校的教育環境往往是難以實現的,必須要積極的聽取企業意見和聲音,這對專業的建設與發展大有益處。
我院定期組織由院領導帶隊、教學負責人及專業老師參加的企業走訪活動。先后走訪了日立華勝信息系統有限公司、神州數碼通用軟件(北京)有限公司、軟通動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南開創元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和用人單位。
并且,先后邀請了日立華勝信息系統有限公司、NEC信息系統(中國)有限公司、神州數碼通用軟件(北京)有限公司等企業人力資源部及技術部人員來校,通過講座、座談等多種形式與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
通過與用人單位的座談,我們了解到,現階段的我國軟件人才培養方式還不能很好地適應軟件外包產業的需求。這主要是由于軟件本身的特性所決定的,軟件作為對于現實世界的事物進行抽象處理后,再通過計算機軟硬件解決現實問題的一種具體表征,其開發過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現實事物的抽象化以及問題解決方案的確立。為此,具有上述兩方面能力的人才是軟件產業所急需的。然而現階段的軟件人才培養對上述能力的養成沒有給與足夠的重視。
因此通過以下兩點來促進本專業的教學改革:第一、通過對從各企業獲取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為我們修改教學計劃以及編制新教學計劃提供了第一手的參考依據;第二、逐步形成了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如現在我院實施的在專業教學中嵌入企業部分必要的培訓課程,就是通過幾年的辦學中獲取的用人單位意見以及在用人單位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形成了今天校企合作辦學的新模式。
三、校企合作辦學的實踐
1、簽訂人才培養協議
校企雙方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合作的,為了使合作規范化進行,特別是切實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和學生的就業,2008年6月我院與天津軟通動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暑期實習協議、聯合培訓協議;9月曹小紅校長代表我校與日本TIS株式會社以及神州數碼通用軟件公司簽署三方協議,在我院聯合成立IT人才教育培訓中心;12月我校承接的天津濱海新區與IBM“服務外包人才培訓計劃”在我院正式開班。在這些協議中都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及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2、校企雙方共同制定培養方案
在我校現有教學計劃的基礎上,根據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嵌入企業必要的實訓課程,以及在企業進行培訓實習,對學校部分專業課可進行學分抵免。
3、校企雙方共建實訓基地
由我院提供場地、計算機等教學設備,負責學生的日常管理;企業提供教材、有實戰經驗的教師的派遣,以及實訓基地的經費。充分滿足學生實踐的需要。
4、公開選拔學生
本著公開、平等、自愿的原則,學校和企業共同面向本專業全體學生召開說明會,自愿報名,通過筆試、面試來擇優錄取參加校企聯合實訓課程的學生。
5、保障學生就業
在學生完成實訓課程后,根據企業錄用標準,對學生進行考核,擇優錄用為企業正式員工。
截止2010年5月,我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處理)專業09、10兩屆畢業生中共有195名學生參加了校企培訓計劃,占本專業全體學生的85%。28人被神州數碼通用軟件公司錄用;14人被軟通動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錄用;13人成為北京日立華勝信息系統有限公司正式員工;9人進入福州富士通信息軟件有限公司;還有多名同學進入多家軟件服務外包企業;并有1名學生直接進入日本本土企業工作。全程參加校企培訓的兩屆畢業生100%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工作。
多家用人單位在信息反饋中表示,他們專業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希望能夠在今后繼續招聘國際學院的畢業生。實踐證明,校企合作辦學增強了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是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培養企業所需人才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徐建平.推動校企合作搭建人才培養平臺[J].中國高等教育,2008(23).
[2]吳如林.校企合作機制的三個向度[J].江蘇教育,2009,(15).
[3]陸涵燕,李淑梅.校企攜手共同培育高素質的高技能人才[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2).
[4]謝紅標,章蕓.構建良性校企合作軟件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科技信息,2009(24).
[5]黃立軍.我國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人力資源管理,2020(01).
- 上一篇:建筑裝飾傳統到現代的傳承綜述
- 下一篇:新時期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