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加強對學生情商培養
時間:2022-05-25 11:24:00
導語:思政教育加強對學生情商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視情商培養的危害
情商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相對應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美國心理學家認為,情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認識自身的情緒,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即能調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勵,它能夠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發。四是認知他人的情緒,這是與他人正常交往,實現順利溝通的基礎。五是人際關系的管理,即領導和管理能力。情商形成于嬰幼兒時期,成型于兒童和青少年階段。情商的價值是無量的,情商伴隨著社會人的一生,是后天培養與修煉都能達到的。以往認為,一個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現在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情商水平的高低對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著重大的影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應該忽視情商教育,因為思想政治教育與情商教育是有聯系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是人格教育,而人格是人生價值觀念形成的穩定的心理基礎。也是形成特定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內在心理依據,還是形成特定道德素質的主要動力。人格一旦形成,人就具有了相應的內在質地,不同的質地會適應不同的道德傾向,良性的人格自然易于建立良性的道德素質。思想政治教育與情商教育的聯系在于:兩者都以培養健全的人格為重要內容和主要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視對學生的情商培養,危害是很大的。具體來說有三個方面。
(一)對學生本人的危害
具體表現為造成他們人格的嚴重扭曲。現在不少年輕人大學畢業后以“啃老族”、“月光族”為榮,自私自利,缺乏寬容,精神頹廢,行為怪異,人格扭曲。比較極端的例子是,極端漠視生命的價值,受到挫折后不能清醒地看待自己與社會、他人的關系,濫殺無辜,無端剝奪別人的生命。[1]2004年2月,馬加爵對四位同窗好友不滿而濫施殺戮,2010年3月,外科醫生鄭民生濫殺無辜兒童,致8死5傷。像馬加爵、鄭民生這樣的人,原本有光明的前途的,但因為情商低下、人格扭曲而斷送了自己。
(二)對家庭的危害
年輕人對于家庭來說是未來和希望,一旦走上歧途,這對于他的家庭來說就是一場災難。可是,當今社會,年輕人自殺之類的事情數不勝數、防不勝防。有因為失戀自殺的,有因為情緒低落無傾訴對象自殺的,有因為家庭破裂失去家人自殺的,有因為患了重病失去健康自殺的,有因為工作或學習壓力過大自殺的,有因為失去工作、金錢、自尊而自殺的,有因為厭惡自己或世界而自殺的,這些都是情商不高的表現。
(三)對國家和社會的危害
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1957年11月17日,對全莫斯科的中國留學生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2]青年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未來和希望。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代代相傳的,老一輩開創的事業需要青年一代來接班。正如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里所說:“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如果我們的青年一代沒有較高的情商水平,就不可能很好地為社會服務,為國家做貢獻。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學生情商培養的必要性
(一)是教育方針的要求
教育方針是國家或政黨在一定歷史階段提出的有關教育工作的總的方向和總指針,是教育基本政策的總概括。它是確定教育事業發展方向,指導整個教育事業發展的戰略原則和行動綱領。內容包括教育的性質、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徑等。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針;相同的歷史時期因需要強調某個方面,教育方針的表述也會有所不同。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十七大關于教育方針的論述,體現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人的全面發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勞動能力的全面發展,即人的智力和體力的充分、統一的發展。同時,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質的多方面發展。這是一種“完整發展”,即人的各種最基本或基礎的素質必須得到完整的發展,即培養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獲得完整發展。忽視對學生的情商培養,學生要得到全面發展是有難度的。
(二)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和家長的期望
就學生來說,學生健康成長,原則上就是指學生按照國家教育方針的具體要求,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獲得完整發展,成為對自己負責、熱愛生活、關愛他人、對家庭和社會負責任的有知識、有理想、有紀律的人格高尚的人。如果一個學生缺乏對自身情緒的認識,不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不能自我激勵,不能與他人正常交往,其健康成長狀態通常是有問題的。而在這方面,就是情商培養的主要內容,思想政治教育理應有所作為。就家長方面來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的心愿,有智慧的家長不僅把目光放在孩子學習的成績和特長能力上,更把目光放在關注孩子的心理素質培養,提升孩子的情商水平上。他們希望學校教育能讓孩子找回失卻的歡笑,健康快樂地學習、生活,積極主動地獲取優良的學習成績和技能,最后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滿足學生和家長的這種需求。
(三)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指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可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人們具備較強的法治意識和較高的道德水準,還需要深厚的人文關懷。所有這些,人們不能天生具備,需要后天的教育培養才能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些無疑是我們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也是情商培養的主題。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意識地拓展情商培養內容
應該明確,思想政治教育和情商教育不是一回事,也不可能是一回事。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情商教育有共同的部分。在涉及人生觀、價值觀、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方面,兩者有著非常一致的目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為了加強對學生進行情商培養,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拓展情商培養內容。具體地說,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情商教育所共同關心的主題或問題上,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從情商培養的角度引導學生,使他們正確認識自身的情緒,妥善管理自身的情緒,不斷地激勵自己進步,認知他人的情緒,以及處理好與別人的關系等。這對培養學生自覺地進行情商訓練是有好處的。
(二)對學生加強情商輔導
思想政治教育是全方位的,對學生進行情商培養也應該是這樣。不能只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課外也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情商作為反映一個人控制自己情緒、承受外界壓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衡量人在非智力活動中的重要指標,自然應該被納入思想政治教育里。在我國目前的學校教育中,情商教育尚沒有作為正式的課程進行教學。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加強對學生進行情商輔導是必要的。這種輔導,可以靈活進行,既可以放在課堂內,也可以放在課堂外。但不管是哪種形式,教師都要明確:情商是人格、品德、思想、情操的集合,情商水平的高低在一個人的成功道路上起著更加關鍵的作用,決定著人生事業的發展和成就。只有具備了這樣的認識,才有可能在加強對學生進行情商輔導問題上采取嚴肅認真的態度。
(三)與家長共同關注學生的情商發展狀況
學生情商發展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他們是否健康成長。學生作為年輕一代,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教師和家長都應該對他們的成長給予極大的關注。由于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學生的活動范圍往往超出了家長和學校老師的視野,學生的情商狀況到底處于什么狀態,家長和教師都有可能無法準確或比較準確地掌握。這就需要教師多與家長取得聯系,多與家長交流學生們的表現情況,共同關注學生的情商發展狀況。這樣做,一方面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的情商狀況,從而能夠比較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情商培養。另一方面,教師在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彼此在教育學生方面都有所提高。
(四)把情商作為重要素質和能力進行嚴格考核
教師可以把情商列為學生思想政治課中的一項重要素質和能力進行考核,并將成績計入學生的檔案,或者可以將情商考核的成績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課成績的一部分進行靈活處理,這樣做的目的,是要使情商培養不流于形式,取得實效。當然,怎么對學生的情商狀況進行考核,這對教師來說,無疑是一個挑戰。這需要教師不僅要有比較深厚的知識素養、比較扎實的教學水平、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較高的情商水平,還需要能夠系統地設計出一整套情商培養的方案,并使之與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滲透。要運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新型手段,增強情商培養過程中的趣味性,把思想政治教育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 上一篇:民政局社工科工作計劃
- 下一篇:民政局地名科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