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平臺學生素質評論
時間:2022-07-16 05:12:01
導語:電子平臺學生素質評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綜合素質評價產生的時代背景
當今世界教育的主題是素質教育,綜合國力競爭歸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20世紀80、90年代,美、英、日、法等國已經開始對基礎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性人才[4]。雖然我國的素質教育改革起步較晚,但是隨著一系列改革政策的實施,素質教育的理念日趨清晰,素質教育的效果也漸漸顯現。2001年教育部頒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提出:以學生發展為本作為新課程的理念,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3,6,8]。隨后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提出“:建立發展性評價體系,改進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建立教育質量監測機制[3,6,11]。”在構成新課程改革的眾多元素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尤為重要。綜合素質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認知水平上的發展。因此,綜合素質評價便在我國不斷深化的基礎課程改革中應運而生。
1.1什么是綜合素質評價
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包括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五個維度的內容[10,13]。評價過程遵循以下原則:發展性原則、自主性原則、過程性原則、共同構建與激勵原則[7,9,10,11,12]。概括的講,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通過明確的指標導向和信息反饋,對學生進行全程、全方位、全員評價,引導學生實現自我認識、自我教育,促使每個學生能在原有基礎上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2]。
1.2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現實意義
過去學生評價內容單一,方法簡單,評價內容局限于學科目標,以紙筆測驗作為評價的基本方法。這種模式抹殺孩子個性、抑制創新積極性,使他們失去創造的欲望[10]。對此,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要把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作為我國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和要求[14]。但當前,全國各地“應試教育”的現象還十分普遍“,一考定終身”的思想根深蒂固[1]。因此,構建一套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對于推進素質教育,并將評價結果與高考掛鉤,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綜合素質評價有力地推動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14]。由于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成為高考招生錄取門檻,使學校領導、教師、家長、學生的目光不僅僅聚焦在學科考試分數上,注重學生各領域的發展狀況,體現了素質教育全面發展并有個性發展的核心思想[10,13]。長此以往,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成為學生新的追求目標,必將大大促進國民素質的提高。因此,借助評價的各項功能,可以將基礎教育培養目標落實到具體的日常教育教學行為中去[3,14]。
綜合素質評價使模糊、隨意的素質容向明晰、可操作性方向發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更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包括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對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具有重大意義[5,14]。總之,綜合素質評價不再是為了“選拔適合教的孩子”,而是為了“創造適合孩子的教育”,并為創造人才提供了堅實基礎[11]。
2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現狀
近年來,通過深入研究國內外相關文獻,我們在評價過程中采用以“成長檔案袋評價”為主,結合“表現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等級評價”、“多元評價”等多種評價為輔的方式[1,7,10]。我國提出綜合素質評價已有多年,近幾年來,各地圍繞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問題,大膽實踐,勇于創新,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從實踐效果上來看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1,3,14],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涉及個多維度的內容,成長記錄檔案使用紙質的經過長期積累后,內容繁多,不易對學生綜合素質做出準確的評價。其次,通過分析學校開展的評價活動實踐,不難發現,大量的實證材料和數據用紙質媒介保存困難,工作量大,操作性復雜。再次,主要以教師的評價為主,評價主體受到限制,這樣對學生沒有做到全面的評價,如若將評價結果與高考掛鉤,有失公平公正的原則。
3.1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的優點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技術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合起來,借助電子平臺將其融合在一起可以解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涉及的多因素、多指標、多技術的難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是結合計算機、網絡、多媒體等技術構建的網絡化測評系統,該系統采用基于Web2.0技術的B/S技術架構,不用安裝軟件,只要有電腦能上網,就能進行評價操作,具有操作方便,易于保存、查找、調閱以及標準化管理、數據分析等優點,為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使多主體參與評價成為可能[3]。
3.2電子平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結構
該系統從邏輯上可劃分為三層:用戶界面層、中間層和數據服務層。用戶界面層包含四個子界面層,分別對應不同的用戶登錄,滿足了多主體評價的需求;中間層是核心層,負責業務流程處理;數據層通過三個數據庫信息,對學生做出相應的綜合素質評價[3],如圖1所示。根據系統的需求,將素質評價業務劃分為不同的業務流程,如學生業務流程、教師業務流程、家長業務流程等。本文就學生業務流程做簡單的介紹,學生登錄素質銀行上傳作品,經過多主體評價后,信息經過處理形成結果,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學生素質評價控制流程圖[3],如圖2所示。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中,電子平臺主動把學生的評價信息與評價指標進行二次比對,將評價信息引入到了“再評價”環節,通過對比反饋,輸出相應的評價結論。這些部分有機組合,構成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控制系統,使學生綜合質價系統在整體功能上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和完善,學生素質評價數據流程圖[3],如圖3所示。
3.3電子平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模式的優勢
電子平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模式充分利用了信息系統的優勢,把傳統的綜合素質評價任務化繁為簡,極大的提高了效率[3],主要表現如下:第一,電子平臺使用了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有助于人際間、校際間、區域間的溝通和交流,使評價真正成為一個全方位、多視角的、開放的綜合評價體系,這種多元評價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二,評價過程簡便易操作,對于數據的收集、整理簡便易操作,大大減輕了組織評價人員的工作負擔;且易于保存、傳送。第三,評價結果可以隨時瀏覽、調用,便于對評價結果的分析,綜合使用評價數據,增強了評價的客觀性,可以提高信息的利用價值。
4基于電子平臺綜合素質評價實踐
重慶市深入研究新課程改革理論,制定《重慶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建立“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成長記錄袋”,實施“重慶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在全國率先推廣電子平臺記錄學生的成長檔案。銅梁中學作為重慶市首批高中生綜合素質網上評價平臺的試驗單位,積極組織師生參加各項評價活動,如唱紅歌比賽、運動會、迎新晚會等,并用電子平臺記錄、保存和分析。通過這些活動,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與責任感,德智體美勞都得到了全面的鍛煉;此外,學生的主動性也得到了極大地激發,他們利用自身特長設計班徽圖案、化班級環境、塑造寢室文化等,并積極參與各種探究和調研活動,比如在教師的指導,完成了對銅梁母親河-巴川河水污染的研究調查,真正做到走出課堂,在生活中學習。以下是銅梁中學實施基于電子平臺素質評價的實效總結:第一,通過電子平臺將學生的考試試卷掃描存入“素質銀行”,學生的科技作品拍照存入“銀行”,學生的社會實踐調查錄入“銀行”,學生可以上網查看到自己相關的圖片、事跡。這個平臺便于學生開展自主評價、互相評價活動,并且具有較強的時效性,極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之間形成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良好氣氛。第二,本校不但設有專門的系統管理員,負責電子平臺的日常維護運行,而且還對教師做相應的技術培訓,主要包括:查看學生基本信息,處理分析評價數據,打印輸出評價結果等,保證了電子平臺的有效運行。以前做綜合素質評價,不僅需要調配相關人員、保存大量紙質檔案,而且還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來整理分析數據,電子平臺明顯改善了評價效率,得到了廣大師生的交口稱贊。第三,比較分析反饋的評價結果,讓老師和家長更好地掌握了學生的動態。我校多為住校生,在家時間相對較短,通過這個電子平臺,家長看到了學生成長的點點滴滴,感受到了他們的心理活動,也更方便與老師交流討論,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5結語
作為一名教師,應更多地關注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而不是追尋單一的靜態的評價結果。希望借助電子綜合評價體系中的各項指標,可以將基礎教育培養目標落實到現實的日常教育教學中去,更好的為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助力。
- 上一篇:桂林區域休閑旅游系統構建
- 下一篇:基于網上探究活動英美文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