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師定位思索

時間:2022-07-24 05:18:16

導語:藝術教師定位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教師定位思索

21世紀藝術教師應該是什么角色?21世紀社會信息化和知識經濟的發展,對我們的藝術教育提出了強烈的變革要求,傳統的學習方式正在向創新性學習轉變,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必須從傳統的局限于課堂45分鐘傳授角色向教育過程的指導者、組織者、參與者的角色轉變,教師要有更大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來面對他們的工作。社會發展到今天,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社會急劇變革,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的廣泛普及,學生可以從其他渠道獲取知識,有時候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教師知道的還多,教師的權威地位受到了威脅,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不那么單一了,教師的角色也多元化了。具備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一專多能的能力和優良的人格,是教師作為指導者的先決條件。教師具有豐富的知識和多種能力,不光能讓學生敬佩,對學生有感染力,而且,這也是學生生動活潑、充滿啟發性和創造性的必要條件。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而有可能同時作為學生的同伴、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學習過程的支持者和幫助者等等,教師的角色越來越向多重化方向發展。

藝術教師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到學校藝術教育的成敗。對于究竟什么樣的人才算是稱職的藝術教師,則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這里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既有專業工作者的技能,也要具備教育工作者的素質

藝術教師畢竟是在與藝術打交道,專業藝術工作者與藝術教師無論在自身素質還是所從事的職業上,都存在著許多相通之處。比如,都需要具有較強的創造性,都必須鐘愛藝術,都必須懂得甚至應該精通藝術等。但即使是在這些最具相通之處,二者的區別也是明顯的。像創造性素質的問題,專業藝術工作者的創造性,主要體現在對藝術本身的創造與再創造上;而藝術教師的創造性,則不僅體現在對教學內容,藝術作品的再創造上,而且更體現在創造性的教學方法上。衡量藝術老師是否稱職,首先不是看他的藝術專業水平如何(當然,如果一個教師不具備一定的藝術專業水平,他也不可能成為一名藝術教師),而是要看他是否具備作為一個教師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看看他的教育教學水平怎么樣,看他是否能夠有效地將所掌握和理解的藝術通過教學手段讓學生掌握和理解,尤其對于普通學校藝術教師來說更是如此。

然而,人們習慣上并不這么理解,而是認為,藝術教師不可能高攀成為專業藝術工作者,而專業藝術工作者低就為藝術教師則是順理成章的,如果他不怕留下大材小用之遺憾的話。正是在這種不正常心理的支配下,人們在評價或培訓在職藝術教師,培養未來藝術教師時,往往過分強調藝術水平而忽視教師職業道德的培養,忽視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等教育基本原理的學習,忽視教育教學方法的探索。其后果是藝術教師沒有突出教師的特點,藝術師范沒有突出師范的特點;藝術教師的工作考評、職稱評聘、在崗或脫產進修,均以藝術技能技巧嫻熟程度為標準和目標,藝術師范學生缺乏基本的教育理論修養,難以充分地進入教師角色。

作為一個稱職的藝術教師,他必須熱愛藝術(不是因為要靠藝術賺錢,而為他懂得自己不熱愛的東西是不可能讓學生去熱愛的),更熱愛藝術教育事業(因為他深知學生的身心發展不能沒有藝術,人類的藝術文化必須得到傳承),他達到了一定的藝術專業水平,更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他具有一定的藝術理論修養,更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論修養。總之,藝術教師素質的高低與否,首先取決于其教育水平的高低,其次才取決于其藝術水平的高低。

專業藝術工作者和藝術教師,從事的是人類神圣的精神文明事業,都從事著崇高的藝術教育事業,他們之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因為他們不僅要具有一定的專業藝術修養,也要具有較高的教育藝術修養,還要具有較高的教育科學水平。

而普通學校藝術教師和專業藝術院校的藝術教師由于各自的教育對象的不同,普通學校學生的藝術素質和審美心理發展水平與專業藝術院校學生相比有很大差距,因而,普通學校教師所從事的教學工作顯然要比專業藝術院校的藝術教師所從事的教學工作更加復雜。

二、不做旁觀者,要做積極參與者

藝術能給人以愉悅體驗和美的享受,藝術課程之所以備受學生的喜愛,也首先基于這一點。

但藝術課本身是不可能自發地引起學生情感共鳴的,需要藝術教師能在自己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藝術對象之間架起情感之橋。為此,教師首先須在教學活動中與學生的交往時擺正自己的位置。有人說,藝術教師的基本職能是作為一種資源而不是信息的傳輸者,因為學生只能在沒有教師作為仲裁人或裁判員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時,其想象力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否則,他不但不能為學生架設情感之橋,反而會在師生之間、學生與藝術對象之間開掘一條情感鴻溝。作為裁判,他就不能是學生藝術活動的直接參與者,而只能是袖手旁觀者;他就很難是學生藝術表現的熱情欣賞者,而只能是權威評判人。教師若以旁觀者姿態出現,就等于在暗示學生,他們之間必須保持著距離;教師若以權威者姿態出現,就等于在告訴學生他就是“唯一正確的答案”。

藝術本是一種創造性的產物,就是人們欣賞藝術也補稱為是一種再度創作活動。藝術的創造與欣賞本無所謂對與錯,對藝術的理解如果有惟一正確的答案,就等于剝奪了學生發揮其創造性和想象力的權利。因此,教師若以藝術權威自居,將不可避免地會把他自己的特殊表達形式強加于學生,而不是極力地為學生爭取按照其自有的標準來評判藝術的合法權利。任何一種藝術表達形式或風格,都必須作為藝術主體、個人意向和需要的必然產物來加以理解和給予尊重,藝術教師必須記住這一點。

在藝術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面對的是同一件屬于師生共享的藝術品,雙方不是一種藝術家與觀眾的關系。如果教師以藝術家權威自居,甚至把藝術據為已有,其教學過程就必然表現為一種嚴格的模仿與服從,而嚴格、刻板的模仿在藝術教育中是妨礙學生的自發性與創造性的發展而遭到唾棄的。在這里,我不認同教師的藝術權威地位,并不是否定教師作為指導者應有的評判與樹立標準的權利,他可以給學生的藝術表現做出評判,而不是像坐在高高的法官席上用木錘所做出的對與錯那樣的評判;他也可以通過個人的示范和表演來樹立標準,但這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要確保學生并不因此而通過盲目的模仿來學習,藝術學習的途徑主要不是模仿,而是自身的參與和體驗。

因此,稱職的藝術教師從不把自己確立為惟一正確的標準,不故弄玄虛或急于向學生施展自己的藝術才華,不急于要求學生仿效自己,并試圖使自己成為學生頂禮膜拜的對象,而是提出一些并不一定有惟一,或正確答案的問題供學生思考,并鼓勵學生親自探索與切身體驗。當覺得有必要指出學生的不足時,能讓學生感到老師是在指出一個更為有效的方法而不是在責備一個無傷大雅的錯誤。

三、不僅要有一技之長,更要能觸類旁通

也許我們常常能聽到類似某某歌星不能識譜,創作也需要別人記譜這樣的小道消息。的確,專業藝術工作者,尤其是在當今社會,在綜合素質很低的情況下還真有可能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和“明星”,在這時我們沒必要對這種怪現象作任何評論和分析。把它提出來,僅僅是想說明,對藝術教師的素質要求應該是比專業藝術工作者更全、更廣、更高。因此,藝術教師可別指望也能有類似的“運氣”。

作為一名藝術教師,如果他只是對某一藝術形式中的某一方面精通,而在其他藝術只略知一二。甚至一竅不通,那么,他就不可能成為一名稱職的藝術教師。真正稱職的藝術教師,除了能熟練掌握所教科目的技能技巧與基本理論之外,還應該對所有其他藝術門類的知識有基本的了解的掌握,同時還應具備一定的素養。

普通學校藝術教師既不同于藝術院校的教師,也不同于家庭藝術輔導教師,他教育的對象是全體學生;他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培養以藝術創造和表演為職業的藝術專業人才,而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基本藝術素養以使他們具有一定的藝術審美能力;他教育的內容不是某一專業的高深知識和技能,而是各種藝術形式的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因此,普通學校藝術教育需要的不是只在某一方面表現突出面其他方面比較薄弱的單項型教師,需要的是哪怕藝術專業技能并不突出,但能涉獵各藝術門類,整體藝術素質比較高的全能型教師。由于藝術同廣泛的文化領域有著天然的密切聯系,這種全能型藝術教師就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否則就不可能對藝術有寬視野、深層次的理解,就不可能有效地排除藝術課程與學校其他課程之間的人為隔離。

四、懂得時尚,但不輕浮

稱職的藝術教師還應該具有良好的氣質和風度,“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師的風度具有鮮明的示范性,它對學生來說,就好比一絲絲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一種不能輕視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因素,相比之下職業學校藝術教師更是如此。因為,普通學校藝術教師如果具有美的風度,其本身的一言一行和一舉一動,都能給學生以藝術的享受與美的啟迪,這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藝術教育。

那么,什么才算是藝術教師的美的風度呢?首先,這種風度不等同于時髦的外表。由于受社會上一些所謂明星名人的影響,一些藝術教師對于自己應有的風度把握不準尺度,不能正確定位。純粹追求外表的時髦,不是藝術教師正確的審美情趣,恰如音樂家舒曼所說的,一切時髦的東西總會變成不時髦的,如果一輩子追求時髦,就會變成一個被人輕視的花花公子。

其次,這種風度也不是在言行上刻意表現藝術學科的雍容華貴。有的教師盡管心里清楚藝術學科在學校教育中并不受到重視,但在言行上卻不時表露出藝術與自身的“陽春白雪”之感,而對其他學科與教師則往往表現出一種“下里巴人”的蔑視,這是不對的。如果藝術教師有心要得學校領導和其他教師對藝術學科以及自己的理解與同情,那就必須具有謙遜的態度與善解人意的品格。夸夸其談,把藝術看得高出一等,進而自我封閉隔絕也不行。否則,除了引起反感,加深隔閡之外,必將一無所獲。

藝術教師要想讓自己的風度真正成為一種藝術教育的因素,就應該使自己的內在氣質與外在表現協調融合。藝術教師的舉止、言行、衣著等如果太浪漫華麗,就缺少了作為一個教師所應有的穩重與端莊;如果太樸實老成,就缺少了作為一名藝術教師所應有的活力與高雅。因此,作為一名藝術教師,在穿著打扮上,要既能顯示出自身的藝術審美素養,又不至于讓人有濃妝艷抹之感;在言談上,要充滿情感,但不故作多情,富有幽默,但不滑稽可笑;在舉止上,要熱情,但不輕浮,要瀟灑,但不夸張。另一方面,穿著不修邊幅,邋遢不潔,言談舉止吞吞吐吐、猥猬縮縮,那更不是藝術教師應有的形象。

一個人的風度美,雖憑借其外部形態表現出來,但其實質是內在的,是一種心靈的表白。藝術教師要想真正使自己具有美的風度,外表的裝飾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還是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水平,使自己具有較高的藝術素質,并時刻牢記住自己的身份———一名光榮的藝術教師。

普通學校藝術教師不光要在藝術專業上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技巧,同時還應該更多的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心理學常識,以及廣泛的人文社科知識,因為藝術教師本身從事的就是美的教育,而美是內涵和外在表現的有機結合。如果做為美的化身的藝術教師自身都不美,又怎能有效的傳遞美的知識,教育出美的學生來?這就是學科特點賦予藝術教師的使命,更應該是藝術教育工作者的內驅和時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