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藝術類輔導員研討

時間:2022-08-01 09:50:04

導語:做好藝術類輔導員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做好藝術類輔導員研討

高等職業教育是以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實用型、技能型專門人才為目的職業教育,藝術類高職院校又是高職教育體系中具有鮮明特色的一個重要有機組成部分,是培養文藝領域合格人才的陣地,對于推動社會主義文化藝術的大發展大繁榮,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近年來關于“藝術類學生難管”的說法,成為了各大高校學生工作的共同的關注點。作為一個在藝術類高職院校工作了五年的思想政治輔導員,我認為正確認識學生,是做好輔導員工作的首要問題,把握好藝術類高職學生的特點,對于輔導員開展工作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一、藝術類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

1、自我為中心,缺乏團隊協作精神和集體觀念就年齡來講,目前在校的高職學生大多是上世紀9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這些孩子就是所謂的“90后”,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突出,有些孩子會不自覺的流露出自私的一面,做事通常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90后”學生不喜歡校園集體活動,更愿意參加能展現個人水平的活動,對于團結協作精神、集體觀念等有待加強。我們時常在校園內看到這樣的情景:籃球場上,“90后”學生獨自帶球往前沖的身影,但幾乎看不到積極有效的配合;每年的“12.9”大合唱要反復動員,而能展現自己的“校園十佳歌手大賽”等活動則趨之若鶩。

2、熟知網絡知識,對網絡十分依賴由于藝術類高職院校專業的課程需要,學生們進入學校幾乎都配備了電腦,生活在網絡時代的他們自由地徜徉在網絡的浪濤中,網絡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他們通過網絡搜集學習資料,進行網上購物、網絡游戲、QQ空間、博客等活動,這些海量的信息促使他們掌握了豐富的信息和網絡知識。但同時,這些學生們對網絡的依賴,使他們面對學習或生活中不確定的問題時,不再去翻閱傳統的紙質圖書,不再求教老師,而是從網絡上去找資料。國內的百度網站就看準了“90后”心理,采用“百度一下,你就知道”這個口號進行了宣傳和推廣,獲得很好的市場效果,在大學生中有很高的認可度,以至于學生們都戲謔地稱呼百度為“度娘”。

3、部分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反叛意識強烈藝術類高職院校學生中有部分由于高中文化課成績不好,突擊學習藝術進校的,這部分學生并不是真正地喜歡藝術,專業基礎較差,專業課程學習吃力,學習主動性不高,加之可能在中學時期學習習慣就不太好,有些學生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或者在寢室睡覺,對于人生的缺乏長遠打算,或者說有的同學是害怕考慮,甚至是有意逃避這個問題。同時,當輔導員與學生家長共同對這類學生做工作時,他們還表現出強烈的反叛意識,對父輩、學校的說法和規定表示質疑,對老師的監督、學校管理部門的規章、師長的成人設計和引導產生反感甚至抵觸情緒嚴重。

4、思維活躍,但欠缺理性思考在校的高職學生一般的年齡都在20歲左右,為成年初期,其心理和社會化處于逐步完善的時期,思維變得異常活躍。與普通高職院校學生相比,由于長期的專業的培養和熏陶,藝術類高職院校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發達,對一些問題思考深度不夠,往往從個人的喜好出發,欠缺理性,有時候遇到不大的事情也會有很大的情緒反應,采取過激的行為。

5、重視專業學習、輕視文化理論課程學習現象突出一方面,由于高考對藝術類考生文化課要求較低,很多學生由于文化課成績較差,為了上大學,在高中階段放松文化課的學習、突擊學習藝術,最后通過一個很低的文化課分數進校。另一方面與職業教育的特性相關。職業教育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與專業緊密相關的就業教育,很多高職院校專業課程幾乎占了總課時的2/3,而藝術專業的特點要求學生利用課堂、課余時間不斷進行練習和實踐活動,因而使學生往往更重視專業課程,而相對輕視文化理論課程的學習,甚至包括專業理論課。結合各方面的原因,勢必導致學生專業、文化不能平衡發展,人文素養缺乏。

二、藝術類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方法

1、加強集體觀教育和集體榮譽感培育對于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團隊協作精神和集體觀念的學生,輔導員要積極加強對學生的集體觀教育和集體榮譽感的培育,首先要充分利用學校的集體活動的機會,比如運動會、合唱比賽等,培養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其次從珍惜大學生活、增進同學友誼著手,引導同學們之間積極進行交流溝通,可以經常開展相關活動,加強集體歸屬感,培養他們的動手動腦能力,比如,寢室美化比賽、燒烤、外出寫生、古鎮采風,讓他們在娛樂中增進友誼,加強交流。

2、利用網絡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與交流針對藝術類高職學生上網普遍、依賴網絡這一特點,我們可以了解到這些學生知識面廣、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強。那么作為輔導員,我們除了要多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知識,提高管理水平之外,還要多讀書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多上網熟悉網絡知識和工具,只有樣樣都懂才能與學生交流,才能贏得學生的欽佩。再者關注同學們關心的話題,用正面的分析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定期利用網絡規定、各種工作案例,避免大量的網絡信息誤導學生。

3、創新工作方式針對藝術類高職學生思維活躍、個性張揚這一特點,我認為輔導員應該加強與任課教師的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在專業學習方面的狀況,及時肯定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思想工作、教學工作兩個方面共同作用,引導學生在專業領域去發揮創新思維、張揚個性。要推動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舉辦的各種比賽,比如:繪畫比賽、設計比賽或者才藝大賽,鼓勵同學們走出去,為校增光、展示個性、提高自信、增加就業的砝碼。

4、做好心理輔導學習目標不明確,反叛意識強烈的同學,通常在學習和生活中表現出學習習慣不好,沉迷網絡,愛睡懶覺等狀況,輔導員首先應該努力成為他們心目的好老師好朋友,多與他們溝通,多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聊他們喜歡的話題,。可以通過經常深入寢室和教室,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心理狀況,拉近師生距離,有針對性地開展管理工作。也可以利用手機、QQ聊天、郵件、微博等平臺與學生進行交流,簡捷方便,事半功倍。另外,作為輔導員應該對他們嚴格要求,不能姑息放任。這類同學已經養成了壞習慣,口頭說教已無作用,必須嚴格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來約束他們,對于學生違規的行為做好記載,嚴格處理。千萬不能只有制度而不執行。這樣表面是寬容學生,給他們改過的機會,其實是縱容。對于這類學生,只要輔導員付出真心和真誠,一定會得到同學們的認可。

5、加強學風建設,堅持專業文化兩手抓高職教育有時候被社會簡單地理解為一種“就業教育”,這種觀點雖然有些有些功利性,但讓學生就業、就好業這就是當下高職教育的王道。輔導員在作學生工作過程中,應該從新生入學開始就向學生灌輸職業教育的理念,輔導員也要盡量熟悉專業的就業前景、行業的一些前沿動向,給予學生就業指導,從而拉動班級的學風、班風建設。在給學生強調學習的過程中,根據藝術教育的規律,我們不能單純地脫離文化談專業,要向學生強調文化將會給他們今后的工作帶來持久的動力。最后,由于輔導員工作是管理人的工作,每天面對眾多學生,工作很繁雜很辛苦,但是面對那么多渴望的眼神,這種被需要的感覺又讓人很快樂。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真誠地對待我們的工作對象,耐心、細心地傾聽、觀察,運用恰當的方法,就一定能做好輔導員工作,從而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