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時間:2022-11-04 09:55:26
導語: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對我國研究生群體特點的分析
(一)思維先進,但是集體感差,團結意識薄弱,價值取向功利化。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不斷壯大的研究生隊伍在面對社會轉型、利益調整、觀念沖突的新環境下,其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不斷地被沖擊,進而導致目前我國的大部分研究生都擁有先進的思想道德理念,但是由于各種利益沖突,其價值取向不斷地趨向功利化,團結意識不斷地被削弱。此外,目前的研究生在思想上擁護黨的章程,思想上不墨守陳規,接受新知識傳遞正能量的能力十分強。但是由于受到了市場經濟環境的影響和沖擊,大部分研究生的思想不斷的向功利化靠攏,并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一個人的利益和發展為主要導向,偏重物質條件,并在逐步的脫離黨的領導核心———為人民服務,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同時,大部分的研究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時間花費在集體活動上面,不愿理顧全大局,以集體的利益為主,總是與自我為中心,進而導致大部分的研究生的集體主義感差,團結意識比較比薄弱。
(二)自主學習能力強,但是比較封閉,習慣于單打獨斗。眾所周知,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強,且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相對本科生要強得多,他們能夠很自覺地到圖書館、資料室、期刊上面查找資料和參考文獻,還能夠主動接受導師的指導與教誨。同時,他們還能夠通過自己查找資料,閱讀不同領域的資料,學到很多專業知識以及跨領域的學習其他專業方面的知識,進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專業理論知識能力以及跨領域學習能力。對于大部分研究生來說,他們的時間都是花費在圖書館、實驗室以及工作室等場所,進行自主的學習和研究,此外,由于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知識以及研究的方向和領域都比較分散,使他們之間進行交流的時間特別少,進而導致我國的大部分研究生都處于自主學習能力強,科研方面單打獨斗,自我封閉的狀態。
(三)思想成熟,但是心理壓力比較大。研究生與本科生相比,由于研究生所處的地位、學位等都要高于研究生,進而大大增強了研究生的心理壓力。由于研究生的年齡因素影響,大部分的研究生的思想相對本科生來說都比較成熟,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幾乎都已經形成,對于很多的社會問題和人生問題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分析。但是由于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和發展,研究生擴展現象的不斷產生,導致研究生的生源有所下降,由于受到生活環境、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年齡狀況、工作經歷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目前我國研究生的心理相對以前的研究生比較復雜。此外,由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不斷加強,研究生在就業和經濟等個人問題上大大增強了他們的思想負擔。
(一)沒有合理的培養和定位目標。在新思想浪潮下,研究生的規模和隊伍在不斷地壯大,由于大部分高校都在追求研究生的人數,而忽視了研究生掌握的本科專業知識能力以及研究生是否在該領域具有創新思維和創造新價值等問題。同時,大部分高校針對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工作沒有合理的、明確的人才培養和人才定位目標。傳統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有著明確的人才培養定位目標,即培養在專業學科具有獨立科研能力的高素質、高品德、高層次的人才,同時,這種人才培養目標是在小規模的精英人才的基礎上建立的。由于社會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的研究生人才培養目標被逐漸打破,進而使現在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沒有合理、明確的人才培養和定位目標。
(二)教育管理模式比較陳舊、單一。目前,大部分的地方高校管理部門在研究生擴招之前都通常采用的是比較單一、陳舊的教育管理模式,這種教育管理模式會加大研究生主管部門的工作量,大大減弱了其原有的宏觀指導價值。陳舊、單一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在實際工作中主要表現為懲罰性和束縛性的教育管理模式,缺少一定的激勵、鼓勵、服務性的教育管理理念,進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規范了研究生的創新、獨立等能力。目前,有很大部分地方的高校針對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經開始逐步實施了學院二級管理模式,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導致這種教育管理模式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不能夠有效、有序的實施,進而導致很多教育管理工作人員的分工不明確,出現管理工作人員冗余的現象。
(三)信息化和網絡化的教育管理工作不夠完善。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網絡化和信息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經成為目前教育事業中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但是由于我國研究生規模的增長速度比較快,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網絡化和信息化管理不夠完善,進而大大降低了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質量。目前,我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平臺的功能十分貧乏,信息化管理僅僅只有對研究生的信息管理、成績管理以及課程管理等作用,不能夠有效地實現學校對研究生教育管理全過程的一個監督和調控,也不能夠及時了解和更新學院的二級學院對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情況。因此,針對研究生的信息化和網絡化教育管理工作的平臺應該不斷被完善和進一步被改進。
三、加強我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質量的有效對策
(一)加大對研究生教育資源的投入。由于擴招研究生數量,大大壯大了研究生的規模和隊伍,研究生教育資源投入的速度趕不上研究生規模的擴大速度,進而出現了研究生教室、實驗室、宿舍等等基礎設備不夠完善,科研條件、儀器設備嚴重缺乏等現象。因此,學校應該重視這一現象的產生,應該重視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科研教學設備的補充,加強對研究生教育資源的投入,主要以財政撥款為主,進行多渠道的籌集資金,進而實現資源的合理和優化配置,進而實現真正的資源和信息共享,最終改善研究生的學習、住宿、科研以及實驗等方便的條件,使研究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科研的環境,提高教學質量。加大對研究生教育資源的投入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進行:一方面是硬件投入。硬件投入主要是指從改善教學設備出發,即對多媒體教室的設施、實驗的環境等;另一方面是軟件投入。軟件投入主要是從提高研究生導師的文化素養與專業技能,研究生的人才培養方案等,即提高創新課程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改善教材、創新能力的培養等,進而不斷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質量和增強目前我國研究生的創新能力。
(二)加強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其回歸正軌,不受功利化的影響。思想是決定一個人是否具有高尚品質、創新能力、交際能力、實踐能力、組織能力等綜合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應該十分重視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將思想教育工作作為首要的教育管理目標和管理任務。眾所周知,研究生在年齡、心理、學習能力、價值觀念等方面與本科生有著本質的區別,因為研究生的生源相對來說比較復雜,就會很難統一研究生的思想。因此,高校應該十分重視這一問題,可以設立專門的校研究生的黨支部,為研究生從進入學校到離開學校一直不間斷的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引導研究生正確的看待個人利益與社會、團體利益,為研究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不斷地給研究生提供正能量,使其不受社會激烈的競爭市場功利化。同時,高校還應該多舉辦一些集體活動,進而加強研究生的團體意識,增強研究生的集體感,進而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
(三)建立健全通暢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信息平臺。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豐富學習資源,還能夠提高教育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因此,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應該充分利用網絡的各種特性和功能,將計算機靈活的運用到教育管理工作中,進而構建出一套完整的、科學的、及時的、合理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建立一個完善的網絡監督和管理的信息平臺。在完善的網絡化、信息化的教育管理信息平臺中,主要將研究生的學生信息、成績信息、課程信息、檔案信息分為不同的管理模塊,進而使各個模塊相互制約相互支持,最終形成高效的、時效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不僅暢通了對研究生各方面的管理,還能夠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合理性、規范性以及高效性。
(四)加強研究生隊伍的質量。“考研潮”已經成為大部分高校本科生的以及社會工作人員所關注的熱點話題。“考研潮”主要突顯的是社會對知識和人才要求的逐步增高,是青少年為適應社會經濟、科學技術不斷更新和發展的一種求生的、對自身命運的一種反應,進而使考研的動機利益化、功利化。這種現象大大降低了目前研究生的自身修養和文化素質,導致研究生隊伍的質量不斷地呈現下坡趨勢,最終導致研究生的名譽受損。“考研潮”這一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們生存的社會環境和“學歷社會”所造成的,現在的社會主要是追求的學歷和學位,并不十分重視人才的實際操作能力、專業技術能力、團隊意識以及創新的思維能力等,進而導致大部分社會人士和本科學生都紛紛考研,為以后的工作和命運埋下伏筆,進而使考研的這種行為逐步功利化和利益化。因此,在實際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應該為研究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進而轉變研究生的學習觀念,推動“學習化社會”的到來,提進而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
四、結語
總之,研究生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最高層次,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項艱巨而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不僅需要教育管理工作中、研究生的相互配合,還需要學校和國家的支持與鼓勵。在新形勢下,作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在實施教育管理工作中,不斷地總結經驗,與時俱進,挖掘更新的管理方法、管理思路以及管理措施。同時,教育管理工作者應該充分考慮研究生這一群體的特殊性,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質量,進而為培養出滿足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快速發展所需的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牢固的理論知識、專業的技術能力、實踐能力、較強的團體意識等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出一份力。
作者:劉彩紅 單位:廣東藥學院研究生學院
- 上一篇: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創造力與想象力的培養
- 下一篇:醫院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問題及對策
精品范文
10研究性學習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