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時間:2022-09-25 11:23:28

導語:略論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略論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1當下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誤區

哈貝馬斯建構了交往合理化理論,他認為交往行為是人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它由具有約束力的經雙方認可的規范所支配,這種規范規定了對行為的相互期望,并至少必須得到兩個行為主體的理解和承認。大多數學生能夠認同并且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但是,我們的工作也有不足,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際效果不容樂觀,甚至有個別同學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了排斥心理。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是因為在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有時存在著以下兩個方面的誤區。一方面,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過程中忽略了大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實際工作中,有的理論家和教育者習慣把自己放在絕對權威的地位,從而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體性,很少考慮受教育者的實際特點和實際需要。其次,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具有很強的渴求知識和渴望平等的欲望,他們往往對外來的理論進行嚴格的審視和挑剔。然而,一部分教育者并沒有意識到這一變化,沒能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沒有把他們放在平等的地位上進行交流,往往把他們看作可以根據自己的主觀臆想隨意加工的對象,看成是被動的客體加以改變。另一方面,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過程中不區分教育對象,采取相同的方式。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接受知識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區分不同類別的教育對象,分別運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對其進行教育。以上兩個誤區只是個別情況,我們不能因此否定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所取得的巨大成效。同時,我們也要高度重視這些問題的存在,在新的社會條件下進一步推進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賦予大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平等對話地位

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過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影響、相互作用的雙邊活動過程。大學生往往要經歷復雜的內在思想矛盾運動,在教育者的引導下進行自我教育,能動的認識和改造自己的思想。馬克思曾說“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賦予大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平等對話地位,就要緊緊圍繞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在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過程中,我們往往過分強調社會需要和政治素質的提高,而忽視了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等的提升。賦予大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平等對話地位,還要堅持從實際出發。一切從實際出發,不僅要求我們正視在教育過程中已經出現的問題,而且要求我們具備發現即將出現的問題的能力,防患于未然或者提前做好應對措施。

3實施區別對象的方法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高校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過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理論灌輸,但是灌輸效果的好壞,關鍵是灌輸對象對灌輸內容的主動的發自內心的認同。只有使大學生愉悅的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然只能是白白浪費精力。不同群體和不同層次的人在接受同一種理論時,由于人生經歷,個性心理等各不相同,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在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因人而異的實施,科學準確的采取符合大學生層次要求的教育方法。

對大學生實施區別對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來源于大學生自身的差異性。正處于價值觀形成時期的大學生,由于其自身素質的差異性而使其具有不同的價值訴求。面對大學生不同的特點和需求,對其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時,采取區別對象的方法效果較好。

作者:劉真真 單位:河南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張敏.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的合理性[J].江西社會科學,2014(8).

[2]李澤彧.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特點及實施之我見[J].高等教育研究,1998(5).

[3]孔國慶,郭根山,張俊國.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N].人民日報(理論版),20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