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探討
時間:2022-10-17 04:15:48
導語: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校學生教育管理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如何發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問題并及時地解決問題,成為學校乃至社會共同關注的重點。結合實際就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給予一定的探討。
[關鍵詞]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需要就學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問題作出分析,在探索分析的基礎上得到與之相匹配的適合學生的解決方案,通過這樣層級遞進的方式進行探討研究,有利于高校不斷完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進一步提高學校教育管理水平以及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執行力。我國高校教育管理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高校教育管理不僅要培養學生成為具有豐富知識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使當代學生成為具有愛國主義思想、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秀品質的接班人。在高校思想政治管理中,一直秉持著社會主義榮辱觀等根本性要素,學校工作中也極力實行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貼近的方針,依據時代性、創新性、規律性、時效性的特性,選擇適合高校學生發展的新內容、新方向等,來積極開拓高校全面育人的局面。雖然高校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予以高度重視,但更多的是停留在精神理念上,執行力度不夠。這也導致了學生雖然有思想政治意識,但在實際踐行上還有待加強。(二)目標籠統。高校思想教育管理需要貫徹《決定》精神,深刻理解《決定》所蘊涵的內在意義。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首要目標是強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學校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堅持大路線不動搖,但目標管理不夠規范,在制度上有所缺乏,在具體的實施目標上出現了一定的偏差。民主性有所欠缺,不能針對不同學生的特殊性給予學生思想創新與自由。在教育管理上,學校更多地處于領導決策地位、指令性目標缺少。(三)體制弊端突出。權責明確、科學設計、合力育人、主輔明確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體制的基本思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組織實施制度與領導制度對其管理體制起了決定性作用。但在改革管理過程中,由于體制實施的積極性不高,相關部門互相推諉不能予以支持,行政工作上對思想政治教育重視度不夠,機構設置不合理等,導致管理效率低下以及成效性差。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體制在實際運行實施中,在規章制度落實,組織內部溝通完善等內容上,尚未體現創新性以及實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對策
(一)轉變觀念,提高執行力。科學的教育管理是要在學生感知、認同的基礎上,使學生能夠獲得思想、情感上的提升。落后、不切實際的教育管理觀念不僅不適合高校的管理,而且也會在學生群體中出現抵觸心理而導致管理失效、管理目的難以實現。為了有效提高高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就要剔除不適合、不科學、不嚴謹的觀念,以新的教育管理觀念來提高學生的教育管理水平。首先,學校應當堅持“全員育人”的科學教育管理觀念,這不僅是國家教育指導意見的要求,也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觀實際選擇。通過思想政治輔導員、任課老師、行政管理人員等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各個教育管理環節環環相扣、資源得到合理配置。(二)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隊伍建設。為了與國家教育發展、學校教育發展、學生個人發展步伐一致,高校就要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隊伍的建設。努力建設一支具有高素質的學生管理隊伍。為此,高校需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現況,選拔具有專業化、高素質化的教育者。加強教育管理隊伍中教育者的思想品質,嚴格把關,進一步提升教育者的自身綜合素質。這要求思想教育管理團隊要懂得辯證統一,擁有寬廣的知識面,熟練掌握思想工作相關的技能,具備一定水平的管理能力、創新能力、學習能力、溝通能力。不僅要對高校管理學、大學生心理教育等理論知識有豐富的儲備量,而且在實踐行為中也應當具備熟練的工作能力。(三)建立健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體制。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管理體制,從學生角度出發,結合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需要去構建一個合理的教育體制。為此,管理機制要賞罰分明、責任明確、目標一致、公正客觀。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堅持教育、服務、管理的原則,定期舉辦一些課外的思想教育,使學生能動地學習,通過師生間互動互評、跟蹤、分析、探討、反饋來促進學生的思想教育發展。
三、結語
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面對問題挑戰時,只有迎難而上,積極作出相應的對策,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才會越來越完善,才有利于學生思想素質的全面提高。
作者:李詩佳 單位:四川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唐新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強人文關懷[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8).
[2]裴娣娜.主體教育理論研究的范疇及基本問題[J].教育研究,2014(6).
- 上一篇:高校教育管理“社會化”探討
- 下一篇:中職德育課程自主學習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