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管理工作分析
時間:2022-11-30 08:27:41
導語:小學教育管理工作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師要想有效地教好書育好人,首先學校要有書香飄逸的校風,其次班級要有嚴謹、活潑的班風、學風。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特別是班主任,都要著力培養孩子們的思想品德修養,開拓小學生的知識眼界,陶冶他們的道德情操,力爭把每一個“花朵”塑造成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等德才兼備的有用人才,這也需要老師要以德立人,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積極參加有益德育的實踐活動,用真實的愛去譜寫教育管理新篇章。
關鍵詞:教育管理;培養對策;養成涵養
老師被譽為“人類靈魂工程師”,工作是托起明天的太陽,培養小學生德智雙全責無旁貸、義不容辭。但在開展教學管理中,由于我們教育工作者有時主觀意識的疏忽,方法不得力,手段粗暴,往往在學習、安全、違紀方面出現事與愿違,甚至痛心疾首的問題,這些迫使做教育管理工作的校領導、班主任要認真思考,分析德育工作方面校情、班情,尋找教育管理可持續發展的對策與措施。在我們蘇北農村小學中,有許多小學生是留守兒童,長期缺失父母的關愛,缺少家庭管教,在學習和做人方面最容易迷失方向;還有的因為父母離異缺乏監管,我行我素成為問題的孩子;還有是家庭獨生子女,由于受到家庭過分溺愛,“公主病”“公子病”,我行我素,時常違反校規校紀,因此要想百無一漏做好經營管理工作還任重道遠,是我們長期面臨的棘手課題,那么如何有效做好小學教育管理工作呢?下面就來談談自己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不成熟的經驗供同仁們探討。
一、探究“雙差生”成因和對策
所謂的“雙差生”不僅學習成績差,思想品德也不合格。主要表現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隨便講話、做小動作,不認真聽講;下課時調皮搗蛋,有的因雞毛蒜皮的事情與小伙伴罵架、打架;有的說話滿嘴臟話,做不文明的事情,例如有的養成偷竊的習慣,有的對女同學動手動腳等,還有的犯錯誤不主動承認錯誤,甚至頂撞老師,有意引老師生氣;有的做作業馬馬虎虎,甚至抄襲他人作業;在家癡狂地上網打游戲,迷戀不健康的書籍,導致小小年紀就發生思想扭曲。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對待這部分孩子要不拋棄、不放棄,要保持靜心、耐心尋求良策來轉化他們。1.老師要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馬爾連科說過:“教師的個人榜樣,乃是青少年開拓結果的陽光?!碧K聯教育家申比廖夫說過:“沒有老師對學生直接的人格影響,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彼宰鳛榻逃芾淼睦蠋熓紫葢撎岣咦陨淼牡赖滦摒B,做學生的楷模,為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例如,要求學生認真學習,老師自己要具備淵博的知識,有精湛的教學技能,有兢兢業業的態度;要求學生不留長發、不染發、不穿奇裝怪服,那么老師穿著要得體大方,男老師留平頭,女老師不化濃妝,這種無聲做法有時勝過有聲說教,即使想標新立異的同學也會自覺檢點自己的行為了,這就是身教勝于言教。2.給孩子一縷溫暖的陽光。無論再差的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愛,希望得到老師的贊揚,所以作為教育管理教育工作者,要擯棄師道尊嚴的理念,放下架子,帶著溫馨、溫暖的微笑“蹲下來看學生”,與孩子們打成一片,架起師生互信的橋梁,切忌帶著有色鏡看孩子,要公平公正面向全體孩子,切忌對那些所謂問題的孩子,犯了錯誤就橫眉冷對,大聲呵斥,甚至張口就罵,伸手就打,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導致孩子產生妄自菲薄、自暴自棄的念頭,相反老師應該擁有一顆包容之心,帶著耐心、愛心與學生進行溝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還要善于捕捉孩子的學習、行為規范的閃光點,不要吝嗇對孩子贊美的語言,有時給孩子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動作,都能使孩子心理暖暖的,真正實現了“親其師信其道”。3.用班規校紀來規范孩子的行為。為了規范孩子的行為規范,樹立良好的校風、班風,制定精細、嚴密的班規校紀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制定中學生守則,嚴格規范孩子們的行為規范。還要定期開展班會活動,每期確定不同的主題,例如《安全無小事》,播放具有警示性安全事故,使孩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減少許多的安全隱患;例如開展《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主題班會,要求孩子們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防微杜漸,如見到老師要問好,進辦公室要報告,不要隨便丟扔垃圾,不要踐踏草坪,不要隨意拿未經別人允許的東西,上下樓梯要有序靠右走,要助人為樂,要有同情心,不要嘲笑有殘疾的同學,學會尊重別人的人格,對父母要有感恩之心等,實踐證明這些有的放矢的主題班會,極大的提高了孩子的道德修養,避免了一些安全隱患,使教育管理真正落到實處。
二、積極組織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
為了使孩子身臨其境的接受思想教育,凈化學生的靈魂,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培養學生樹立尊老愛老的優秀品德,培養孩子樹立綠色的文明意識,學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定期組織孩子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例如,定期組織孩子進入敬老院,讓孩子為孤老寡人端水喂藥,幫助老人換衣、洗頭,幫助他們打造衛生;認真組織孩子參與“扶助殘疾兒童”活動,參與社區的各種活動,每到清明節,組織學生祭掃烈士陵園,瞻仰革命先烈,集體組織觀看軍事題材的電影等等,用他們的耳聞目睹來自覺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
三、加強學校、家庭、社會對孩子齊抓共管
為了有效的加強對學生教育監管,每次大考之后,要及時召開家長會議,家長老師針對孩子成績的變化,認真分析得與失的原因,交流孩子在學校和家庭的思想變化,共議孩子走良性發展的路子。對平時所謂“雙差生”表現,老師要不定期與家長進行電話溝通,針對有思想異常的孩子,班主任等教育管理者,可以進行家訪,目的使孩子共同處于家校共同監管之下,使他們走上成材、成人之路??傊?,教育工作者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孩子都能愉快、幸福、健康生活、學習,使之成材成人,我們的德育任務還任重道遠。
作者:王瓊 單位:沭陽縣北丁集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1]蒙冠賢.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5(34).
- 上一篇:素質教育下小學教育管理機制研究
- 下一篇:學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