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患者健康教育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12 10:58:58

導語:內科患者健康教育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科患者健康教育管理論文

摘要:目的:研究回授法在內科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應用。方法:選擇內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采用“電腦隨機法”將50例內科患者均分為兩組,觀察組在健康教育管理中實施回授法,對照組實施常規健康教育,分析兩組患者的自護能力與生活質量。結果:觀察組患者自護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回授法在內科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能夠使患者生活質量及自護能力得到提升。

關鍵詞:回授法;內科;健康教育;管理;生活質量

研究認為,內科疾病的發病機制主要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因此,患者對疾病相關內容的掌握程度,能夠對疾病預后、康復造成直接影響[1]。由于我國護理專業開展健康教育的歷史較短,在臨床尚未成立規范的管理體系,而對于健康教育管理方面存在局限性,且缺乏效果評價[2]。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6月~2018年8月的內科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電腦隨機法”將50例內科患者分為觀察組25例與對照組25例。納入標準:語言表達、精神狀態均正常;患者和家屬均知情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我國內科疾病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存在嚴重并發癥,如肺部感染、切口感染;伴有視聽覺障礙、認知功能障礙。觀察組25例患者中,男20例,性5例;年齡為34~83歲。對照組25例患者中,男21例,女4例;年齡為35~8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果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健康教育,教育內容以告知患者有關疾病知識為主,并為患者發放健康宣傳手冊,使其能夠加深對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觀察組在健康教育管理中應用回授法。(1)培訓:培訓內容分為兩個方面,即理論培訓及情景模擬。在護理人員上崗前,應對其采取相關培訓,使其能夠對回授法等知識有充分了解,學習內容共包含4個課時,培訓內容有回授法的使用技巧、原則、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等[3]。培訓第2階段實施情景模擬練習,指導護士相互進行學習,并學會體驗,該內容共包含8個課時,直至模擬訓練結束后,由內科護士長、主管護師進行評價,使回授法的提問方式規范性,并對演練過程中存在的偏差和誤解進行糾正。(2)編制術后健康手冊:小組成員通過查找相關文獻和護理論著知識,為內科患者編制一份術后健康教育手冊,初稿內容由營養科專家、內科護士長、臨床醫生共同審核和討論,同時提出修改意見[4]。邀請內科患者對修改后手冊進行閱讀,從而了解患者有無歧義和難懂之處。定稿的手冊包括術后切口護理、營養支持、康復鍛煉、居家指導、管道及氣道護理等。(3)具體措施:①解釋:護理人員需加強患者術后相關知識的了解,如如何保證呼吸道通暢、傷口的清潔換藥、切口和管道的護理以及如何飲食營養等,在講解過程中,護理人員需保持柔和、緩慢的語速,并與健康教育手冊相結合補充相關知識。為了使患者記憶負擔減輕,每次健康教育內容應以2~3個點為主,并在講解過程中應用通俗易懂和簡單文字表達。②評估:由于部分內科患者佩戴硅膠氣管套管,無法發聲,導致護患存在溝通障礙。因此,應給予患者寫字板,指導其將所表達的內容以文字形式表示,并向患者解釋該做法的原因[5]。在整個教育過程中,保持溫和、親切的語氣,避免態度嚴厲,使患者心理壓力增加,導致其產生不愉快體驗,對健康教育效果造成影響。③澄清:當患者描述或演示正確時,護理人員應給予其一定鼓勵和肯定。比如“您做的很好、謝謝您的配合”等,若患者無法將信息準確反饋或復述時,護理人員應進行正確歸因,并了解回授法的目的并非患者,而是教育本身。比如“我可能講解的不夠明白,您應該……”,對其錯誤認知及時糾正,并對其遺漏和不了解知識進行重復性教育[6]。④再次評估:最后邀請患者重新演示或回答之前存在錯誤認識的信息,并對患者是否真正理解進行再次評估,比如“您還存在什么疑問?”等,在為患者傳授新的知識前,應對患者是否對之前知識充分了解進行評估。1.3觀察指標。統計兩組患者的自護能力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t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自護能力評分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自護能力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2.2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情感狀況、生理狀態、功能狀況、社會狀況等方面的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回授法主要是指在健康教育后,指導患者將所學的健康信息用動作演示或語言復述,具有安全、有效、易懂等特點的一種健康教育方法[7]。該方式并非單一的信息傳遞過程,而是一個迭代過程,主要是指護理人員通過檢查患者對信息的理解程度,并糾正其錯誤認知和再次解釋,由此促進信息傳遞的有效性。回授法共包含四個步驟:解釋—評估—澄清—再次評估,通過引導患者將健康教育信息以演示或復述的形式表達,護理人員應對其存在疑問進行解答,并糾正其遺漏和錯誤知識,使其能夠對各項知識有充分了解。在實施回授法過程中,應遵循因人施教、循序漸進的原則,為患者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護患關系[8]。且從研究結果可見,觀察組在健康教育管理中應用回授法,能夠使患者自我護理技能提高,增強日常活動能力,使其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調動,提升患者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自覺采納健康的行為,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達到提升生活質量的目的。綜上所述,回授法在內科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能夠使患者生活質量及自護能力得到提升。

作者:郭琛 單位:浙江省諸暨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