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圖項目教學法研究

時間:2022-12-11 09:07:34

導語:機械制圖項目教學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械制圖項目教學法研究

摘要:針對傳統教學方法在本科機械制圖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差的問題,提出了以職業活動為導向的項目教學法。通過與傳統教學方法的比較,確定了項目教學法的培養目標與實現形式,以“齒輪零件”為例,設計了項目教學的實施方案,并提出了項目化的學生成績評價體系。學生成績樣本反映出效果顯著。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機械制圖;盤類零件

機械制圖是工科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課程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繪圖、看圖能力以及計算機畫圖的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傳統教學方法以教師講解為主,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繪圖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為了有效提升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培養應用型人才,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本文提出了將項目教學法引入機械制圖課程中。

一、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通過教師制定系列完整項目方案,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空間思維的創新性,加強學生掌握和應用知識的主觀能動性。傳統教學方法是以學科的系統知識和理論原理為導向,以講解知識與技能為目標,以教師、課堂、課本為中心,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的被動輸入式教學方法,而項目教學法不同,是以人才塑造為中心,以能力達成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任務為實施方案的雙向溝通、主動吸納知識的教學方法。

二、機械制圖課程培養目標與實現形式

有效培養應用型人才是教學改革的重點,讓學生主動融入教學課堂,積極探索未知知識,增強學生實踐能力是本課程將來努力的方向。本課程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繪圖技能和空間想象能力,具體如下幾方面:(1)培養圖學思維理念,由“形”到“圖”再到“形”;(2)培養繪制和閱讀零件圖和裝配圖的能力;(3)培養空間幾何問題的圖解能力;(4)培養空間想象能力、構思能力和造型能力;(5)培養學生計算機繪圖的能力;(6)培養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和細致嚴謹的工作態度;(7)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項目教學法把整個教學過程分解為若干個項目或任務,在每個教學任務中,小組同學共同參與,任務的完成過程就是教學目標實現的過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繪圖和讀圖能力,同時,學生以主體身份參與項目,更能深刻理解每個知識點的關鍵所在,這是項目教學法的精髓。在項目的進行過程中,教師的身份也在發生變化,由課堂的主導地位轉化成小組工作的輔助,從而讓學生更有主動性。課程的培養目標與實現形式,如表2所示。

三、項目實施方案

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是一個完整的流程,他包括幾個組成部分:項目制定—項目實施—知識技能與素養培養—成果展示與評價—項目總結。如圖1所示。(一)項目制定。項目教學中的開端是項目的制定。項目教學方法能否順利展開的關鍵點在于項目設計的合理性。項目的制定應滿足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創新性,針對難理解且重要的知識點,盡量設計為創新性的項目教學環節,以繪制齒輪零件圖項目為例:課堂講授齒輪零件工程圖畫法—確定項目任務為齒輪繪制—同學們分組實踐—制作紙模型—繪制CAD工程圖—展示制圖效果。讓學生在產品設計中了解繪制工程圖的要點、同時培養工程意識,繪制圖紙要有嚴謹的工匠精神,為專業課學習做鋪墊;二是拓展性,項目的設計不僅要有創新性,而且要能夠讓學生舉一反三,在當前儲備的知識水平下拓展新的思路和思考,如在標準件與常用件畫法部分,我們可以設計一個齒輪連接的畫法項目,進一步讓學生去思考齒輪和鍵在部件裝配畫法中的重要關鍵點,通過一個項目舉一反三,深入貫通;三是要密切結合專業課的特點,機械制圖課程的定位是專業基礎課,它在同學們的專業課學習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因此項目內容可與學生專業知識相聯系,為將來學好專業課打下一個好的基礎。如表3所示。(二)項目實施。項目教學有效完成的關鍵在于項目實施。第一,教師制定好項目任務后,分發項目任務書,比如:齒輪的繪制,學生首先分組完成草圖的繪制、用CAD繪制工程圖、用solidworks完成立體的建模。教師可以給學生做啟迪式的講解,積極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第二,項目實施采用分組作業的教學方法,全班同學以5到6名學生組成一個組,實行組長負責制。組長針對各次不同的項目任務,小組內部分工合作,繪制完草圖后,按照國家標準依次繪制CAD零件工程圖,同時小組其他成員繪制solidworks立體模型,小組合作共同完成所有項目工作。教師這時是作為一名“旁觀者”,給與學生實時的引導,啟發學生探索新知識,同時督促查看項目進展情況,確保所有同學都能夠積極參與,共同實施完成項目的全部過程。(三)成果展示與評價。成果展示環節,按小組整理各組成果,并向其他小組展示匯報本小組的項目成果,包括CAD工程圖SolidWorks模型。例如:齒輪繪制項目的成果展示如圖2和圖3所示。(四)項目評價。項目評價包括自我評價、組內評價、教師評價。教師和其他小組同學一起對項目的最終展示情況進行查看,客觀評價各個小組的項目過程和最終成果。評價環節中,重點考察學生在項目中的參與程度,掌握的繪圖技巧以及規范性。以齒輪繪制為例:課程總成績100分,將平時分數設為60分,其中平時任務50分,考勤10分,平時任務成績不僅有教師評價,還有學生評價,在學生評價中包含學生自我評價和小組互評。這樣綜合評價不僅提高了教學效果,而且讓學生參與評價他人,從而找到自己的不足,能夠快速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綜合能力。學生成績評價體系如圖4所示。(五)項目總結。首先,學生自我分析在項目運行中存在的優點和不足,各小組長總結小組成果與可能存在的問題,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發現自己理論與實踐的差距;其次,教師總結這次項目運行中的重點和難點,針對不同小組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吸收相關知識點。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團隊工作能力和有效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學習制圖課程的積極性。

四、結語

教學實踐反饋,本研究能夠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

【參考文獻】

[1]方建華,范軍.淺析項目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6(32):191.

[2]楊元秀.淺談項目教學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8(2):86.

[3]李琦.項目教學法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現代化,2017(37):151-152.

[4]鄒新斌,肖霞.項目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比較研究[J].科協論壇,2012(11):180-181.

作者:婁玉華 單位:太原科技大學晉城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