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理念研究

時間:2022-07-01 11:19:11

導語:現代教育技術理念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教育技術理念研究

一、教育技術的概念

1.教育技術的歷史起源

美國最早提出了“教育技術”的概念,教育技術的發展軌跡也較為清晰,對世界各國教育技術研究的影響也最大。教育技術的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的20年代。早在二戰中,美國政府就招聘霍邦等視聽教育專家參與制訂戰斗人員培訓計劃,以此來解決優秀的士兵緊缺和受訓人員文化程度較低兩個問題,視聽設備在當時被廣泛地應用。軍方購買了5.5萬部電影放映機,并花費10億美元制作培訓膠卷,從而迅速地培養了大批戰斗力較高的軍事人員。以至于二戰結束后,戰敗的德國投降時,他們的總參謀長說:“我們能精確計算并準備戰爭中每一件要發生的事,但唯獨沒有想到的,就是美國人把他們的普通老百姓培養成戰士的速度。”此時教育技術的作用得到了充分體現。國際學術界一致認為,是媒體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教育技術的產生,無聲電影和有聲廣播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標志著教育技術的真正起步。美國教育技術的形成和發展追根溯源基本上可從三個方面來講:第一,視聽教學運動促進了各種學習資源在教學中的運用;第二,多樣化教學促進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教學;第三,教學方法的多樣化促進了教育技術的核心即“教學設計”學科的產生。三個方面的發展,雖然關注點不同,但基本上都和從“視覺教學”到“視聽教學”到“視聽傳播”到“教育技術”這一發展模式相吻合。

2.教育技術的研究領域

美國視聽教育家戴爾(Edgar Dale)1946年寫的《視聽教學法》一書中,提出了“經驗之塔”的理論,為教育技術研究領域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此后,戴爾和他的學生芬恩在上世紀60年代提出,視聽傳播要想成為一個行業,必須發展自己的理論、研究和技術,并把這一領域命名為“教育技術”(instructionalTechnology)。因此,視聽傳播作為教育技術的雛形,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觀點。此后,媒體技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教育技術的主要研究領域,也正因如此,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學者認為媒體技術是教育技術的一個重要標志。目前,仍有很學者認為教育技術就是教育中的媒體技術、教學心理學和教育系統方法這三個研究方向的匯合。而這一觀點仍然是教育技術研究的一個重要指導方向。20世紀以來,隨著媒體技術的發展和理論的更新,“視聽教育”的名字已經不能完全代表國際教育組織研究與實踐的領域范圍,美國視聽教育協會于1970年6月25日正式更名為“教育通信與技術協會”(其英文原名為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簡稱AECT)。教育通信與技術協會在1972年正式將“教育技術”定為研究與實踐的領域。

3.教育技術的定義

“教育技術”這個名稱確定以后,教育界人士便開始討論它的定義。美國教育通信與技術協會于1994年了教育技術的定義:教育技術是研究和實踐學習資源的開發,學習過程的設計、利用、管理和評價。這一定義也是在中國引用最為普遍的。但這一定義,應該叫做一個科學定義,而不是一個普通的容易讓人理解的描述性的定義。要想理解這個定義必須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基礎。為了讓每一個普通的教師都了解“教育技術學”到底是什么,我們需要一個普通的定義,我們可以把教育技術簡單地作如下解釋:教育技術是改造或創新一些技術并使之更適合教育教學需求的科學。教育技術的最終目的是改進教育。教育通信與技術協會在2005年發表了最新的教育技術定義:教育技術是一門關于如何通過創建、使用和管理適當的技術過程與學習資源,來促進學習和改善績效的符合倫理實踐的科學。這一定義將教育技術的研究領域描述為“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問題,改變了原來“教學過程”的說法,突出了現代教學理念要從“以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為中心”,從教授知識轉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轉變。“學習過程”是學生利用學習資源與學習環境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學習資源”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顯現的或潛隱的條件。現代教學理論要求學生必須成為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主動者,相應的教師則不再是灌輸型的教授知識,而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和更好的學習環境,并幫助和推動學生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源與環境。在該定義中,教育技術的研究范疇不僅包含了教學領域,也涵蓋了企業的績效領域,同時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育技術的實踐研究要符合倫理規范。新的定義將“創造”納入教育技術的研究范圍,強調了“創新”在教育技術中的重要性。

4.中國對教育技術的定義

中國的教育技術在早期主要就是音頻和視頻的應用技術及一些其他相關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也就是早期的電化教育技術。教育形式主要是以廣播、電視、衛星為載體,形成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后,現代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各種信息資源的傳播速度、傳播方式及資源共享方式都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這也就使得中國的教育技術在教育資源、教育方式、教學方法等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教育技術標準(Standard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of China,簡稱SETC)是對所有參與教育過程的人員:學生、教師、教育管理者和教育技術職業人員應具備的教育技術素養的明確規定。對于學生來講,技術素養是在校學習期間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教育技術的實施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的需要具有保證作用;而對于教師、教育管理者和教育技術職業人員來講,技術素養是參與教育、教學過程的必備條件。教育技術的實施,對提高教師、教育管理者和教育技術職業人員的素質,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具有明顯的導向作用。

二、現代教育技術的概念

1.現代教育技術的起源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文字的產生和演變見證并記錄了世界文明的發展歷程,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也正是文字的產生使知識實現了超越時空的傳播。廣播、電視、電影等視聽技術的產生提高了知識傳播的質量。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科技的發展,將語言、文字、聲音、圖像等多種信息資源融于一體,使知識的學習和傳播進入三維立體時代。多媒體技術的形成和發展也就是現代教育技術的起源。現代教育技術所體現的信息資源的多樣化、信息符號的數字化、信息處理的高速化、信息存儲的簡單化、信息傳播的立體化,都為現代教學過程的智能化提供了可能,也使得所有想要自主學習的人能夠隨時隨地獲取到想要學習的知識,方便快捷地共享世界最前端的文化知識。

2.現代教育技術概念

“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技術”名稱的區別主要在于“現代教育技術”加上了“現代”一詞。從“現代”一詞的字面上理解,可以歸納為兩種解釋:第一種是指現在新出現的教育技術,這是相對于傳統教育技術而言的,這種解釋更突出對傳統教育技術的創新;第二種是指現在正使用的教育技術,它既包含了傳統教育技術又包含了新出現的教育技術。兩種解釋相比較而言,第二種含義更廣泛一些。現代教育技術突出“現代”二字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主要研究與現代科學技術相關的課題;(2)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作為教育信息的傳播載體,為教育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與環境;(3)利用科學、系統的教學方法,使教育技術更加具有時代特色,更智能化、先進化。

三、現代教育技術的特征

1.從教學模式看

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所形成的教學系統,充分體現了個性化自主學習和教與學相互協作的特點。教學基礎的先進化,教學環境的特殊化,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教學資源的豐富化,都使得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自主學習。與互聯網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現代多媒體教學系統可以實現跨越時間與空間的交流,這一點更是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

2.從教學內容看

現代教育技術充分體現了教學內容豐富多樣化的特點。互聯網和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文字、聲音、圖像集為一體,立體地呈現在學習者面前,為學習者創造了一個跨越時間與空間的學習環境和通古貫今的知識體系。知識的豐富多樣性則為學習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從教學手段

看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所形成的教學系統最主要體現在多媒體教學系統的應用。多媒體系統是指利用計算機技術和數字通訊網技術來處理和控制多媒體信息的系統,從廣義上分,多媒體系統就是集電話、電視、媒體、計算機網絡等于一體的信息綜合化系統。而多媒體教學系統就是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去,這樣學生學習的過程不再是枯燥的課堂講授,抽象的書本知識變得數字化、簡單化、智能化,使得學習過程更加豐富多彩,更利于知識的傳播與吸收,更顯著地提高學習成效。

4.從教學范圍看

作為一門新興的科學,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具有開放性。現代教育技術對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都保持開放的態勢。不斷有新技術被引用到教育教學領域,如信息通信技術、流媒體技術、智能技術的應用,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等心理學理論的應用,企業績效管理技術、遠程教育技術、社會學、營銷學的應用等等。教育技術作為教育的一個制高點,已經成為21世紀新時代教師的必備素質,不可避免地涉及各個學科領域,數學、語文、物理、化學等。不同的學科在教學中需要不用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因此現代教育技術以開放的態勢吸納了更多的理論和方法。而教育技術的突破和創新正是源于這多方面學科理論的引入。

“科教興國”是黨中央、國務院按照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科學分析和總結世界近代以來特別是當代經濟、社會、科技發展趨勢和經驗,并充分估計未來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技術發展科教興國對綜合國力、社會經濟結構、人民生活和現代化進程的巨大影響,根據中國國情,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宏偉目標而提出的發展戰略。是我國發展教育的重要舉措,可見我國對教育技術的發展也極為重視。技術是人才走向全球化的通行證,而人才來源于教育,因此教育與技術的結合,把技術應用于教育,培養更好的人才,推動生活、經濟、文化的發展勢在必行。我們已深刻認識到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應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充分認識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要求。教育技術正從教育改革邊緣移向中心,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將會越來越重要。

作者:侯寶萍 單位:天津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