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術教學策略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10 06:26:00
導語:高校武術教學策略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調查對象與研究方法
綿陽市三所高校(綿陽師范學院、西南科技大學和綿陽職業技術學院)的300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訪問(對教師和學生進行訪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和訪問法,數理統計法,綜合分析法。
2結果與分析
2.1阻礙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阻礙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是多發方面的,但是主要因素是運動場管不足且質量較差,這已成為目前突出的問題,大學生對武術的了解主要來自電影,武術俠小說和書籍雜志,說明大部分同學沒有武術基礎,因此在進行武術教學時,特別是在教材的選擇,教材的要求和進度的安排上必須考慮這一因素,做到因材施教。
2.2高校武術教學的安排武術是中華民間傳統體育運動項目,歷史悠久,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不論是徒手還是拳腳動作,還是使用器械的技巧,都包含有跑,跳,閃,躲,滾,翻,拳打,腳踢等基本技能,要求手眼,身法,步,協調統一,武術運動中的套路演練能夠全面提高人體各項素質,但是目前綿陽市高校武術教學內容依然以初級拳(械)和簡化太級拳為主。
2.3高校武術選修課學生對武術教師的教學評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直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名好的教師不但能授業解惑,而且能教會學生如何自我學習,目前高校武術教師具有良好的教學水平,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學生表示不滿意,這是一個敏感但是又不能回避的問題,同時,還發現許多高校雖然開設武術選修課,但是,卻嚴重缺乏專業的武術教師,出現一名教師身兼數個項目的情況,雖然目前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評價還比較滿意但高校武術教師的整體業務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
2.4武術的“技擊”本質體現不充分教師在教授武術的過程中武術運動的本質特點踢,打,摔拿等技擊動作,在教學中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沒有得到學生的認可,現行教材中武術的基本功和基本技術的教學占據絕對比重,教師教授內容以套路居多使頗具技擊實效的武術動作向肢體練習的“舞武”演化,最終使學生失去對武術的學習興趣。
3分析與討論
3.1學生武術基礎較為薄弱,水平不均衡學生的武術基礎是教師制定教學目標的前提,是安排教學進度以及實施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從調查可知,3%的學生學過武術基本功和武術套路,武術基礎較好外,大部分學生武術基礎薄弱水平不均衡,這就為武術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要求教師因材施教,分組學習。
3.2轉變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教師應該轉變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思想,重視學生的愿望,突破原有的武術教學模式框架,與時俱進,敢與思考,勇于摸索積極實踐,大膽放棄學生不想學的內容調整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從實際出發,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如教學設備,學生男女比例構成及教師的教學專長等,謹慎挑選教學教材努力鉆研教材,熟悉掌握教材,思考教學的方式方法和可能出現的教學問題為教學改革做好業務思想和心理上的準備。
3.3采用多種形式,發揮學生的智慧和創造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是學生的天地,因此,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盡情表現并發揮學生的智慧和創造力,鼓勵學生相互學習,在切磋中根據個人的“實用”需要突破教材的框架,對所學的內容作適當的改變,同時,還要采用靈活多樣的組織形式,啟發學生思維,比如,讓某一組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演示他們的創新動作,鼓勵全班同學對他們的動作進行評判,思考,改進,使學生在交流中學習提高,這樣的學習是一種民主的探究性的學習,有利于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更主動,氣氛更和諧,身心更愉悅,教師在課堂上要主要觀察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進行引導和調整努力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氣氛,要把武德教育貫穿到教學的始終,重視學生人身安全,防止傷害事故發生,使學生在相互尊重的友好氛圍中進行學習和提高。
4結論與建議
武術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優秀的傳統體育項目之一,在商品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武術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視,但現有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武術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與缺陷,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今后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武術改革的模式,更好的發揮武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同時各類學校應該從自身實際出發,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科學的安排和組織武術教學,改變舊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豐富高校武術教學的文化內涵,采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武術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習武興趣,全面提高高校武術教學的質量。
各高校在設置武術課程時,明確以學生為主體,以人文發展和娛樂性為基點注重學生體育需求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增強體質與提高健康水平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等目前關鍵性問題,即一切活動均應圍繞著如何促進學生發展這樣一個重要核心,構建合理,科學的適合學生個性心理發展的教學體系,在原有的基礎上適當增加武術理論知識的講授,適當降低考試,評估要求,努力向素質教育轉變,使學生能在一個比較寬松活潑的環境中學習基本技術并得到身體鍛煉,改善教學場地,器材和設備,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體育學習,鍛煉的環境,同時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
- 上一篇:大學教學管理網絡化系統分析論文
- 下一篇:高校教學質量提高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