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園本教研研究論文
時間:2022-01-10 04:06:00
導語:幼兒園園本教研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建立靈活的教研活動組織形式,促進教師在積極、主動的行動中研究。
我們教研培訓的目標是培養樂于研究、善于研究、享受研究的老師。這是最理想化的狀態,也是很難做到的。但是,我們依然嘗試著,從教師感興趣的方式入手,一路走來,也積累了一些有趣而便捷有效的策略。
1.游戲式的教研方式
教研并非一定是理性、單一和枯燥乏味的,也可以是實干、生動和充滿情趣的。培訓中如果注入了游戲的精神和詩性的智慧,教師就可以不斷地保持研究的熱情,充分地享受研究的快樂。如:我們設計了“角色大轉換”的教研游戲:請一名老師組織活動,其他老師當小朋友,要求是一定要進入角色,展現真實。于是,活動過程中,發生了許多讓人捧腹的事件:如,有的“小朋友”聽不懂“老師”的問題;有的“小朋友”嫌沒意思坐不住;還有的“小朋友”因為“老師”讓大家重復做的次數太多而“罷課”,自己玩兒去了……哄笑過后,帶給老師們的卻是不小的啟示,使老師們進一步認識到一定要在尊重孩子的需求的基礎上來建構和確定合理的教學策略。
我們還設計了“福爾摩斯”、“二人對抗賽”等教研游戲,幫助教師意識到自己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存在的“盲區”,進一步激發教師尊重孩子的獨特思維,學習孩子堅持不懈的探究精神,等等。
2.解決問題式的教研方式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經常會出現種種問題,有些問題是個別性的,有些問題是集中性的。我們經常利用問題小紙條、教師教學問題調查問卷等方式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摸底、調查。對于個別性的問題,我們采用個別的、有針對性的幫教方式;對于集中性的問題,我們則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用集體的力量解決。
3.自薦式上課與邀請式聽課
改變以往指派式的方式安排教師組織觀摩活動、展示活動等,教師可以自我推薦,也可以相互推薦。這樣,既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又避免了因領導的主觀臆斷而忽視了個別教師的進步。教師自薦式上課可以以現場觀摩、說課、錄像等多種形式呈現,根據情況不同,請本年級組、教研組或者全體老師幫助、評議。
管理人員的聽課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果教師把這種聽課當成負擔,當成壓力,就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力。應改變以往隨機抽查聽課的方式,請教師自己和管理人員約定時間、約定內容(前提是保證每人的聽課量),拿自己認為比較自信的活動或者疑問頗多、難度頗大的活動來請管理人員聽,這樣既能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使其正確對待這種指導和管理方法,又能發現每個教師工作中的閃光點并解決了實際問題,實踐以來,收獲頗豐,深受老師們歡迎。
二、建立有效的學習方式,培養愛學習、會學習的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理論素養。
1.向書本學習
(1)圍繞思考題查閱書籍自學,例如:我們曾就“教師提問的藝術”、“如何觀察、怎樣觀察”等問題,請教師查閱資料自學,并以年級組為單位,推薦教師擔任主講向全體教師介紹學習的心得。
(2)充分利用教師辦公室、幼兒園網站創設學習園地,向教師推薦好的文章,并為教師搭建學習、互動的良好平臺。在網站開辟交流論壇,定期更換交流主題,老師們可以在論壇里交流、發表心得、提出意見和建議,濃厚而友善的研究氛圍在論壇的字里行間彌漫著。
2.同伴互助學習
(1)園內自選聽課。教師根據自己所需,有選擇地去聽課,收益遠勝于大規模的集體聽課。
(2)自選教研組學習。我們把教師按特長劃分組別。各教研組有充分的自主制定活動計劃、活動時間和活動內容、形式的權利,并根據各教研組學期初計劃安排,給予適當活動經費,使教研組活動的開展真正做到靈活、有效而豐富多彩。
(3)教師集體交流研討。改革傳統業務園長、保教干事、教研組長一言堂的教研方式,利用“頭腦風暴式研討”、“智慧樹”等參與式培訓的形式,交流、展示教研中存在的問題與共識,讓每位教師成為教研的主人,在與教師群體的互動中解決教學困惑,分享成功經驗。
3.向其他園所學習
教育是開放的,作為教育者以開放的心胸接納別人、展現自我,才能獲得更大的提升。我們多次組織教師到其他幼兒園參觀學習,在參觀環境、觀摩活動、與同行的交流中反思自身的不足。同時,我們也在接待參觀、培訓中獲得了學習的好時機,同行以專業人士及旁觀者的角度提出意見。我們開放地接納同行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有助于更客觀地反思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促進工作的調整和改進。有選擇地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是使自身得到快速提升的又一途徑。
4.專家引領的學習
在教師行動研究的過程中,幾乎每個主題活動都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有些問題往往在園內的教研中無法解決,且在全區的試驗園中具有一定的共性。這時,上級教研部門的專業引領作用很明顯凸顯出來。我們把研究過程中每個階段、每個環節出現的集中性的問題,如:如何對幼兒進行更有效的觀察、觀察和評價的方式、如何通過反思性教學活動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在多元智能創意課程中教師應如何備課、活動區的創設等提交給市、區教研部門,各位專家和領導不遺余力、耐心細致地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對教師開展了解決問題式的培訓講座、兄弟園經驗介紹、與教師面對面研討等形式的培訓活動。這樣的培訓和研討,來自于教師工作中的疑難,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決了這些疑難,并最終指導和服務于教師的日常工作,受到了教師們的熱烈歡迎。
5.在反思中學習
(1)提出自我學習、自我專業發展的計劃。請教師根據自身情況制定自身發展目標,從教師的學歷、理論水平、教育實際能力、外語水平等方面入手,制定近期、遠期目標。
(2)自我反思教育實踐中的經驗與教訓,撰寫教育筆記、教育故事和經驗總結。為了調動教師寫好筆記的積極性,我們開展了“每月一評”活動,即教師們每月自評一篇滿意的教育筆記、教育故事、反思筆記或者觀察記錄,幼兒園將這些文章布置在宣傳板上,向全園老師、家長展示。嘗試半年來,我們欣喜地看到,老師們的觀察更細致了,思考更全面了,反思更深入了,寫作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三、建立規范的教研制度,保障教研活動合理、有序地進行。
教研的方式可以是多樣的、方法可以是多變的,但規范的教研制度的建立也是必要的,這是保證教研工作有序、規范、持續進行的前提。我們建立的教研制度如下:
1.每天一次班級例會。可以是10分鐘的商討,對主題活動如何進行、如何分工合作等進行討論。
2.每周一次教研活動。時間是固定的,形式可以多變。可以組織集中教研,更可以在日常教學觀摩中進行,還可以以書面的形式交流或者以論壇交流帖子的方式進行,主要是對本周主題活動中各領域的活動的分析和評議,對教學中發現的問題的研討,也可以是以學期為限的教研組培訓等內容。
3.每月一次交流活動。可以是教師的教學反思、教育故事的交流,也可以是教師個人專題研究的交流,還可以是對某個教學活動的觀摩研討。
4.每學期一次課題總結會。對一學期來教師教研的各項工作進行總結、評議和對各教研組的經驗進行總結推廣。
兩年的努力,感受是深刻的。只有快樂的人才能快樂地生活、快樂地工作,才能有驕人的業績,這一切直接受管理者的管理藝術、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的影響。要知人善任,要懂得教師心理,要掌握教師需求,為教師營造一個輕松、和諧、愉快的學習、研究和工作的氛圍,這樣才能培養一支精良的教師隊伍。
論文關鍵詞:幼兒園教師園本教研
- 上一篇:小學作文教學論文
- 下一篇: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