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時間:2022-03-24 09:25:00
導語:農民工子女思想道德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農民工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狀況及形成的原因1、學校不是很重視農民工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軟指標,升學率才是硬指標。這幾來,學校在素質教育方面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不少學校,還是把學生的中高考成績視為學校的“生命線”、“命根子”,教學成績視為評判學校行政領導的“戰績”,片面追求“升學率”。因此,學校方面還在暗地里還開設“重點班”、“實驗班”之類的特殊班,這與義務教育工作的要求相違背。由于農民工子女的整體素質與城市的子女整體素質相差比較大,因此在這一方面他們的子女往往還是享受不到學校的“特殊待遇”的。也由于學校更關心的是中高考的成績,往往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軟指標”,更談不上農民工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2、民工學校(含民工子弟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難以開展。目前,在極個別民工學校的教育教學條件比不少公辦學校的設施建設還好,但更多的民工學校的校舍還是非常簡陋的,有的只是一棟只蓋了一半的兩層舊樓,教室之間只是用磚塊簡單地壘起隔開。下課鈴一響,廁所前不一會就排起了長龍。學校方面很無耐:“沒有錢,想干什么都不行,只能先湊合下去”。民工學校是大多數民工子女的選擇,但這些學校存在許多問題,多為私人辦學,沒有合法手續,如北京豐臺區現有民工子弟學校57所,其設立均未經豐臺區教育部門批準,辦學者僅一人有北京市常住戶口,文化程度多為初、高中,有的只有小學水平。如上海有一個承包者兼任6所學校校長,怎能辦得好學校?由于辦學條件差,教師隊伍不穩定,無證上崗較普遍;教學質量堪憂,停留在識字、掃盲和托管的層次上。但就是這樣的學校,就是在廣州市,卻接受了當地70%以上流動人口的子女就讀;這樣的學校,又如何談上加強農民工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呢?3、農民工無力顧及子女的管教。農民工家庭大多居住在環境差、管理混亂的城鄉結合部,家長一般工作不穩定、收入很低,整天忙于生計,很少有時間照顧孩子。他們的子女大多在附近學校借讀,有些則因經濟拮據和其它原因根本上不了學,因此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也有相當多的家長有一個錯誤的看法,自從孩子上學以后,子女的教育就完全交給學校。家長只顧“撈錢”,做自己的活兒,從不關心自己的子女的思想動態,只關心他的孩子考得多少分。由于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脫節,孩子們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就不能得到很好地發展,甚至出現了學校教育與家長的做法相違背。4、農民工流動性決定了他們的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缺乏連貫性。農民工的最大特點是流動性大,打“游擊戰”。由于工作地點的不確定,他們的子女的讀書地點往往也就不確定,因而學校、老師就很難全面系統地了解他們的子女的思想道德狀況,也就無法因材施教。有時候學校、老師剛找到教育學生的好方法,教育初步有所成效,學生又因父母的流動而“轉移”,又要到“新”的學校,“新”的學校也只能從頭開始。如此“惡性循環”,又怎能把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做好呢?5、農民工子女進城后,眼界開闊了,對新鮮事物無所適從;城里的學生歧視,農民工子女自卑,決定了對農民工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難度大。“城里孩子愛欺負人”、“城里孩子瞧不起我們”、“我媽媽很少給我零花錢,我也沒有什么新文具。城里的同學就笑話我家里窮,還罵一些難聽的話。我心里難受極了,可是我不敢告訴媽媽。”,這是農民工子女與城里孩子同坐一個教室的切實感受。農民工子女在這樣的環境讀書,很容易使他們的子女產生“階層等級”、“攀比心理”,從而扭曲了他們的靈魂,甚至使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當學生有了這些想法之后,原本父母和老師就和他們存在這么一種“代溝”,這時,就難以對他們進行更進一步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了。學校方面現應該關注這一“弱勢群體”。6、社會上的不良因素影響著農民工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毒賭黃”產品腐化著青少年一代。正由于農民工整天為過日子而辛勤勞作,無力管教自己的子女,社會上的“毒賭黃”更容易腐蝕這些學生。某些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得不到很好的根治,一些人的自由觀念泛濫,過分追求享樂主義,過分地追求金錢享樂。為達到此目的,一些不法分子偷稅漏稅,謀財害命,一些人迷信思想抬頭,迷信活動有所抬頭,一些人損公肥私。文化市場的“黃色產品”(黃色書刊、黃色錄像)仍有自己的“天地”。所有這些,與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宣明的反差,使得學校這根本來就脆弱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教便變得指揮不靈了,形成了思想道德教育學校天天講,不良風氣學生照樣學,“黃色產品”偏偏看的局面。二、解決農民工子女思想道德教育問題的措施1、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確實加強學校對農民工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目前,我國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約有3.67億。近2000萬名流動兒童,農民工子女是全國未成年人的一支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關系到一個城市的穩定和發展,也關系到城市學生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學校應從大局出發,從整體利益出發,確實做好農民工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把農民工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納入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總體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關鍵是走出應試教育的傳統觀念,真正地把德放在首位,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堅持知與行相統一的原則。既要重視課堂教育,更要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注重自覺實踐、自主參與,引導他們在學習道德知識的同時,自覺遵循道德規范。幫助他們在錯綜復雜的歷史煙云中,端正政治方向,明辯是非,堅定立場,真正地成為人民群眾所歡迎的人。在學生當中尤其是城市學生和農民工子女開展“熱愛祖國、積極向上、團結友愛、文明禮貌”教育,走城市學生與農民工子女結成“一幫一”、“手拉手”的路子,使農民工子女能夠在大都市中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2、根據城市農民工的數量,擴大公立學校的辦學規模,加強對私立學校監管工作。像廣州市這樣的一些大中城市和發展中城市,農民工比較集中,也是農民工子女入學較為困難的地方,“在大多數城市的民工小學中,每年從學校畢業的學生中只有3至4人考進公辦初中借讀”。作為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應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中央對農民工問題的重視,把農民工子女入學納入整個規劃之中。合理調整學校布局,財政方面增加對學校教育教學設施的投入,使農民工子女能進入到公辦學校讀書,接受正規教育,是提高農民工子女思想道德品質的一個非常重要途徑。目前,“改革義務教育經費投入體制,確保農村義務教育持續發展”等建議,已被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在立法規劃中研究采納。加強對民工學校監管工作,逐步逃汰辦學條件差的民工學校,走民辦公助辦學之路,這是加強對農民工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個非常重要舉措。3、認真落實2004“中央一號文件”。保證“城市公辦中小學接收進城就業農民工子女就學的主體,收費標準等方面與城市學生同等對待”的要求得到兌現。現在,不少學校在落實這一政策過程當中,確實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做法,巧立名目亂收費,農民工子女入學費用的門檻并沒有降低。教育亂收費仍然是2004年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2003年我國共查處教育違規收費8.53億元,清理違規收費6.39億元,處理責任人2488人,其中395名校長全部被撤職。2004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各地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將全面推行“一費制”收費辦法。隨著義務教育階段“一費制”的全面實施,物價部門在核定費用標準和管理上應嚴格把關,杜絕中央的政策得不到貫徹執行。只有這樣,才能減輕農民工的負擔,減少農民工的頻繁流動,才能使農民工更有能力送子女上學,才能使他們更有時間和精力對子女的教育和教養。4、各有關部門可聯合社區居委會,開辟“兒童之家”之類的文化活動場所,接納農民工子女。農民工“背井離鄉”投入到城市的建設當中,為城市建設以及城市的發展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社區居委會成為了他們的“娘家”,成為了他們的“依靠”。社區居委會應為幫助解決其子女入學問題,開辟“兒童之家”之類的文化活動場所,接納農民工子女,解決農民工的后顧之擾,使他們更安心地為城市建設和城市發展貢獻力量。社區居委會在開展各項工作的同時,派專人負責農民工子女的管理工作。在所管轄區內的農民工子女的輟學問題、違法亂紀等問題上,更應該起到“娘家”的作用,幫助他們安全度過未成年這一“危險期”。對農民工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家庭、學校、社會要齊抓共管,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多格局。學校教育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到鄉村、工廠、部隊、機關商店、集貿市場進行調查訪問,把學校思想道德教育擴展到家庭和社會;作為家庭,要嚴格教育子女,不能忽視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在社會,要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兩手者都要硬,堅決反對社會上的不正之風的漫延。5、建立學校和家長定期聯系制度、家長和子女定期聯系制度、轉學跟綜調查制度等,共同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應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思想道德教育與社會管理的運行機制,建立好學生個人思想道德檔案。正因為農民工的最大特點是流動大,學校定期聯系家長、家長定期聯系學校的工作尤為重要。尤其是對轉學次數多的學生,家長應主動把學生以前的各種表現告知學校,轉入學校也應與轉出學校主動聯系,共同探討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經驗,盡快地掌握教育學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失教育良機。
- 上一篇:生命教育在新課改中體現
- 下一篇:小學安全演練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