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以生興教以師為本淺析論文

時間:2022-07-20 04:27:00

導語:校以生興教以師為本淺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校以生興教以師為本淺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教學質量方法

論文摘要:教學質量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根基,學校的重點工作就是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就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談幾點個人看法。

校以生興,教以師為本。教學質量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根基。學校的重點工作就是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下面就如何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談談本人的看法:

1科學謀劃,巧用人才,打造教學管理智囊團

作為學校的領導者,對學校的教學工作必須進行科學的謀劃,并預設出教學質量的愿景,在管理上,抓教學工作的領頭雁,多謀善斷,善于用人。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在具體工作中,我為教學校長提供了努力工作的空間,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臺,采取樹威信、壓擔子、清障礙等辦法,充分發揮教學校長的才華,使其業務能力和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體現。在我的帶動和以身示范下,我校教學領導都能自覺地深人課堂教學第一線,以提高教學質量為重點的思想樹得牢,重心下移。一年來,教學校長堅持每天最少聽課兩節,進而了解、檢查學校的教學工作,了解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并堅持實行課上五分鐘的有效監測,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監測里反映出的問題教師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及時進行查缺補漏,達到課課清的目的,同時對于每節課監測優秀率達標的教師提出了表揚,這一做法轉變了老師的工作態度,課上五分鐘監測已成為教師提質的自覺行為,課堂教學成為每個教師自覺提升自己的舞臺,教師的工作熱情達到了新的高度。我們趁熱打鐵,每月在副校長的帶領下,準時地召開具有我校特色的數字化質量分析,質量分析會校長必到,總結得失經驗,激發每位教師的潛力和自身的閃光點。同時副校長也主抓學校老師進行了一次語文論壇“疑探抓”,研討語文教學。這些都成為老師工作中的基點,副校長在教學提升上踐行著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學主任是學校教學工作的橋梁和紐帶,他直接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掌握著每個年組知識能力的導向。我們學校僅有的一位教學主任,但是我也想讓其成為教學中的催化劑,為教學質量提升獻計獻策。為完成我的構想,我解放了教學主任的時間,給予充分的空間,由兩名優秀的教師擔任教導干事,處理繁多的教學之外的事務管理。解放教學主任,使其能夠靜下心來投人到教學研究之中,潛下心來育人。教學主任還將閱讀教學與區閱讀監測有機的結合起來,在自測中發現了許多問題,將教材中的每課的閱讀內容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反復強化,分解到質量監測中,學生的閱讀水平得到了提高。在區閱讀教學測試之前,教學主任進行了一次“試水”,我們有薄弱的學生,但是教學主任特意加大了考試的難度和量,真實地窺探我校的閱讀教學水平,我看著其認真地神情,同意了這個做法。我校與優秀學校相比有差距,但是有這樣一位在工作上不服輸的教學主任我覺得很欣慰。果然那次成績十分不理想,有的班級優秀率才達22。這一次我也參加了教學主任領導的質量分析會,大家再次把卷子擺在自己眼前,審視自己的教學結果,分析學生學情。古語云:“知恥而后勇”,很多老師看到成績的數據統計既吃驚又暗下決心,表示一定要加倍努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學主任同時也借鑒其他學校的優秀做法,及時地傳達給一線教師,使學區內的教學信息暢通無阻。我最感動的是教學主任能夠歷數每個班級的學困生,協助班主任進行教育。四年班級的一個學生語文基礎差,連寫字都不會,教學主任就每天中午讓這個學生到她那進行聽寫。教學主任的業務能力和質量意識在提高教學質量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君子善假于物也”我一直認為無論是學籍干事還是教導干事都是教學的骨干,形成了過硬的教學智囊團,教學智囊團是校長智慧的代言人,他們是校長的外腦,教師的助推器。領導就應植根教學第一線,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凝聚教師,增強了教師的向心力,提高了教師隊伍的戰斗力。無聲的行動就是最有力的號召。

2科學評價,寄情人文,塑造教學一線上的騎兵連

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主力軍是教師。我是團長,教育教學要靠我的團!在學校管理中,必須關注教師的管理,“以人為本”“以教師為中心”。首先建立健全了教學管理的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教師教學評估體系,細化和量化教學各項工作的要求,這樣橫向使教師明確了教學管理的全部和管理的重點,縱向使教師明確了各個管理的環節、過程的評價要求。促進教師真正對自己的教學質量負責。嚴格督促教師的教學常規,向四十分鐘的課堂要質量。在聽課中我們發現了一些薄弱教師和薄弱學科,針對這一問題采取了及時有效的措施。對于薄弱教師,一方面利用集體備課時間多給其教師創造機會,擔任主講教師;另一方面,在跟蹤聽課的基礎上實行了課前說課的實效性備課,即:每天下班后,這些教師都要將第二天的教學內容面對教學主任進行一對一的說課,幫助教師把握教材,找準知識點,理清思路,這一舉措大大的提高了薄弱教師的業務水平和能力,使這些教師盡快的成長起來。在聽課的過程中發現高年級的個別教師對閱讀教學把握不好,尤其是比較長的課文,低年級對于如何處理閱讀與識字的問題存在模糊現象,我們決走在中高年級進行了閱讀教學長文短教的嘗試,借它山之石為我所用,借助教學主任診斷式教學的機會,具體做法:①集體備課。確定統一內容,個人獨立和集體討論相結合進行備課,互相交流備課心得。②拋磚引玉。學年組內,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組內一名教師執教,組內教師進行聽課評課活動。③專題研討。結合教師的課堂教學,研究適合學情的教學策略。使勢單力薄的教師走出封閉的圈子,在互動中發揮集體智慧,獲得解決問題的策略。④同臺獻藝。在研討的基礎上,組內其他教師上同一節課,課后再進行聽課評課活動,在有效的討論中使每個教師都能獲得單獨學習所得不到的東西。⑤同伴互助。教學活動的開展目的是在教師自我反思的同時,開放自己,將課堂教學研究置于集體參與中,在教學中發現問題,通過教學來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使教師在這種正視教學問題的過程中,加強教師之間在課堂教學方面的專業切磋、協調和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