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非智力因素培養論文

時間:2022-07-29 11:09:00

導語:教學非智力因素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非智力因素培養論文

摘要:人的心理活動包括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對人的成長非常重要。在英語教學中,必須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引導和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高度的注意力、濃厚的興趣,才能提高教育質量。

關鍵詞:英語教學;非智力因素

現代教育學有個提法,叫“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為智力因素”。人的心理活動包括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記憶、思維、感知、想象等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注意、情感、需要、動機、興趣、性格、意志等基本因素。達爾文曾說過:“我之所以能在科學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對科學的熱愛,對長期探索的堅韌,對觀察的思索,加上對事業的勤奮。”這說明,非智力因素對人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必須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引導和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高度的注意力、濃厚的興趣,以提高學習效果。

一、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激發他們的內驅力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加強學習動機,增強記憶力。中專生的學習動機是在不同的生活條件和教育影響下形成的,故其內容和表現形式復雜多樣。有的學生學習有目的、積極向上,有的則缺乏求學的意愿。教師應選擇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材料,使學生保持新鮮感,從而產生強烈的興趣,并且老師要輪流使用不同的電教設備,使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情感體驗中順序漸進。使他們的學習動機朝著合理、正確、高尚的方向發展。

正如教育心理學家所述,“一切行動都是由動機引起的”。為此,教師要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目標,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提高道德素質。通過一些名人的故事,比如馬克思是如何刻苦學習外語的,從而領會馬克思的名言:“Aforeignlanguageisaweaponinthestruggleoflife.”(外語是人生斗爭的武器),從而認識到英語是一門重要的國際交流的語言工具,以激發學生學好英語的決心。為使這方面的教育經常化,教師應根據英語教學的特點,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有機地把思想教育融匯在教學之中。如:“TheGreatWall”這課,為同學設計一個“situation”,同學們爭做導游,盡量用所學的語言來贊美祖國,通過對話活動,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懂得要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其中外語的重要作用。這樣的寓思想教育于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易于點燃學生心中之火,也利于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啟發學習的自覺性,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

二、培養和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對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從事某項活動的意識傾向。學習興趣作為驅動系統中積極、活躍的心理因素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學習興趣一旦形成,學生便會有強烈的求知欲。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絲毫不覺得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孔子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就是這個道理。“興趣”,使學生產生了對新知識的需要和追求。

(一)融洽師生關系,誘發學習興趣

教師適時適當的關心、愛護、鼓勵的語言,哪怕僅一個“Welldong”,都會使學生敢大膽地開口,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這樣及時的表揚和贊美,會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自信力。所以,教師盡可能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在學生出錯時,老師針對性地幫助和一聲“Takeiteasy.”,定會消除學生的緊張,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師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和諧共鳴,會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有喜歡老師而喜歡英語,從而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創設良好的英語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

生動活潑、積極主動、輕松和諧的英語課堂氣氛,能使學生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促進學生愉快地去接受新的知識,并在新的知識基礎上聯想、綜合、分析、推理,進行創造性學習。

這種氣氛的創設,要求教師積極挖掘教材本身的情趣,科學有效地利用教材,深入淺出地進行教學;利用錄音、圖表、圖片、簡筆畫、表演來開展生動形象的情景教學;以豐富有趣的語言、多信息、高密度、快節奏、勤反復、不斷變化的手段進行教學。

德國教育家阿道夫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各有異彩的課堂教學永遠賦有生氣,是學生的學習走向成功的基礎和橋梁。教師在教學上可采用課前活動法、激將法、競賽法、討論法、直觀法、表演法、設疑法等。

(三)利用遷移規律,增強學習興趣

學習遷移指的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在學習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引出新知識,讓后一步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礎上,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順序漸進,注意教學的啟發性并隨時向學生提供遷移的機會。如在教學課文“TheLostNecklace”中“Thenecklacecosther400francs.”時,老師無需先翻譯此句,講解“cost”的用法,可以先提出如何表達“某人購物花了多少錢”,學生一定思維活躍,能很快說出一下學過的句子:Shepaid400francsforthenecklace.Shespent400francsonthenecklace.Shespent400francsbuyingthenecklace.Ittookher400francstobuythenecklace.Thenecklacewasworth400francs.Thepriceofthenecklacewas400francs.于是,水到渠成,教師告訴學生還可以由如下的方式來表達:Thenecklacecosther400francs.Thecostofthenecklacewas400francs.學生可以迅速地領會此句的意思和掌握cost的不同用法。這樣既復習鞏固已學過的知識,體會到了用英語表達自我的樂趣,又調動了以往所學的知識來分析、解決遇到的新問題。

三、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使學習興趣持久

意志是人們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調節和支配自己行動的心理過程,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發展智能不可或缺的心理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意志,促進知行的轉化從外語課教學的特點來看,知是基礎,行是結果,由知到行的轉化要靠情感來調節,意志來促進,才能有始有終,知難而進,取得外語學習上的不斷進步。首先,要在教學中突出“二動”、“三自”。即:課堂求生動,課后見行動,努力培養學生的自覺性、自律性和自制力。在知行的有機統一中來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作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為了保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以充分發揮非智力因素,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課堂注意力,以各種教學手法吸引他們并貫穿于全課始終。當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和學生一起猜想、分析,積極地啟發誘導,幫助學生分析出錯的原因,從中點播他們的思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和獨立思考的指導。如新課預習指導、記憶指導、閱讀指導等等,并鼓勵學生去探索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費時少,效率高,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能保持學習興趣的持久性;要注意成功教育,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他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對他們的點滴成績要進行鼓勵,讓其覺得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要強化學生克服困難、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讓學生借助老師和同學的幫助通過自己的思考去獨立完成,強化學生積極的心理傾向,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公務員之家:

總之,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使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兩者都能積極地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來,才能切實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