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單親孩子論文
時間:2022-07-30 06:09:00
導語:教育單親孩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特別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好多家庭隨著人們的婚姻、社會等意識的變化而發生破裂。從教育的角度看,相親相愛的父母,健康的心理發展產生不可替代的良好教育因素。反之,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的學生,其心理容易產生偏差,思想行為上也就會常常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不足。
【摘要】單親生教育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特別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好多家庭隨著人們的婚姻、社會等意識的變化而發生破裂。從教育的角度看,相親相愛的父母,健康的心理發展產生不可替代的良好教育因素。反之,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的學生,其心理容易產生偏差,思想行為上也就會常常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不足。
縱觀所帶的班級,單親家庭呈上升趨勢。憑借多年班級工作實踐,我把接觸到的單親家庭學生進行歸納總結,談談自己的粗淺體會及做法。
首先,是沉默寡言型。他們的父親或母親的工作也不順心,家境不好,家長自己的心態、性格也是沉默不語型的,孩子無法給予細致的關愛。在這樣的家庭里生活的學生性格孤僻,不愿與人來往,沒有活力,對學習的很多內容產生不了濃厚的興趣。既不滿現狀,又自覺無力改變現實。雖然平時也會和要好的同學朋友開心在玩笑、聊天,但是一想到煩惱的家事,便比一般的學生更易陷入憂傷低沉的心境。這樣的學生自卑感很強,自信心弱,很敏感。不愿意同學老師問家事,不愿意家長來開家長會,而對老師的批評保持沉默,也不會主動訴說自己的苦惱。這種類型的學生生活自理能力較強,獨立性強,不過多依賴別人。但感情上渴望親情、溫情。
其次,是脆弱型:女孩居多。因失去父親或母親而倍受溺愛,生活自理能力極差,以自我為中心,總覺得家庭欠了自己,對母親或父親有諸多的要求。學生邊麗是跟父親生活的,但父親給她找了一個后媽。在一次與她書面交談中,她寫到將來要報復父親,理由是父親對他不夠關心。長此以往,這樣的學生心理脆弱,承受不了挫折、失敗。順心的時候會開心快樂,如晴天麗日的小鳥;一點不順心,不能獲得滿足,便會覺得黑天烏地。與同學的交往中,過多要同學謙讓、遷就,很容易就與同學產生矛盾,鬧別扭,覺得自己很可憐,被人欺負。這種類型的學生學習毅力不堅定,遇挫折后很難抬起頭來,因此,學習成績不穩定,時好時壞。
再次,是品行不良型:這種類型的學生家長離異后因工作繁重,工作時間的特別,本身社交活動的繁多,對孩子缺乏有效的管教。特別在孩子放學后的時間里,常常無法在家陪伴照料監督。離異的父親和母親對孩子或互相推委、指責,你冷我熱,有時無端惡習語相向。這樣,學生在冷清的家里絲毫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情關愛,對家毫不留戀,覺得外面的世界是比家里更有吸引力,外面的朋友比父親和母親更令自己感受到“人情”味,更能關照自己。故此,放學后就直奔“更精彩的世界”,與“朋友們”浪跡在網吧、游戲機室,深夜都不愿歸家。其家長不知道或不愿知道孩子在外面什么地方玩,跟什么人在玩些什么東西。有時厲聲的責問,也是容易被孩子的花言巧語和謊話蒙住。有時不愿相信自己的孩子正處于危險邊緣。
單親家庭的學生有的問題行為不是僅僅是他們身上存在,正常家庭的學生也會出現這或那的問題行為,只是單親家庭的學生更容易出現,較為典型的存在種種問題行為。在班級德育工作中,我認為要做有效的教育轉化工作,要區別對待這些單親家庭的學生的不同的問題行為,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手段。對沉默不語型的孩子最缺乏的就是親情、溫情和愉快的心境、歡樂的笑聲。故此,父親或母親、老師同學的關心愛護是醫治這種類型學生的最好的藥方。希望家長在工作之余多和孩子聊聊天,談談心,逛逛街,關心孩子的學校生活。這會令孩子感到愉快。對孩子身上的毛病,不要期望他們能立即改正,也不要輕易給孩子潑冷水,表示自己的失望。孩子的壓力過大,他們的自信心不夠足,成功感會減少,抑郁又會襲擊他們。家長更多的是在旁邊鼓勵,與孩子站在一起,這對孩子來說是最高興的事,因為他們可以感受到親人的支持、鼓勵是出于對自己的愛,那么親情、溫情重新溫暖孩子的心,他們的孤獨感會漸漸消失,能夠開始敞開心懷去感受生活的愉快。老師也要象家長一樣,用多點細致的、關切的愛護之情去引導這種類型的學生參與班級的各種活動,有意識地鼓勵他們和同學們一起去完成分配工作,發揮他們的特長,讓同學們對他們刮目相看。作為孩子不要過多地指責父母,最重要的是將來自己生活的路自己要走好。
對脆弱型的學生,要配合家長做學生的各方面工作,要求家長規定孩子做的家務活,學會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要試著把他當成一個很堅強的學生來看,派些工作給他做,言語要經常鼓勵其勇氣,讓學生逐漸產生一個錯覺:他是一個很勇敢的人,強者是不哭鼻子的,做弱者是很難為情的。逐漸的,這類型的學生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可憐蟲,處處受人欺負。生活自理能力的加強,也讓他們不像過去那樣百般依賴家長。性格、情感開始堅強了,挫折感會減弱,學習的毅力會開始加強,學習成績就會比過去穩定。這種種變化自然就會使他們的自信力強化,會覺得自己還可以幫助父親(母親)和同學、老師,脆弱型就會開始轉化了。
對品德不良型的學生教育轉化工作就不是那么容易出現成效的,往往覺得力不能達的地方是學生家長的工作難做。這些家長有的文化素質差,本身的道德水平不高,不是庇護自己的孩子,就是覺得管不了,或是干脆不管了。不能較好地配合學校班級做工作。好不容易有點成效,放幾天假就前功盡棄了。我們不得不承認,學校的教育工作不是萬能的,但不教育是萬萬不能的。
班主任工作中,我覺得跟這種類型的學生做教育轉化工作,要斗智斗勇。比如與這種學生的談話,如果在辦公室,有許多的老師,學生站著,老師坐著,這種場合、方式方法的談話絕對沒有好的結果。學生有可能就不說話,更不肯說心里話。因為他們覺得這樣的談話擺明是教訓人,加上還有別的老師也幫助一起批評他。敵對的態度不會出善意的結果。最好的談話場合不要在辦公室,就老師學生兩人,雙方面對面地坐著。老師不要用教育者的口吻來說話,用學生們說話的方式、口吻來進行。這樣一來,學生放松警戒,放下敵意,很多真實的話就會說出來,老師就可以了解很多學生的活動,尤其是在校外的生活情況,以便于采取一些針對性的措施。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單親家庭的學生。對于這部分比較特殊的學生的轉化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我們要在盡量不傷害學生自尊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做好工作,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一個動作一個微笑,他們得到了鼓勵、表揚、關愛,把我們的熱情贈給渴望愛的單親學生們。
- 上一篇:醫院實習自我總結
- 下一篇:社區工作實習個人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