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術對高中新課改的作用論文

時間:2022-11-24 11:22:00

導語:教育技術對高中新課改的作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技術對高中新課改的作用論文

關鍵詞:教育技術新課程教育改革

摘要:教育技術是為了促進學習,對有關的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其內涵包括:一、在教與學過程中應用的媒體及其開發與應用的技術;二、分析和解決教與學的總體過程,從而獲得優化效果的系統方法,即對教與學的過程進行系統設計的技術。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涉及到培養目標的變化,課程結構的改革、國家課程標準的制定、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教材改革、課程資源的開發、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師資培訓以及保障支撐系統等。教育技術是隨著教育的產生而產生的,因此教育技術與新課程改革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

一、教育技術的內涵

教育技術一詞的定義,諸多的教育技術學導論課本上都是從教育和技術這兩個詞的定義開始討論起的。然后在歸結教育技術定義時又引用各個專家的不同說法。包括了國內和國外的,1970年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ationsandTechnology,簡稱AECT)的成立。AECT成立后,致力于教育技術領域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工作,分別于1972年、1977年和1994年三次提出有關教育技術的定義。其中以1994年提出的定義:“教學技術是為了促進學習,對有關的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弊顬楹啙?、明確,最具有代表性。

國內的教育技術領域的專家從不同側面對教育技術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其中有代表性的論述主要有:所謂現代教育技術,就是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評價和管理,以實現教學優化的理論與實踐。(李克東,1998)

教育技術就是人類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運用的一切物質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識經驗的綜合體,它分為有形(物化形態)技術和無形(觀念形態)技術兩大類?!行渭夹g是教育技術的依托,無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靈魂,這才是教育技術的真正內涵。(何克抗,2002)

仔細思考各種關于教育技術的定義,不管是AECT的94定義還是國內各位專家的說法,可以看出教育技術不僅僅就是簡單的把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運用到教學中。教育技術的一個含義是在教與學過程中應用的媒體及其開發與應用的技術。另一個含義指的是分析和解決教與學的總體過程,從而獲得優化效果的系統方法,即對教與學的過程進行系統設計的技術。

二、教育改革的發展

教育改革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改變民族命運的關鍵。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確定了90年代我國改革和建設的主要任務,明確提出“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水平,這是實現我國現代化的根本大計”。

為了實現黨的十四大所確定的戰略任務,指導90年代乃至下世紀初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使教育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國家制定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其中包括教育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教育事業發展的目標、戰略和指導方針、教育體制改革、教師隊伍建設等等。近幾年來,基礎教育階段的改革新舉措層出不窮,大多數都把教育改革推向了新的起點。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從素質教育的深化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標志了我國教育改革正走向良性軌道發展。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決不是換一套教科書,也不是課程內容的調整,而是一場教育觀念的更新,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整個改革涉及到培養目標的變化,課程結構的改革、國家課程標準的制定、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教材改革、課程資源的開發、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師資培訓以及保障支撐系統等,是一個由課程改革所牽動的整個基礎教育的全面改革。

三、教育技術與高中新課程改革的關系

教育技術隨著教育的產生而產生,隨著教育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教育技術與教育改革有著必然的聯系。顯然,新一輪的高中新課程改革與教育技術也有聯系。

新課程改革中要求實現教學模式由“刺激———反應型”向“雙向互動型”的轉變。要實現這一轉變就要求教師真正地尊重和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去完成思考、推理、歸納、實驗等過程。那么如何做到將課堂動起來,怎樣調動學生的興趣。就是要運用多媒體去探索一些教學新方法,讓學生的思維的空間擴大、變活。使學生成為課本的真正主人,成為教師的真正朋友。這里面說運用多媒體去探索教學新方法就符合了前面教育技術的兩層含義:一、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應用媒體的技術;二、析和解決教與學的總體過程,從而獲得優化效果的系統方法。

其次,從新課程改革中教師角色轉換這一問題上來看,在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已經確定的情況下,課程改革實施的效果如何關鍵在于教師水平的高低的原由中就包括:“教師需要理解和專門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并能運用到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設計教學,善于在洶涌而來的信息面前指導學生學會處理信息?!敝挥薪處熗耆恼莆詹⑹炀氝\用教育技術才能達到《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所確定的基礎教育培養目標,并特別強調使學生達到若干目標之一“具有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適應時展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收集、判斷和處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學與人文素養、環境意識、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惫珓諉T之家

當然,僅這些還不能全面反映出教育技術與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密切關系。教育技術本身也面臨著改革。那么對于高中新課程改革來說從多方面夠需要更先進教育技術的支持,對于教育技術來說正好趁著這場教育改革將自身提高到一個全新的領域。教育技術與新課程改革相互提高,相互促進。將全新教育技術融合到新課程改革中去,以取得整個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全面的勝利。

參考文獻:

[1]尹俊華等.《教育技術學導輪》.

[2]李龍.教育技術領域的定義體系.

[3]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4]張巧英、莊如虎.淺談新課程改革中教學觀念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