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下共創和諧地理課堂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1 03:25:00

導語:新課程下共創和諧地理課堂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程下共創和諧地理課堂研究論文

摘要: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和諧的環境里,思維才表現得最活躍。反之,在壓抑的思想環境里,在禁錮的課堂教學氣氛中,很難產生創造性思維。一堂和諧生動的地理課堂,無論對于學生還是老師都是一種享受,因此,營造融洽和諧的課堂氣氛,變枯燥無味的學習為興致勃勃求索,是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

關鍵詞:新課程和諧地理課堂

一、創設情感氛圍,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

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與人的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和諧地理課堂教學的基礎。當教師把對事業和學生的感情融進教學時,就會讓知識因為插上感情的翅膀而變得更有趣味和魅力;當教師注重提高自身修養,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時,就會增加對學生的吸引力。首先,教師要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其次要公平對待學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對學業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多關懷,帶著愛心幫助他們,使學習好的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學習差的學生鼓起信心,揚起前進的風帆。另外,教師還要加強自身修養,完善個性,展現個人魅力,使自己擁有熱情、真誠、寬容、幽默等優良品質及豐富的知識面,高超的教育藝術,從而吸引學生,得到學生的愛戴。

二、學會鼓勵、贊賞學生

教師的鼓勵是學生學習的催化劑,一句鼓勵的話能使學生學習信心倍增。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多一些鼓勵性的語言,學會鼓勵學生。對學生的回答,教師要給予積極的評價,而不是簡單的肯定或否定。教師不但在學會贊賞,而且要學會傾聽,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對學生有創意的回答,教師一定要給予積極的贊賞,讓回答問題的學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使其他學生受到鼓勵;即使學生回答不正確,教師也不應該隨便打斷學生的思路,而應積極地引導,讓學生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以致最終獲得成功。例如,在學習“海洋和陸地的變遷”,講到科學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地區進行考察,發現大部分地區覆蓋了層層疊疊的頁巖和石灰巖。在地層里還找到了許多古海洋動植物的化石,從而證明喜馬拉雅地山區曾經是一片大海。班上幾名學生就提出質疑:古海洋動植物化石也有可能是當時發生了臺風、龍卷風吹到山上的?對此,我并沒有肯定也沒否定,而是先表揚他們會動腦筋,然后讓他們在世界地形圖中找喜馬拉雅山是否林海?并鼓勵學生課后上網查詢,用更多的事實來證明海陸在變遷。公務員之家

三、使用生動、幽默的語言

幽默是一種智慧,它常常給人帶來歡樂,并給人以啟迪。在課堂上運用簡潔生動、幽默詼諧的語言,不僅能把無聲無息的書本知識講得有理有情、有聲有色,使學生眼前浮現出各種地理事物的真實表象,而且能給學生言之有物、言之有景、言之有情的語言美的感覺,為課堂建立寬松的環境,活躍了課堂氣氛,輕松地進入學習狀態,使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如教師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來描述地理景觀:“熱帶雨林”,它充滿著旺盛的生命力。林木茂盛,高低錯落,分不清層次;高大的喬木,為了“穩住”自己的身軀和保證樹干的“呼吸通道”,常長出板狀樹根;百年老藤,枝蔓繁多,或纏繞或懸掛在叢林中……使學生運用想象、建立表象,猶如身臨其境,在享受熱帶雨林帶給人類的美麗景色過程中,掌握熱帶雨林的特征。

四、選擇開放的教學方法

構建和諧的地理課堂,教師還要選擇多元的開放性教學方法。所謂多元的開放性教學就是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等方面的開放和靈活,讓學生在師生互動中主動探究。討論式教學、探究式教學和合作學習模式等都不失為較好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山地的五種基本地形”時就可采用探究式教學。課前讓學生觀察山,用橡皮泥捏山,感受山的整體面貌。上課時,學生用水彩筆在橡皮泥上繪出等高線,再用小刀沿等高線切割,擺放到白紙的同一位置上,據此繪制等高線地形圖,探究等高線分布特點與表示的地形關系。這樣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