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養教育的本土化對策透析論文

時間:2022-12-27 03:40:00

導語:媒介素養教育的本土化對策透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媒介素養教育的本土化對策透析論文

論文摘要:在我國的大學教育中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已經成為眾人關注的課題,因而選擇適合我國國情和教育模式的培養方式至關重要。借鑒國際媒介素養教育的經驗,結合我國的具體實際,我國應該實行本土化的教育策略:將媒介素養教育與傳統的德育教育,文學素養教育,美學素養教育,媒介基礎教育在內容上緊密結合,一定會產生不錯的效果。

論文關鍵詞:媒介素養;信息傳播;本土化

當代的大學生是和網絡媒體、影視媒體一起成長起來的一代。在他們的身上,有著信息化時代的明顯印記。上網沖浪、看電影和娛樂節目不但成為很多大學生最重要的日常休閑方式,更成為他們獲取信息,關注世界,與他人溝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也可以說,他們是第一批最早全面的接觸媒介,從媒介中獲取主要信息的一代,“電視、電影、電臺、報刊、電腦、電話、手機、網站、BBS,QQ等媒介技術幾乎能無限制地滿足視聽感官需要,使大眾文化信息對社會的影響已經到了“全方位”、“全天候”的程度,媒體已經成為社會的第二課堂。”大學生們習慣了觀看精美的廣告,觀看俊男美女們在銀屏上演繹人生的幻海沉浮,也習慣了在網上點擊最熱的視屏和帖子。但是,他們卻也逐漸在紛繁復雜,美輪美矣里迷失了自我。現實的情況是,很多大學生在上網和看影視節目的時候,并不能很理性并準確的選擇,接收媒介所承載的巨大而復雜的信息,而是容易被很多充滿暴力、色情、以及不健康的價值觀念所影響。所以,在當代大學生中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十分緊迫,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我國社會的未來發展。

“媒介素養是指媒介受眾對各種媒介信息的解讀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為個人生活、社會發展所應用的能力。”而媒介素養教育就是對這一能力的培養。在世界上很多發達國家,媒介素養教育早已經成為國民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芬蘭、瑞典等很多國家已經在學校里正式開設了媒介素養教育的相關課程。但是,在中國,媒介素養教育的學科建設才剛剛開始。

1媒介發展對當代中國大學生的影響

1.1媒介對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的影響

現在的時代,是一個信息共享的時代,尤其是網絡媒體出現以后,更是改變了觀眾與媒介的關系。媒體既包括傳統的印刷媒體(書籍、報紙與雜志等)也包括影音媒體(如電影、廣播、電視等),還包括新興的數字電子媒體(網絡、DVD,數字影像視頻、手機等)。這些煤體所傳遞的信息己經成為當代人生活中一部分,甚至某種程度上影響著大眾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特別是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漸進成熟的時期。

在無比龐雜的信息中,大家發現,煤介信息的真實性越來越難于判斷。某位明星的出格行為也許是為了曝光率而自我炒作,某娛樂節目評委的極端言語可能是出于再“火”一把的現實目的。影視作品中不斷上演著黑社會的暴力沖突、神偷俠盜的高超技藝、現代婚姻的情感危機,由于媒介素養教育的缺失,很多大學生容易沉人青春愛情劇里的幻想,容易受到災難片的影響陷入悲觀絕望,也容易建立錯誤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1.2媒介對大學生道德觀的影響

古人語:“無德不能懷遠”,意思是說沒有正確的道德觀念是不能有遠大的理想的。可見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的重要性。

總的說來,在電視媒體中,還是有一個比較正確的價值觀體系。我們在很多節目中都能看到媒體做了正確的價值觀引導,比如說:在2008氣我國發生了四川議川地震災難,對災區的一系列報道,都給觀眾,尤其是當代大學生建立了正確的道德認知,很多人前往四川災區幫助別人,大家看到了中國人的凝聚力和高尚的道德力量。女警察忍受喪失親人的悲痛,依然戰斗在救災一線,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素不相識的嬰兒。這些報道給所有的人上了一堂道德課。但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多元價值體系的社會,網絡使很多人有機會發出自己聲音,然而有些人在表達自己的錯誤觀念時,也影響到了別人。利己主義、拜金主義、自私自利等錯誤的道德觀念也充嗤著網絡,在現實中,也由于法制體系不完善、地方政府的效率低下、官員以權謀私等原因,有時也會出現現實中的道德無力現象,也一定程度上會對大學生的道德觀念產生消極的影響。

1.3對大學生個性、理想的影響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一個國家知識分子的總體水平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未來可持續性發展水平。對大學生的培養,既要注重知識能力的培養,也要注重其個性的健康發展。大學生從生理年齡上講雖然已經基本成熟,但從心理發展上來講,還處于一個重要的過渡時期。性格特征正處于漸進成熟時期,比較容易接受和產生變化,較容易受到環境影響。

報紙、廣播、電影、電視、網絡等媒介中所傳遞的信息紛繁復雜,這些信息里面的內容極容易對大學生產生影響。比如說,明星美感影響著大眾審美,大眾往往會刻意追求跟隨煤體的審美導向。2005年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節目的冠軍李宇春成為大眾偶像的同時,也帶動了整個潮流社會的中性裝扮。當然,這種影響不僅僅在外在,李宇春那種灑脫自由的性格,也得到了觀眾:尤其是大學生觀眾的喜愛。甚至很多人對其爭相模仿。

另一個方面,大學生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切莫好高鶩遠,也不要妄自菲薄。然而,影視劇中對權力和金錢的過度渲染,在很多大學生的身上產生了消極影響,對于成功過于急功近利,往往會一事無成。

2對當代大學生進行媒介素養教育的本土化策略

國內很多的學者已經認識到了對大學生進行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性。但迄今為止,還沒有完成切實有可行的實施方式和培養方式。究竟應該怎樣對中國的大學生進行媒介素養教育成為了一個急需解決的課題。以中國大學教育目前的現狀來看,短時間內去制定一套適合中國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課程并不容易。所以,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對當代中國大學生進行媒介素養教育可以和傳統的德育教育、文學素養教育、美學素養教育、媒介基礎教育相結合。

2.1將對大學生的德育教育與媒介素養教育相結合

德育教育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并不陌生,可以說,德育教育一直是我國大學生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然而,隨著近些年大學的擴招,社會環境的變化,也給大學生德育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在新形勢下,再對當代大學生采取傳統的德育教育方法,顯然已經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了。所以,必須從造成大學生心理變化的成因人手,將德育教育與媒介教育相結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現在的媒介對于大學生在德育方面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可以在大學生的德育課中加入媒介素養教育的相關內容,用具體生動的事例解析幫助大學生正確認知媒介的功能和作用。并通過這些事例,讓大學生掌握對媒介的信息進行“批判的思考”的能力,那么媒體信息帶來的消極影響一定會降到最低。

比如:大學德育教育課程里,選擇一些新近發生、并已經由電視媒體做過深度報道的事件,做深入而客觀的分析。對事件人物做出客觀評價的同時,也要談到媒體報道的側重點和關注點。公務員之家

2.2將傳統的文學素養教育、美學素養教育與媒介素養教育相結合

對當代大學生進行媒介素養教育,一定要與傳統的文學、美學、哲學將結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現在的大學生對于傳統歷史文化知識的接受更多的來自于現代煤介,網絡、電影、電視劇等等。“媒介傳播效果對人的影響就像天氣對人的影響一樣,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并且有著各種各樣的存在形式。”很多大學生對于經典名著的了解更多的是通過影視劇,有學者稱,印刷媒介的時代即將過去,視聽媒介的時代已經到來。的確電視、電影給了我們最直接的視覺刺激和便利享受,一部長達一萬五千多行的《伊利亞特》史詩,大眾可以通過觀看僅有兩個半小時的電影了解到情節的大概。很多沒有看過原著的學生,甚至把電影《特洛伊》當成了史詩《伊利亞特》,在當今這個時代,很多人已經不愿意花上幾個月的時間去讀一本厚厚的文學原著了。甚至有些名字如林黛玉、諸葛亮一旦被提起,在很多人的腦海里就出現了陳曉旭和唐國強的形象。所以,只有加強文學素養和美學素養的培養才能讓大學生們了解影視劇只是一種商業時代的快餐產品,本身的價值觀表達已經受到現代社會的多方面影響,與幾千年、幾百年前的原著已經相去甚遠了。

在文學教育的課程中,可以加入媒介素養的課程內容,講解名著時也要和現代的一些影視劇做聯系講解。讓學生們更好的去接受電影作品,也更好的去接受原著。讓他們了解改編后的影視劇作品和原著在思想內涵上的重大差異。

2.3將媒介基礎教育與媒介素養教育相結合

媒介基礎教育與媒介素養教育的結合包括幾個方面。

(1)讓大學生了解媒介信息傳播中的一些基礎知識。媒介基礎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讓大學生了解,影視作品是怎樣制作出來的,每一個節目在產生過程中都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比如說電影、電視體現出的商品屬性和藝術屬性都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商品屬性還要大于藝術屬性。所以,大多數影視作品會為了獲得盈利而在編劇和制作上更貼近大眾的口味和現時代觀眾認可的價值觀念,所以很多電影在制作的時候,從題材的選擇,到人物的塑造,再到主題結找構的建構,都會受到世俗化的影響。對于很多文學名著的改編,為了迎合當代人的口味,往往會使其重要的思想性流失,而變成色情、暴力、特技堆砌成的空洞作品。

(2)教會大學生掌握接受信息的正確方式和方法。古語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媒介素養教育的最終目的還是培養大學生建設性地使用大眾傳煤的能力。盡量規避大眾傳媒對大學生的消極影響。讓大學生正確理解一部影視作品的主題,對網絡上的大量信息進行有序的選擇、加工,吸收。對一些低俗化嚴重的電視節目有一個客觀而積極的評價。

雖然很多西方國家已經建立起了比較成熟的媒介素養教育課程體系,但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尤其是每個國家的媒介發展程度和速度不同,所以,為了我國當代大學生的健康發展,一定要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教育策略,實行本土化媒介素養模式,與具體的教學實踐相結合,對我國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提高將會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