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用心就能贏得精彩
時間:2022-03-26 02:41:00
導語:小議用心就能贏得精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班級管理是小靈的耕耘,要想管理好班級學生,必須用自己的心去喚醒學生們的心,用集體的智慧讓班級贏得精彩。作為班主任應該懂得推陳出新,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班級氛圍;應激發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以及用獎勵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并以制度規范學生的言行,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作為班主任,要想方設法的為自己的班級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關鍵詞:推陳出新自主管理獎勵促進
對于一個優秀的班集體來說,能否形成積極向上、勤勉務實、團結和睦的班風、學風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在良好的班風、學風的引領下,教師開展德育和教學活動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崇尚魏書生的班級管理,也嘗試著做一個懶班主任。但我知道如果盲目的借鑒別人的經驗,豈不成了邯鄲學步了嗎?18年的班主任經歷讓我深知:要想把班主任工作做好,你所做的一切都要有助于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這些年來,我做了這樣一些嘗試:
一、推陳出新,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班級氛圍
與大家一樣,每學期開始,我便組織全班學生把教室重新布置一遍。使班級有一個全新的面貌,讓教室的每一塊墻壁、每一個角落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內容,生動的教育意義。針對班內學生的特點,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制定《班級公約》,張貼名人名言和激勵他們上進的標語。教室后面每期的黑板報上,這些欄目是必不可少的:“日常行為考評臺”和“班級之星評比臺”等帶有競爭性質的評比專欄,以此來激發學生的上進心;還有協調各科學習的“今日安排”,孩子們可以從這里知道他們今天在語文、數學、英語、科學方面該做些什么;還專門設置“清潔天使”這個專欄,讓學生們走進教室就知道:今天哪組同學大掃除,教室該誰打掃,小撿由誰撿。從而使學生們行有可依,言有可循。專門設置由專人管理的“圖書角”,并為孩子們訂閱了有價值的報刊,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二、班主任應激發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有鍛煉和表現的機會,在每學期的第一節班會課上,我注重引導學生圍繞紀律、衛生、學習等方面展開討論:班級中哪些事需要人管,并根據自己的特點,你認為自己適合做什么。學生們積極性可高啦!紛紛毛遂自薦,搶著為班里做事。為了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我把班級的事務盡量細化,讓每個孩子都有事做。在日常行為管理方面:有負責紀律管理的紀律委員,有負責解決孩子們之間糾紛的“法官”,有負責維護班級秩序的“警察”,有負責兩操的領操員,有負責進行晨檢的晨檢員,有專門負責同學生活的生活委員,有督促同學回家的監督員,有負責組織定期更換板報的設計員,有好人好事登記的記錄員,有專門負責進行“優+”統計的統計員等。衛生方面:由勞動委員牽頭組織安排每天教室公地衛生的打掃,并有專門負責安排進行小撿的管理員,還有專門負責檢查個人衛生的檢查員等。學習方面:我們中午和下午不是有輔導課嗎,我和科任教師商量后決定把輔導課的時間讓學習委員組織諧調,每天早上各科科代表向學習委員匯報今天他們安排的復習內容,再由學習委員協調各科安排時間,并把它寫在“今日安排”內,光安排了沒人督促檢查可不行,所以我把全班33個同學分成了三個大組,在三個大組中每科由同學推薦產生一個得力的組長,由他們檢查批改本組同學的家庭作業和科代表安排的每天的復習內容。如果中午由語文科代表組織聽寫字詞或背誦課文,下午輔導課就由英語科代表組織聽寫英語單詞或讀英語課文,接下來就是由數學學科代表抄20道數學計算題進行練習,最后在科學組長哪兒說今天需要掌握的科學基礎知識和需要探究的科學問題。這樣讓孩子們“各守其位,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很多孩子在周記中寫到,管好班級真不容易啊!孩子們在感覺管理有難度的同時,自己也相當于接受了一次非常深刻的紀律教育。在學生明確自己的任務后,班主任就要放手讓學生進行管理。在整個班級中要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這樣一來班主任就只需要綜觀全局,把握尺度。
三、以制度規范學生的言行,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
作為班主任,應該讓學生知道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怎樣做是對的,怎能做是錯。但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所以還需要用制度規范他們的言行,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班級管理還得從建立健全班級各項規章制度入手。每學期開始,我總不會忘記和小家伙們一道制定《班級公約》和《優+評分方案》。《班級公約》主要是用來規范學生的言行,而《優+評分方案》則是用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我們將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細化、量化,實行量化管理,從生活到學習、從值日到勞動、從校內到校外的各種行為,哪些是要加分的,哪些是要扣分的,一一具體化,讓學生知道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不對的,從而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
“有令必行,行必果。”如果只制定班級公約,不去認真執行,學生就會漠視班規。因此,我讓全體學生認真討論后推選出三名責任心和管理能力強的同學來對紀律、衛生、學習三方面來執行評分,并在每周五的中午由分管紀委、衛生、學習的三位同學協助班長進行統計。并在下午的班會課時由班長向全班同學公布。再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說說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夸夸同學的哪些方面做得不錯,還存在什么不足之處,在下周自己打算怎么做。然后班內評定,由同學題名,看看在本周內哪些同學在某方面表現特別突出,從中評選出本周的“文明之星”“學習之星”“勞動之星”等。對于每周扣分最多的學生,我們要求他積極反思,并于每周五的“班級之星”評選活動結束后發言,分析犯錯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借助集體的力量對學生進行教育。通過這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班級的班風和學風得到了改善,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漸形成。一個聰明的孩子,如果沒有養成認真、細致、嚴謹的習慣,就無法想象他能在任何領域做出驕人成績;而一個勤懇踏實的孩子,也許天份并不聰穎,卻很可能在人生競爭中脫穎而出,再加上良好的人際關系、處世原則,更會讓他如虎添翼。我常對學生們說:“我們的班規猶如木棒和繩子,它可以讓彎曲的小樹長成參天大樹。”讓學生真正明白履行班規的重要意義,從而自覺遵守紀律,使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得到糾正。反之對于一些表現好的同學也能從中嘗到“甜頭”。
四、以“‘優+’評比”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班級管理中教師應該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也要培養學生發現別人閃光點的能力。因為人在做出成績之后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揚,尤其是孩子,他們在取得成績后更希望得到教師和同學們的贊揚。所以我又讓學生們結合“班級管理方案”討論并擬定出相應的“優+評分方案”。“優+”就是在優字上面加一個加號,表示最棒的意思。日常行為方面,如果每周沒被扣分的同學就可以獎勵他3個“優+”,扣1分的同學獎勵2個“優+”,扣2分獎1個“優+”,學習方面,作業完成的非常好,就在他的作業本上打上一個“優+”,作文寫得好也給他們打上“優+”,每次考試,根據各科的情況和學生的個體差異,達到不同的目標,獎勵相應的“優+”數。在老師的筆下寫一個“優+”是輕而易舉的事,但孩子們卻把它視為寶,雖然我現在所教的班級已經是六年級了,讓我吃驚的是他們在作業中不但要比是否得了“優+”,還要比誰得的“優+”大。如果比贏,你看他們哪高興勁就足以讓你感到欣慰。
如果學生的“優+”總數達到50個時,就能獲得一次抽獎的機會。這樣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和管理的積極性。就這樣班風正了,學風濃了,教育教學效果也自然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在整個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孩子們的參與意識和參與的積極性是最重要的,作為班主任,就要想方設法的為自己的班級管理注入新的活力,我堅信:用心就能贏得精彩!
- 上一篇:農業博覽園社會實踐活動工作總結
- 下一篇:中學班主任期末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