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中時政教育出現(xiàn)的矛盾與對策

時間:2022-03-28 03:51:00

導語:目前高中時政教育出現(xiàn)的矛盾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高中時政教育出現(xiàn)的矛盾與對策

摘要:在和諧社會下,如何有效開展時政教育以改進和加強高中德育工作值得研究。本文指出了目前高中時政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具體對策與建議,以期為今后高中時政教育的有效開展提供依據(jù)和參考。

關鍵詞:時政教育思想政治課

1當前高中時政教育存在的問題

高中階段是一個人思維和心理從發(fā)展走向成熟的重要時期,高中學生大都喜歡關注熱點問題并隨時隨地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具有強烈的批判意識。加強高中階段的時政教育,結合學生思想實際進行正確引導,對于他們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就時政教育的整體現(xiàn)狀而言,目前高中時政教育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問題。

1.1時政教育認識不足

當前很多高中校在開展時政教育方面不作為,認為時政教育可有可無,甚至把時政課等同于思想政治課;教師授課的隨意性比較大;家長對子女學習時政的態(tài)度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學校、教師和家長都沒有充分認識到時政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對時政教育的認識存在偏差,觀念問題成為制約時政教育開展的首要問題。

1.2時政教育缺乏規(guī)范性

在高中政治教育中,時政教育途徑單一,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滲透時政教育幾乎成了唯一途徑。學生普遍反映沒有時間查找時政資料、學習時政。

1.3時政教育渠道不暢通

在校園中,作為學生獲取時政信息途徑的閱覽室、電腦室、多媒體、廣播設備等硬件設施,很多學校基本都具備,但在使用方面卻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閱覽室的時政資料較少,缺乏系統(tǒng)性;電腦室不能上網(wǎng);多媒體、廣播設備學生不能根據(jù)需要使用,導致學校時政教育渠道不暢通。

2提高高中時政教育效果的主要措施

2.1科學認識時政教育的價值

觀念問題是導致整個高中階段時政教育缺失的根本原因。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領導和教師之所以不執(zhí)行課程標準,關鍵就在于他們對時政教育的認識存在偏差,沒有真正認識到時政教育的必要性。因此,構建完整的高中時政教育體系的第一步必須是使教育工作者重新認識到時政教育的必要性。

2.1.1加強時政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加強時政教育,可以促使學生主動了解國內外重大時事,理解黨和國家的重要方針政策,改變在形勢和政策方面的某些錯誤認識,引導和幫助高中生掌握正確的觀察社會、思考問題以及理性分析形勢的方法和原則,提高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和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愛黨愛國的高尚情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1.2加強時政教育是時展的必然要求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時展的潮流。在時代大背景下,加強時政教育顯得尤為必要。通過時政教育,激發(fā)學生了解社會的興趣,引導學生理性地分析信息,批判地吸收不同信息,用發(fā)展的眼光和理性的思維去看待和分析問題,從而形成正確的政治情感和政治立場。

2.2提升教師的時政教育智慧

在積極推進高中時政教育建設的同時,政治教師應對自己在時政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新的認識,并能根據(jù)具體情況做出相應的角色轉換,不斷提升自己的時政教育智慧和技能。

2.2.1政治教師應成為一名宣傳者

政治教師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政治理論宣傳者,應該著力加強自身的語言修養(yǎng),提高教學語言的藝術性,使自己的教學語言引人入勝、生動形象,具有親和力和感召力,富有啟發(fā)性和哲理性。

2.2.2政治教師應成為黨的理論的堅定信仰者

政治教師應該保持對黨的理論的堅定信仰,具有較強的政治敏感性。必須堅持閱讀報刊雜志,了解時政新聞,保持較強的政治敏感性對紛繁復雜的時政信息做出全面的判斷和合理的選擇,使所選時政信息能夠與教材內容合理對接,既能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又符合國家大政方針的要求和社會所弘揚的主旋律。

2.3構筑時政教育實施平臺

加強時政教育必須保證學生獲取時政信息的渠道暢通,同時要重視學校時政信息資源庫的建設。高中學校時政信息資源庫的建立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2.3.1收集資料

通過廣播、電視、網(wǎng)絡、報刊雜志等途徑收集。

2.3.2整理資料。

日常收集的時政信息既零散又缺乏系統(tǒng)性。因此必須對收集的時政信息及時進行整理。首先要對資料進行篩選,完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過程。其次要對篩選后的資料進行歸類。

2.3.3儲存資料。

儲存資料的形式也有很多,可以把整理好的資料制作成電子版,構建電子時政信息庫。

2.3.4更新資料。

對于資源庫中的時政資料,教師和學生要注意及時更新和補充。

3提高高中時政教育效果的配套措施

從當前高中時政教育活動的空間、時間及其組合和利用看,高中時政教育總的可以分為兩大塊:一塊是課堂教學,另一塊是課外學習。課堂教學是高中時政教育的最基本途徑。

從學校教育看,師生的主要時間和精力用于課堂教學。我們建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選擇一個重大的而又為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以專題的形式進行宣講。時政專題講座是高中時政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時政專題講座不同于時政教育專題課,它具有自己的特點和優(yōu)點。從教學的空間上看,時政專題講座可以年級或以學校為單位進行,超出了班級的范圍,可使受教育的面更大。從單位教學時間看,它比時政知識專題教育課時間更多,一般為兩節(jié)課,有時甚至更多。因此,可以發(fā)揮眾多教育主體各自的優(yōu)勢和特長。

利用課外學習這塊陣地開展時政教育,我們可以選擇時政知識競賽的方式。時政知識競賽是在高中時政教育中,以競賽的形式促進學生學習和掌握時事政治,提高時政教育效果的一種方式。時政知識競賽的最大特點在于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發(fā)掘學生的潛能。

參考文獻:

[1]王海倫.高中生心理特點[N].承德日報(現(xiàn)代教育),2005-11-29.

[2]周長春.江蘇省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測試分析報告[J].中國高教研究,2007,12.

[3]趙霞“.方永剛精神”給政治理論課帶來的思考[J].天津教育,2007,9.

[4]王春璽.方永剛的思想政治教育藝術及啟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5]徐星.方永剛的魅力給德育教師的珍貴啟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