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創辦優良的班級文化
時間:2022-04-25 02:41:00
導語:議創辦優良的班級文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在大多數語言環境中,它特指精神財富。重在培養,旨在育人。班級文化就是班級全體成員共同創造的班級精神、文化環境和行為方式。它是班級成員智慧的結晶,凝聚著班級一切成員的感情、意志和追求,包括班級的班風、學風、人際關系、班級環境、獨特的信念與情操等復合因素,是一個班級的本質、特色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綱要》指出:“要建設健康活潑的校園文化,樹立良好的校風、學風,使學校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的主要陣地”。健康向上,生動活潑的班級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與落實,是一種很重要的隱性教育方式。它不僅對于普及科學文化知識、豐富文化生活、培養學生良好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對于凈化教育環境、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有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塑造學生高尚精神風貌方面,如陶冶思想情操,提高文化修養,健全美好心靈,激勵奮發進取精神等,有著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建設良好的班級文化,必須以育人為目的,調動各種因素,充分發揮一切教育因素的作用,對學生進行全面多層次的熏陶、感染、啟發和教育。我認為,可以用從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一、建立優美的班級環境
環境對人的熏陶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優美的環境能給人以美的感受,啟迪人們對美的感受,啟迪人們對美的追求,激發人們產生美的行為和美的心靈。這種陶冶與教育是無聲的、潛移默化的。這種客觀的、真實的、美的環境,撕掉了華麗的包裝,拋棄了人為的偏見,使學生更易于接受。這種穩定的、長期的環境,有目的、有計劃和系統的環境更能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因此一個班的班級環境,不僅反映出一個班的班風、班貌,更是對學生進行熏陶教育的無聲力量。為此有三個方面的要求:首先是凈化。干凈是第一標準,要時刻保持教室的干凈、整潔、明亮。潔凈的地板、整齊的桌椅、明亮的玻璃、素雅的窗簾、整潔的墻壁。真正做到“窗明幾凈”。其次是美化,以美的思想、美的方法創造美的環境。無論是班級制度的制訂、黑板報的制作、教室字畫的書寫、電視機柜的裝飾、整體的環境設計,都要以美的標準進行創造。最后是專業化,突出特色,使學生在班級文化氛圍中受到行為規范,專業知識教育。我們要在創設凈美的環境中重視這個問題。總之,我們要通過多種途徑,創造一個干凈、美麗、突出特色的美好班級環境。
二、建設規范高雅的語言氛圍
人類擁有自身的交往方式,這就是語言。語言不僅是表達思想、情感的主要途徑,而且是反映一個人內心世界高雅與低俗的重要標準。建立一個良好的教育氛圍,必須從整頓語言開始。語言的傳染性是巨大的,好的語言環境使人提升,惡劣的語言環境使人墮落,成為純潔的班集體中的一片污濁。建立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必須同時注意破與立。破就是破除亂說話、說臟話、說無理之話、說有害的話。立就是提倡語言的規范,要把語言的文明、語言的健康這兩點作為班級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力求形成一個語言文明、格調高雅的環境,消除語言中的臟、亂、差的現象。
三、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
行為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外在表現。行為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外在行為不僅能加強內在的思想信念,而且人與人之間的行為可以相互影響。文明高雅的良好行為對于班級良好風氣形成有著直接關系,而這種風氣的行成又與人為的培養與修剪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班主任老師對于學生行為的觀察與判斷、鼓勵與批評就十分重要,而這一切必須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標準作指導,坐、立、行方面,說話、做事方面,上課與下課,課內與課外,生活與學習等都必須高標準,嚴要求。
四、創造和諧團結的人際關系
一個班集體的力量在于團結,班集體的溫暖在于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諧的人際關系對于培養同學的集體主義精神,樹立班級形象有重要作用,也是一個班集體真正的凝聚力的體現。有了和諧的人際關系,同學才感到溫暖,才感到集體的力量,這是培養學生高尚的集體主義思想的最佳契機所在。要通過各種班級活動和教育活動,示范作用來促進班級團結、和諧、友愛、信任、互相體諒幫助的人際關系的形成。要通過傳統美德的教育,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禮貌用語言等方面的教育,達到這一目的。提倡學生使用禮貌用語,體態用語,班主任應經常性地加以引導、指導,每時每刻注意這些問題,加以創造與維持。
以上四個方面,都是創造一個良好的班級文化的基礎性的工作,而一個班級文化還應體現在與眾不同的特色上,有特色的東西,才能形成真正的班級文化特點。
五、結合本班的實際,建立反映本班特色的班風
班風,就是一個班級的精神信念,這是班級特色的主要反映。或求實、或創新、或嚴謹、或活潑,皆成合格,或情緒高昂,或格調高雅,亦成風格。但無論怎樣,團結、進取、務實、勤奮應成為我們的班風。要在活動中形成班風,充分發揮板報、文化晚餐的作用,在班主任的教育中形成班風,發揮教師的導向作用。要在制度與管理中形成班風,發揮硬件的強制作用。而最關鍵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采取切實可行的引導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結合的機制。
以上筆者從五個方面談了班級文化建設的設想,不盡全面,且討論欠深。如果我們從班級內部環境著手,重視語言、行為的環境建設,追求人際關系的和諧,在此基礎上形成班級獨特的追求與信念,就會創造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形成多層次的全方面的班級文化,就會發揮這種文化的強大教育功能。
- 上一篇:淺談新課件變化學校體育教學中的因材施教
- 下一篇:探討新課件體育教學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