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農村中學課外閱讀中教師的作用

時間:2022-04-25 03:49:00

導語:深究農村中學課外閱讀中教師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究農村中學課外閱讀中教師的作用

摘要:在課外閱讀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法,即教師在課外閱讀中要起到主導作用,用一套可供操作的方法指導課外閱讀。只有這樣才能切實補充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關鍵詞:課外閱讀;教師;學生

新課標以全新的理念談到了課外閱讀的問題,要求學生“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有較豐富的積累”,這同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課外閱讀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必由之路。所以,指導學生搞好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師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目前學生的課外閱讀還存在很多問題,如:課外讀物良莠混雜,學生的閱讀未必“開卷有益”;過重的課業負擔,使學生沒有時間和精力開展閱讀;功利化閱讀之風盛行,快餐式閱讀之風見長:學生對課外閱讀不是作為教學任務來完成,隨意性較大;缺乏相應的督促和激勵,使學生容易淺嘗輒止,半途而廢,等等。要想使學生的課外閱讀收到實效,我認為,語文教師要像對待課堂教學一樣,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介入學生課外閱讀的各個環節,用一套可供操作的方法來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

一、選書

新課標中推薦了一些經典篇目,還給教師留下了推薦的空間。教師可根據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經驗,進一步有計劃地開列出符合課程標準“建議”的富有特色的篇目清單。選書的前提是要求有較大的選擇面,除了名著等經典書目,教師還要在平時關注出版動態,要留意報刊雜志,關注當前的熱點圖書但又不被媒體左右,關注獲獎作品又要考慮學生的閱讀實際,找到真正優秀的并能與學生興趣點結合的作品。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最好讓學生參與選書,師生一起來商定課外閱讀的書目,這也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保證閱讀質量的有效途徑。

二、指導閱讀

課外閱讀不能書單一開就萬事大吉,不少課外閱讀由于缺少了教師的指導而變成了學生的“自由閱讀”,因而閱讀質量不高。要提高閱讀成效,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指導。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掃除閱讀障礙。很多經典作品的內容遠離學生的生活,不易讀懂。因此,教師要向學生介紹作品時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等,賞析精彩章節。幫助學生掃除閱讀障礙。

激發閱讀興趣。除了讓學生參與選書,一開始就調動起他們的閱讀積極性外,還可以給學生介紹古今中外名人熱愛讀書的故事。樹立起榜樣,讓學生認識到讀書對于成才的重要性;介紹身邊一些學業有成的人的讀書事跡,用活生生的實例對學生進行引導;在課文教學之余,引導學生擴展開去,去閱讀有關的書籍資料。不僅擴大了閱讀面,且能引起學生對名著的興趣,如教學《林黛玉進賈府》,要求學生去閱讀《紅樓夢》;教學茨威格的《世間最美的墳墓》可以介紹學生去閱讀托爾斯泰《復活》等。還可以借優秀影視劇對學生產生的強烈震撼與感染,引導學生去閱讀相關的名著或類似的名家名篇。其實,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有很多,老師可以在教學中。在師生交流中抓住契機,因勢利導,調動起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進行方法指導。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閱讀方法指導,使他們學會在課外自己閱讀,如瀏覽法、泛讀法、略讀法、精讀法及慢讀與速讀等方法;教學生學會摘抄、剪裁、編寫讀書卡、編寫閱讀提綱等方法;指導學生去寫讀書筆記來積累知識,讓他們把零碎的知識集中起來,劃歸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去。讀量的目標任務分解到每個學年,每個學期,甚至是每一周,讓學生逐步達到規定的要求。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對絕大多數中小學生來講,閱讀活動主要表現為興趣化的閱讀,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讀物可能閱讀的積極性很高,而對一些雖然有意義、有價值但不感興趣的讀物卻不愿顧及。實際上,僅靠興趣來維持的閱讀是不長久的,而新課程標準以及教師推薦的讀物,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感興趣的;課程標準規定的閱讀量,學生不下一番苦功夫也是難以完成的。立足于學生實際,把目標任務分解、明確,有利于培養學生閱讀的自覺性、自制性,完成興趣閱讀向意志閱讀躍遷,保證閱讀任務的順利完成。

做好時間分配。閱讀是需要時間的,課外閱讀的主要時間在課余、假期,但把所有的閱讀任務都放到課外去并不合適(課外閱讀并非單指課余閱讀,還有課本外閱讀的含義)。自習課上學生進行默讀,早讀時用10-15分鐘時間朗讀,這都是應該得到允許的。下面要提到的閱讀活動,也適宜在課內進行。總而言之,在完成教材任務的前提下,在課內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是無可非議的。

三、組織活動

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閱讀意志、進行課外閱讀評價極其有效的方法。在班中建立課外閱讀興趣小組,定期與小組內的同學進行信息交流:還可舉行報告會、故事會、朗讀比賽、知識競賽、讀書心得、辦報紙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同學們將自己在課外閱讀中得到的知識拿到課堂上來,同學之間可以取長補短,每人都有一種收獲感,從而更加激發了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鞏固和提升了課外閱讀成果。

課外閱讀是一個家園,教師應該會同學生共同建設好這塊園地,讓它成為學生心目中蔥郁的綠洲。教師身體力行,不斷學習,堅持閱讀,努力與學生形成相互促進的效應,達到教學相長、彼此有益的境界。書山有路,學海無涯,希望師生們熱愛讀書,堅持讀書,走上與書為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