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詮釋
時間:2022-04-27 03:20:00
導語:小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現代社會,一個人從幼兒園到大學須經歷十多年的學習和訓練才能走向社會。創造能力主要指創造性思維、創造性個性品質、創造技能三個方面。其核心為創造性思維。如何在這十幾年的短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造力,現已成為當前教育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
一、激發學習動機和求知欲
人們都想了解新事物,取得新經驗,但如果對這種新事物完全一無所知時,反而引不起興趣,或者覺得有些惴惴不安。如果是與已知的事物有某些不同,又有新的資料可供了解它時,求知欲就會增加了。因此,要通過學生們實際獲得經驗來啟發興趣,依靠各種視聽教材,給予直接的聯系,來促使學生求知欲的產生。
二、指導學生運用經驗培育創造性思維及能力
1、能通過細心觀察,自由操作來豐富經驗
兒童們都想摸摸,動動或擺弄一個東西,也喜歡細致地觀察、操作物件,想了解它們,這是他創造活動的基礎。喜歡玩玩具的兒童,長大以后思路就比較開闊活躍,遇到問題想出的主意辦法也多,富有獨創精神。在這方面加以培養,就是培養創造性的品質。
2、開辟活動內容豐富的場所,備齊充足的設備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啟發他們的思想、觀點。在準備有用的充足材料和設備時,不要把半成品或破舊物品扔掉,它們也是有用的。讓兒童們拆卸這些破舊東西也能有新發現,或者用這些破舊東西想出新的玩法,或者制造出重新組合的新玩具來。
3、對兒童的探索要有反應
對兒童的探索活動,要做出適當的反應,這能促進兒童好奇心的發展。教師首先要給予鼓勵,其次是要準備有關的教具,如圖書、視聽教材給予幫助,也可以讓兒童們討論,能通過他們相互之間交流,更促進好奇心,豐富每個兒童的信息。
4、讓兒童嘗到創造活動的樂趣
在培養兒童創造性時,要讓兒童進行創造活動,嘗到創造的樂趣,體會到創造活動的價值。例如,讓兒童試著發明一些東西,體驗創造的快樂;學生自己總結出某數學公式,寫出有創意的作文,完成一幅圖畫等,要予以肯定,由此來提高發明創造的欲望,培養創造的意識。
5、讓兒童從失敗到成功的過程中獲得經驗
在指導兒童時要注意使兒童不怕失敗,不鬧情緒。讓兒童具備不因失敗而垂頭喪氣,能夠正確對待的態度是很重要的。失敗從創造過程來講,是走向成功的道路。這種失敗不是作為結果的失敗,而是過程中間的失敗,它實際是創造的基石。失敗了不要就此結束,而應該指導兒童進一步努力,使他們嘗到最后成功的歡樂。
三、系統的進行思維訓練,傳授創造思維技巧
創造思維技巧是對成千上萬個發明創造過程的概括和凝聚,但教師讓學生剛開始接觸這些思考技巧和方法時難免會覺得生硬,克服和改變剛開始的生硬感的訣竅就是反復練習,經常重復,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學生就可將技巧內化為自己的思維習慣。正如一個人剛學長笛演奏,他一定要按吹奏法技巧和要領學會嘴唇如何動作,呼吸怎樣控制。經過長期訓練,他掌握了這些技巧時,技巧就成為下意識的習慣。
四、促進學生自身獨立學習的能力
創造就是要造出新東西,它的內容是獨創的、有個性的。創造活動從創造過程的角度看,都是單獨進行的,要訓練自己思考。要重視兒童在學習時與其他人不同的見解、觀點和活動,尊重兒童的個性和獨創性,要使學生養成不斷改進創新的態度,訓練思維的靈活性。教師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進行思維的積極性,讓其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知識,發展能力。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正是在實踐中由于經常獨立地處理問題中逐漸發展起來的。
- 上一篇:深究腐敗預警的風險點
- 下一篇:創新教育模式的發展與對策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