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生口語素質教學詮釋
時間:2022-05-09 10:05:00
導語:農村中學生口語素質教學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版的教學大綱中要求口語交際要講究文明禮貌。聽人說話能領會主要內容。堅持說普通話。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谡Z是人類交流交際過程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工具。然而農村中學的學生普遍存在口語素質比較低——答非所問、不知該怎樣表達、會話時表現得口笨語塞、語無倫次。我們應該把口語素質訓練擺到語文教育的重要位置。要掌握中學生口語表達特點,多從學生興趣和自身需要出發,調動起他們的“內驅力”。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強化思維能力訓練,提高學生說話技巧。切入社會熱點,拓展口語訓練。讓學生掌握各種言語表達技巧,在各種場合講話,都能符合學生身份,話語動聽,讓人愛聽。
關鍵詞:提高農村中學生口語素質
人類已經走進二十一世紀,這是一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日益密切,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每一個現代人不可或缺的。
新版的教學大綱中要求:口語交際要講究文明禮貌。聽人說話能領會主要內容。堅持說普通話。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口語是人類交流交際過程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工具。然而農村中學的學生普遍存在口語素質比較低——答非所問、不知該怎樣表達、會話時表現得口笨語塞、語無倫次。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我想是一些教師和學生及家長片面追求分數所致,并沒有認識到說的重要性。目前我國初級中學教育正是素質教育發展階段,提高學生口語素質,特別是提高農村中學學生口語素質,全社會都在關注?,F代社會呼喚大量“能說會道”、“出口成章”的新型人才出現。我們應該把口語素質訓練擺到語文教育的重要位置。怎樣才能提高農村中學生口語素質呢?
一、要掌握中學生口語表達特點
中學生正處于由少年向青年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的生理、心理、思想等方面都在急劇變化。在心理方面,中學生自我意識和自尊心增強,開始更多注意自己的形象,說話羞怯感,怕講不好丟面子。在個性上,開始變得沉穩、內向,遇事不急于表態,說話要看對象。在思維和語言上,中學生思維能力在急速增長,但外部語言組合能力趕不上思維表達的需要,說話較羅嗦。在社會交往上,同不相識的人接觸講話,神情難免緊張。言談中,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對一些問題看法難免片面。結合中學生實際,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力求使中學生口語準確流暢,生動得體。
二、多從學生興趣和自身需要出發,調動起他們的“內驅力”
強化心理素質訓練。教師要以學生為友,熱情引導,創造寬松的語文學習環境與和諧的氣氛,使學生心態開放,大膽自信,無拘無束地開口說話??鬃釉f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睂W生若是“樂知者”,學習就能事半功倍。農村中學學生生活范圍小,當變換一個環境時,對一切都新鮮,感興趣。
我們可以利用新生到校之際,選擇那些有話可說,有趣可樂的話題讓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如第一次說話課,我讓同學們自我介紹。由于同學們彼此不熟,都渴望了解別人,同時也希望別人了解自己。于是,個個爭相介紹,但大多數同學在作自我介紹時,幾乎千篇一律地向報戶口一樣只介紹姓名、年齡、性別、住哪兒,其他便不知該說什么了。于是,我就利用這個機會對這個問題進行點撥:作自我介紹應該從哪些方面介紹,重點介紹什么。通過點撥,學生在作自我介紹時就能克服以往的毛病,能抓住重點了。其次,開展豐富多采的說話活動。我在每一節課前,都要安排學生進行“課前兩分鐘的口語訓練”,讓學生講見聞與經歷,環境介紹、事物介紹、一事一議等口語訓練。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練習說,然后由大家簡評,老師指導。這樣學生通過多次的自己說話和聽別人說,相互影響,相互啟發,不但開闊思路,還增強了對問題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
三、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強化思維能力訓練,提高學生說話技巧。
農村中學條件較差,很多音像器材沒有。作為農村中學的語文教師,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例如錄音機的使用,它利于教學信息的記錄、儲存、呈現和調節。如在口語訓練中就可以播放一位同學的錄音朗讀,再播放優秀的課文朗讀帶讓其做對比訓練。記得我教學《紫藤蘿瀑布》時,我先錄下同學們的朗讀錄音,后再播放優秀的朗讀帶,學生通過對比訓練,糾正了朗讀中的不準確、不正確的地方,然后跟著錄音機重復朗讀,引導他們向優秀的朗讀者學習,學習優秀者的斷句、節奏、表情、輕重音處理的技巧。這樣學生學習興趣倍增,學習口語的勁頭也更大了。為了幫助學生糾正字音不準,語調不清,語句不通等毛病,還可以結合各科教學進行口語表達方式和思維能力的學訓練,通過復述、解說、描寫、評議等,將思維轉換為言語,培養學生思維的開拓性、條理性、敏捷性和靈活性,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例如,可以讓學生復述一篇課文、一個故事,注意進行詳細復述、概要復述、擴展復述、變角度復述的練習。也可以讓學生說一個定理、一種現象,描述一位人物,評議一個事件活動等,要注意語言的簡約性、嚴實性、形象性、諧趣性。
四、切入社會熱點,拓展口語訓練。
在學生身邊,每天都要發生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每個人對這些事的看法及所持的態度都不一樣,經常性的開展專題討論或主體班會,及時澄清是非曲直,學生的思想素質和文化修養也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有了較高的思想水平,才能有較強的認識問題能力,說話才能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如當看到學生將吃剩的雪白的大米飯和大漠隨意倒掉和扔掉時,我就提出:“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點,中學生是否應該勤儉節約?”的話題讓同學們在周會課上進行辯論;當看到同學之間因為小事而相互大罵時,我又提出:“同學之間該如何相處?”讓同學們在主題班會上進行討論。由于結合實際,有的放矢,學生發言積極。通過辯論,學生明辨了是非,提高了認識,又在不知不覺中訓練了口語能力。
除此之外,我還在班主任工作、課外活動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說話本領,組織演講、交談、講故事、辯論等活動,讓學生掌握各種言語表達技巧,在各種場合講話,都能符合學生身份,話語動聽,讓人愛聽。
- 上一篇:導購員見習匯報材料
- 下一篇:貿易公司實踐小結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