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課實驗教學的嘗試透析

時間:2022-07-05 05:17:00

導語:科學課實驗教學的嘗試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課實驗教學的嘗試透析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生能通過觀察、實驗、制作等活動進行探究。因此教師必須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實驗在小學科學課教學中的功能和作用,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實驗活動中去,親自感知實驗所產生的各種現象和變化,通過認真觀察、認真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在多年的科學課教學中筆者作了如下幾點嘗試,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1.充分利用演示實驗,培養學生探究潛能

教學中有些內容不便于直觀講解,特別是一些抽象的知識,就需要老師一邊演示一邊講解。演示實驗,是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教師運用直觀教具,演示給全體學生的實驗,使學生的受到教育,提高科學教學的實效性,潛移默化中培養了探究的潛在能力。例如我在教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冷與熱》中的《溫度和溫度計》時,我采用演示實驗教育學生怎樣用溫度計測量物體溫度,讀取溫度的溫度數。在第四單元《動物的生命周期》中《蠶的生命周期》一課中我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充分發揮了電教手段的作用,圖文并貌、形象直觀的演示了蠶寶寶的一生。學生從中受到啟迪和教育,發掘了學生的潛能。

2.創造條件開展分組實驗,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學生課堂分組實驗是培養學生實驗技能的重要環節。

通過學生實驗,學生能更細致地觀察和研究一些自然現象,驗證一些規律,熟悉一些簡單儀器的使用和性能。為此,在指導學生分組時實驗時,要提出明確的要求,講清楚實驗的目的和研究的問題,交代儀器的名稱以及使用方法,并提供材料超市供學生自由選材,為學生分組實驗創造良好的條件。例如我在教學《磁鐵》一課時,把事先準備好的磁鐵和各種材料如銅片、鐵片、木片、塑料、玻璃等,放好,并告訴學生們盡可能的多去設計試驗方法,來探究磁鐵的性質。學生開始設計實驗,選取材料,開始實驗。極大的調動學生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經過一階段實驗,各小組推選代表匯報實驗結果,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完成實驗報告。

3.多種渠道開展實驗,培養學生探究習慣

學生要開展除課堂實驗以外的多種形式是的科學實驗,實驗內容一般是指那些簡單易做的,取材容易的,沒有危險的,或是長期堅持的,用一些簡單的器材可以獨立完成的實驗,課外實驗和學生生活關系更為密切,更能培養學生的獨立實驗能力和探究能力,繼而將其培養成習慣。例如,在教學三年級第三單元《種子的一生》一單元時,我讓學生在家里自己種一些植物的種子,讓他們每天觀察種子的變化。由種子到一株幼苗,再到一棵成苗,直到開花結果,并收獲種子,每一點的變化都讓學生細致地觀察并作詳細地記錄。最后,將所有學生的實驗成果都拿到課堂上來進行評比。這不僅讓學生完成了實驗任務,并培養了學生的熱愛勞動的習慣,懂得了植物生長的一生。再實驗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仔細觀察和認真實驗的習慣。

科學課實驗教學可以使我們的學生成為新課程理念的受益者,有較強的好奇心,而且能保持較長的時間;他們在面對一個科學研究任務前,會提出問題,會制定一個周到的計劃,會付諸研究活動;他們在面對一個科學甚至社會問題的時候,會用質疑的眼光去審視。這些起步教育對于學生、老師,乃至我們整個社會的影響都是深遠的。上述就是我對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