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地理課堂教學的風格思索

時間:2022-11-09 02:53:00

導語:中學地理課堂教學的風格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地理課堂教學的風格思索

1.中學地理課堂教學風格的內涵

每一門學科的課堂教學,其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諸因素的具體表現各不相同,使之具有獨自的特點。一節中學地理課堂教學相當完整,它從教學內容到教學形式的有機體現,即形成中學地理課堂教學風格。換句話說,中學地理課堂教學的風格是根源于中學地理的教學內容而表現的教學形式,它作為完整的有機體總的特征,是在藝術上獲得相當成就的一個標志。

并不是任何一節課堂教學都有明顯風格的。平淡乏味的課堂教學,談不上有什么獨自的特點;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不能達到有機的統一,這樣的課堂教學是沒有風格的。

2.新時代中學地理課堂教學風格

課堂教學風格受課堂教學內容和時代要求的制約。素質教育替代應試教育,是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新時代中學地理課堂教學風格,就是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地理教學內容與地理教學形式有機統一的課堂教學風格。

課堂教學風格總是通過課堂教學形式的特點呈現出來的。人們對課堂教學風格的認識,首先是從課堂教學的形式、特點感受到的。新時代中學地理課堂教學風格,以素質教育為準繩,以多樣的教學方法,先進的教學手段及適當的教學用具為依托,恰如其分地表現中學地理的教學內容,面向全體學生,全方位提高學生的多方面素質和能力,使學生好學、會學、學會用地理知識和原理,解決實際問題,建立正確的地理觀,適應時代的要求。其教學形式的特點,大體上可以歸納為如下四點。

2.1有一個誘人的新課導言;中學生,尤其是初中學生,受思想認識水平、課程時間安排、高考、中招考試導向等諸因素影響,通常情況下,不重視地理課,學習不積極,不主動。但是,從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他們又往往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好勝心,一方面他們要對問題追根問底,知道其所學知識的用途,另一方面,他們又急于要顯示自己的才能,個個躍躍欲試。這就為設計好新課導言,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和思想基礎。而經過挖掘加工后的生動、誘人、帶有懸念的新課導言,一上課就將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對新知識的探究上來。興趣和好奇,促使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直到把懸念化解,問題解決,找到答案為止。至于興趣點和好奇點的選擇,可以放在與新課內容密切相關的地理熱點問題、最新事件、鄉土內容、奧秘探討及新式教具等上面。這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新課導言切忌嘩眾取寵,喧賓奪主,冗長膚淺。精練切題則是這一風格形成和發展的生命力所在。

2.2濃郁突出的“地理味”;人地關系,空間概念和地圖教學,是地理課堂教學體現“地理味”的三個突出表現。其中,地圖教學是關鍵。建立正確的空間概念(包括區位概念和區域概念),使學生靈活自如地運用地圖,正確分析和說明地理問題,是地理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而運用地圖進行教學,則是完成這一教學任務的重要途徑,也是地理教學獨特風格和特色所在。可以說,沒有地圖就無法進行地理課堂教學。

復雜、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往往用一幅或幾幅地圖,包括地理示意圖表、地理漫畫及素描圖、人地關系相關圖、地理模型圖等,便能生動直觀、清晰明了地展示出來,使學生一目了然,并留下難以忘懷的記憶。恰當的地圖教學,首先從識圖開始,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的結構,然后再逐項逐條緊扣教學內容啟發設問,讓學生通過位置以及相關事象的分析,讀出圖中的地理內容和地理特點,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作地理成因分析和地理規律分析。對多種要素疊加的圖,則采用分要素化繁為簡,分解教學,最后再疊加恢復地圖原貌的方式,進行綜合分析。地圖的展示,可通過掛圖、板圖、幻燈、投影、微機等多種手段進行。

通過識圖、拼圖、填圖、繪圖、聯想分析圖的反復訓練,學生的手、口、腦并用,其觀察力、記憶力、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諸多能力都可以得到培養、鍛煉和提高。進而,把知識落實在圖上,達到會學、學會、會用的目的。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積極參與,還可以鍛煉他們的膽識和心理素質。

2.3感染力極強的教學語言;教師靈活并恰當地運用口頭語言,體態語言和板書語言進行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妙趣橫生。在保證科學性的前提下,教師或繪聲繪色,或幽默詼諧,或啟發誘導,或慷慨陳詞,或點頭贊許,或熱情鼓勵……總之,適時適度使用語言修辭手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勇于提問,大膽發言,躍躍欲試,積極參與。同時,配以新穎、美觀、快速、精練的板書、板圖和板畫,醒目易記,就能強烈地吸引住每個學生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入,使其如醉如癡,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受到陶冶,得到鍛煉,學會知識,掌握方法。

2.4環環相扣的教學過程;一節完整的中學地理課堂教學,其教學過程總是以人地關系為主線,步步為營,環環相扣的。良好的開場白,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提出了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激起了學生求知的欲望。緊接著,教師趁勢引導學生尋找和討論新課的知識點,運用地圖剖析難點,排除疑點,強化重點,巧妙聯系已有知識,形成知識體系,構成知識網絡。同時,使用多種語言技巧,營造寬松、和諧、探討、競爭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善于向知識的廣深處質疑、解疑。并且,聯系實際運用新知識,解答相關的地理問題。最后,反饋教學效果,強化訓練,扼要結尾,就會產生“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教學效果。在規定的45分鐘時間內,學生通過探討、答疑,獲取知識,輕松愉快地完成課堂教學。

綜上所述,新時代中學地理課堂教學風格,突出了“有趣、多能、重情、務實、高效”的特點,通過其課堂教學的藝術魅力,吸引學生,引導學生,培養學生,教育學生,以達到培養人才,適應社會,適應未來需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