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課程體系設置調研

時間:2022-04-27 11:29:00

導語:藥學課程體系設置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學課程體系設置調研

專業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落腳點,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我們按照高等醫學本科教育專業教學計劃的原則和基本要求開設藥學專業規定的主要課程,保證了專業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為將藥學專業課程建設與我校自身的優勢學科相結合,進一步開闊辦學思路,明確目的性和方向性,提高我校藥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我們在2010年10月對目前藥學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狀況在藥學和中藥學專業的2007、2008、2009級全體學生中進行了調查、歸納和分析,旨在進一步優化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體現“基礎厚、知識博、能力強、素質高、口徑寬”的藥學人才培養目標,構建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課程設置體系。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及抽樣方法采取整體調查的方法,選取我校2007、2008和2009年級的藥學J、中藥學二個專業學生,發放調查問卷186份,收回有效問卷186份,回收率100%。

1.2調查方法參考國內其他醫學院校課程開設情況自行設計調查表,以學位課程設置、調整和增設的選修課程、專業前景和就業意向為主要內容,采取無記名調查問卷法,由被調查人自己填寫。

1.3數據分析由SPSS統計與案件分析,采用率及構成比等指標進行單元素描述分析,其中對合理性調查結果采用X檢驗。

2結果

2.1課程設置合理性調查

2.1.1主干學科和核心課程目前我校藥學專業可設的主干學科包括公共課、化學類、醫學類、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選修課,核心課程包括中醫藥學概論、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藥理學、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物分析、天然藥物化學、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藥事管理學、醫藥數理統計學等。

2.1.2學位課程由醫學基礎課、公共課、化學類、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選修課組成。根據教學大綱藥學專業課程設置:公共課學時624占總學時(2816)22.16%,基礎課學時704占總學時25%,專業課學時816占總學時28.98%,專業課及專業基礎課理論課學時(584)和實踐課學時(338)的比例為1:0.579;畢業實習8周,畢業設計15周,共計23周。經調查結果顯示:對藥學專業課程設置整體情況認為滿意136人,占73%,不滿意50人,占27%;總體來看對藥學專業課程體系設置方面目前認為基本合理。調查結果見表1。

2.1.3選修課程設置經調查,藥學專業通過幾年的教學,認為臨床藥理學、藥品營銷學等課程均可作為藥學專業學生選修課程,針對增設選修課程的調查結果見表2。

2.2實踐能力培養

2.2.1生產(畢業)實習根據藥學專業教學計劃目前安排藥學專業學生的生產(畢業)實習時間為8周,經調查認為畢業實習時間合適92人,太長4人,太短的94人。

2.2.2畢業設計藥學專業安排畢業設計時間15周,經調查認為時間合適141人,太長36人,太短9人。

2.3專業前景和就業意向見表3

2.3.1專業前景藥學專業多數學生認為該專業的發展前景較好,比如在醫院藥房、醫院制劑、藥品生產、藥品研發、藥品經營、藥品檢驗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但在體現辦學特色方面仍需改進和完善。

2.3.2就業意向目前有390人次分別選擇在醫院藥房、醫院制劑、藥品生產、藥品研發、藥品經營、藥品檢驗等方向就業;51人選擇繼續深造考研。就業意向調查結果顯示:在通識教育的同時,還應注意學生個性培養,這樣也能改善藥學人才的知識結構。

3討論

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設置,既要體現培養目標,又要體現專業特色。目前我校藥學專業課程設置其主干學科包括公共課、化學類、醫學類,學位課程由專業基礎課、專業課10門和4門選修課構成,基本體現了“基礎厚、知識博、能力強、素質高、口徑寬”_2的學科特點和培養目標。建設加大選修課的種類與適量的開設,例如藥品營銷學、制藥工程、臨床藥理學等,進一步體現“寬口徑”的培養目標。從調查結果看,公共課、化學類、醫學類、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選修課開設的選擇率與不開設的選擇率、理論學時與實驗學時設置合理與不合理的選擇率都有非常大的差距,說明學生對課程設置的認同非常明顯,部分學生認為專業課存在的問題是實踐學時少,而在其它方面較為合理。在畢業實習方面,50%的學生認為應延長畢業實習時間,認為藥學學生不僅要掌握專業理論知識,而且要具備實際操作能力J。此外,學生還認為應根據自己的個性,使學有余力的學生跨專業選修課程,使他們在完成主修課程的同時,選修其它課程,積極增設一些新型課程,根據不同的專業方向,開設不同的選修課,尤其以藥品營銷學課程最多,因此也應引導正確的就業理念,加大醫藥市場營銷人才培養的力度,使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有機結合。對實踐能力培養調查顯示:在通識教育的同時,還應注意學生個性培養,這樣也能改善藥學人才的知識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