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互動式教學思考

時間:2022-05-09 11:40:00

導語:感悟互動式教學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感悟互動式教學思考

互動式教學并非是課堂教學方式方法中的最新提法,但是針對目前生源及學生的整體素質而言,互動式教學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借學院統一開展互動式教學競賽為出發點,我大量學習了關于互動式教學方法的理論,深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道理。現本人對互動式教學方法學習的一些感悟與大家共同分享。

一、感互動式教學

1、互動式教學簡介

目前對于互動式教學的界定不盡相同,不像數學公式一樣的精準,但是我個人認為可以包括廣義和狹義兩個層面。廣義的“互動式教學”是指學校教學一切相關事物的相互作用和影響。狹義的“互動式教學”是在教學中教與學雙方交流、溝通、協商、探討,在彼此平等、彼此傾聽、彼此接納、彼此坦誠的基礎上,通過理性說服甚至辯論,達到不同觀點碰撞交融,激發教學雙方的主動性,拓展創造性思維,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

2、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較

傳統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為中心,置學生的“學”于不顧,至于學習效果也是一張試卷定乾坤;傳統教學就事論事,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易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傳統教學方法是教師“動”,而學生“靜”,從而演化為灌輸式,一言堂,學生完全被牽著鼻子硬灌,最終導致教學效果很差;傳統教學方法只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來影響學生,而忽視學生群體之間的相互影相響。相比于傳統教學方法而言互動式教學有以下優點:首先,互動式教學強調一個“動’字,但是這個“動”不是教師單方面的,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互動式教學注重立足現實,能夠及時對學生給予引導,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他們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再次,互動式教學注重了學生個性發展,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圍,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在互動式教學中學生更像演員或運動員,這樣學生可以得到充分的機會參與和練習,從而使學習更有效、更有趣。最后,互動式教學重視構建和諧的育人環境。追求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共同思考、共同協作、共同解決問題。

二、悟互動式教學

通過大量資料的學習,在了解互動式教學基礎上又對它進行了更深入的思考,現將它們總結如下:

l、擺正互動式教學中教師的位置,重視生生之間的關系。

教學的本質是對話、交往。這種對話和交往體現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與文本之間。傳統教學中教師的位置是唱主角,忽視學生。但是教師在師生互動中退居幕后,由學生唱主角,甚至教師置身事外,那就是教師沒有認清自己在互動教學中的位置。另外在互動教學中生生之間的關系沒有充分重視,荒廢了教學中的寶貴資源,其實每個人都有他的邏輯、價值和潛能。當學生從錯誤的競爭中解脫出來后,他便可以重新認識同伴和自己,并堅定信心在繼續與同伴的交往和聯系中汲取必要的力量。

2、強調互動教學中的師生平等。

在互動式教學中師生的關系是主體與主體之間平等、相互作用的關系。把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有利于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發揮他們作為教育主體的積極作用。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也能夠促進學生形成不依賴、不盲從,一切以客觀真理為標準,積極自信的健全人格。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在師生對話形式的雙向互動中學生答不出時,教師會表現出生氣,不耐煩,甚至抱怨;當學生合作討論進行互動時,有說有笑,教師會覺得學生態度不端正而遭到批評。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認為教師不要居高臨下的與學生互動,要放下尊嚴,躬下身來,傾聽學生的心聲,鼓勵哪怕是一丁點進步的學生。

3、互動式教學的有效實現辦法是任務型教學。

如果說師生平等是互動式教學的前提,那么學生有了具體的動機就能自主地學習,并且主動地去做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達到學習的目的。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任務又可以分為課內任務和課外任務。課內任務由教師精心設計,在教學中教師主導,學生主動,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課外任務可以是已學知識的拓展也可以是新知識的引入,這樣可以給學生積極主動地充分空間,提升他們利用各種資源來學習的能力,使學生不管是升學還是就業都會依托主動學習有所收益。

4、評價是互動式教學中的反饋環節。

評價在整個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它有利于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狀況,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的各方面情況并及時調整教學思路。互動式教學中的評價要嚴格的區分為生生評價和師生評價。生生評價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評價當中來,了解評價標準的同時讓學生知道怎么做,做什么會更好。師生評價就是在生生評價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思考能力、學習態度、小組活動表現等多方面情況的了解,以此為依據教師為后續的教學活動提供可借鑒的資料,及時調整問題所在,應用于下一輪的教學實施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的良性循環。

5、黑板的作用應充分在互動教學中體現。

目前教師普遍用到的多媒體工具局限于PPT較多,這種方式不但增加了教師備課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知識信息的獲得變成為被動接受,抑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黑板可以實現教師、學生與課程資源之間的互動交流,構成互動課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當然也不是就摒棄多媒體技術,我個人覺得就是要相輔相成,找到平衡點,盡量發揮各自功效。總之,互動式教學就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教師要善于發現、誘導、激勵、培養和保護學生的創造精神,給學生提供發揮創造性的條件和空間。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期待著學生的進步和提高,因為這種進步和提高是對教師教學成果的肯定;同時,學生期待著教師的專注和指導,這種關注和指導將轉化為日后學習的動力與源泉。師生雙方都在期待中獲得一種心理上的滿足,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共同期待著達到一個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