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營銷課教學策略研討

時間:2022-06-05 09:41:00

導語:汽車營銷課教學策略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汽車營銷課教學策略研討

汽車,至今為止已經歷了100多年的歷史,成為人們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隨著近幾年汽車行業的飛速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各大汽車廠商關注的焦點,他們紛紛開始來我國投資建廠、設立銷售點、維修站等,無形中帶來了許多商機和就業的機會。汽車工程系于2006年開設了汽車電子技術專業,相應的開設了汽車市場營銷的課程。這樣就增加了學生的就業機會,既能從事幕后的修車保養工作同時也能從事臺前的汽車銷售服務工作。汽車市場營銷是建立在市場營銷學的基本理論基礎上,結合了汽車的行業特點、發展規律并總結了大量的汽車營銷實踐而發展起來的。筆者從嘗試講授《汽車市場營銷》課程中總結出一些講授課程的心得和體會,供課程建設參考。

1.教學內容

本門課是一門專業課,按照該專業的教學計劃安排,在畢業之前的最后一個學期開設。通過閱讀大量的相關書籍和相關院校對該專業課程的介紹,了解到大部分學校的在課程設置里只突出汽車市場營銷的基礎理論。而銷售實務所占的比重很少,很顯然這與職業教育培養學生的目標是相背離的。對此作了大量的市場調研,更加明確了本門課程的教學目的,其一,掌握一定的市場營銷學的基本理論;其二,學會一定的汽車銷售的技巧。市場營銷理論共分為四大部分,分別是產品策略、價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銷策略。講授過程中使用任務驅動法。汽車銷售技巧中有許多汽車專業知識的應用,這對于學生來講不陌生,因為已經有了一定的汽車專業知識的積累,對理論知識以夠用為度,所以講授中要在突出結合實際崗位能力訓練的同時講解實際銷售技巧方面的知識講解。

2.教學方法

2.1任務驅動法

所謂“任務驅動”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開展教學活動,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積極主動的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學習實踐活動。本課程理論教學部分主要采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在每一個市場營銷理論知識講授之后,都安排一個訓練任務。任務驅動法的運用需要進行精心備課,教師是任務驅動法教學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如何讓學生全體參與、全程參與,要對課程任務進行精心設計。比如在講授市場營銷的環境分析時,主要講解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兩方面。宏觀環境主要包括人口環境、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科技環境、政策法律環境以及社會文化環境。企業微觀環境包括企業自身、供應商、營銷中介機構、消費者、競爭者以及公眾。而這些因素對企業經營到底有哪些影響呢?學生往往因為理論的枯燥性而產生學習的反感。如果采用“任務驅動法”,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學習任務“假如你擁有80萬元資金,正準備開設一間網吧,請分析一下即將開業的網吧的經營環境?!庇尚〗M成員分組討論,結合真情實景,最后由組長上臺發言展示本小組的學習成果,并且教師給每個小組記一個成績。通過討論分析,使學生真正理解什么是企業的營銷環境。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學生全體參與、全過程參與。同時增加了師生間的溝通,形成有效的教學互動,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2教學練

本課程在講授汽車銷售技巧過程中,主要是采用講授、學習、實訓結合的教學方法。

2.2.1角色扮演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在汽車銷售業務中,講授重點為車輛介紹中的六方位車輛介紹法和FABE法。在實訓教學過程中,兩名學生為一組,分別扮演銷售顧問、顧客的不同身份并進行練習。扮演銷售顧問身份的學生就要按照職業規范的要求來進行練習,扮演顧客的學生則是促進的因素,配合銷售顧問的扮演者更加努力的訓練。采用這種方法,促使學生提高了對學習的重視程度。許多課上積極性不高的學生,在實訓中表現得興趣高漲,認真練習,學習主動性大增。尤其是在六方位車輛介紹法和FABE法的實訓考核時,更是表現出完全融入工作情景,全身心投入良好的學習狀況。又例如在介紹講解服務禮儀時,安排學生分別扮演面試考官和應試人員的不同身份進行練習。由于學生們正處于就業狀態,對這方面的知識很感興趣。通過整個訓練,展現出學生在表達、邏輯思維能力等方面的資質,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2.2職業素養培養融入課程教學當中現代職業教育培養的目標是培養“職業人”,培養學生自身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技能和素質。在講授汽車銷售技巧過程中,服務禮儀的相關知識顯的尤為重要。據筆者了解,學生接觸到的禮儀知識僅僅是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根本就談不上應用,更談不上正確的應用禮儀規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將職業素養融入課程教學當中,例如在汽車銷售技巧的禮儀實訓教學時,把職業崗位的要求作為培養職業素養的重要內容。課堂上嚴格按照汽車銷售4S店接待大廳的禮儀規范進行教學,強調重要性。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對學習禮儀相關知識也一絲不茍,同時做禮儀動作嚴格按照標準規范執行,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養。

3.考核成績

由于本課程采用任務驅動法教學,根據教學進度由不同的任務組成。每完成一個學習任務學生獲得一個成績,這樣一個學期下來把任務匯總共占總評成績的60%,期末考試占總評成績的40%。這樣做的目的是更大的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營造學生全體參與、全程參與學習的氛圍。我們稱此方式為過程管理,一個人行為習慣的養成是與它所受的教育成正比的,考核時為加大過程管理的力度。嚴格過程管理的效果是在學生就業后由用人單位來檢驗的。

4.對教師的要求

教師是課程學習的領路人,也可以說是課程的導演。為了使課程進行的更加合理和完善,教師要刻苦鉆研業務,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同時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尤其是身處飛速發展的汽車時代,從世界汽車格局產生的新變化到吉利公司收購沃爾沃,以及2011年汽車業合資自主強勢而起,微博營銷等等。這些身邊發生的實事要聞點點滴滴都可以利用在課堂教學上,從而達到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認識和理解的目的。

以上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并將繼續補充和完善。總之,課程建設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工程,需要學院、教學系和教師共同努力。建議學院把課程改革的步子再邁的大一些,多引進企業具有豐富經驗的行業專家,以促進學院的“職業人”培養。這樣,學院才能培養出更多的社會所真正需要的人才。